(四)典故堂号的文化意义2

2013年05月15日 | 阅读:1405次 | 关键词:

(四)典故堂号的文化意义2

B、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文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心,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历史上 以先祖的文章著述为堂号者亦多有所记,这里介绍二例: 

周姓有“爱莲堂”,系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爱莲说》热烈地赞美莲花“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抒发了作者追求高尚人格的心态,周姓家族遂以“爱莲堂”为志。从 前戴姓有“注礼堂”,这一堂号系出自戴氏先祖编注《礼记》的史实。《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系秦、汉以 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汉代研究《礼记》的专家为高堂生,高堂生三传弟子名后苍,后苍有两个得意门生, 即戴德、戴圣叔侄。戴德,字延君,人称大戴,官至信都王太博,曾编纂订注《礼记》为85篇,称为《大戴 礼》;戴圣,字次君,人称小戴,为九江太守,复订注《礼记》为46篇,谓之《小戴礼》,被后世奉为典范 。大戴小戴在汉宣帝时曾分立为研究《礼记》的二博士,其裔孙遂以“注礼”为堂号,以此光扬戴氏对中国文 化的独特贡献。 

以先祖的文章著述为堂号者,总是出于历史上那些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作出重大贡献的鸿儒名宿。如孙 姓的“兵法堂”,出自战国著名军事学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苏姓的“继述堂”,出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朱姓的“紫阳堂”,出自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室名;白姓的“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 别号(香山居士)。 

C、另有一类堂号,或出于先祖的职官、封爵,或出于家族史上的某一重要事件、掌故,反映了对祖先的 崇拜意识与扬名显亲的社会心理。 

以先祖的职官封爵为堂号者,如屈姓有“三闾堂”,出自楚国三闾大夫屈原;马姓有“伏波堂”,出自后 汉伏波将军马援;郭姓有“汾阳堂”,出自唐朝汾阳王郭子仪。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