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传统文化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一直以来,《弟子规》都被誉为是入学儒家典籍的基础,是孔子关于如何规范人性教育的总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劝诫人们如何弃恶从善、成就圣贤的经典解读。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是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面对因“文化断代”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人们开始普遍觉醒,复兴传统文化逐渐被提上国人的议事日程,而且越来越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弟子规》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没有接触过《弟子规》的人也许会奇怪,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为什么《弟子规》会受到如此重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文化断代,造成了文化传承基础的缺失,而《弟子规》则是入门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但总的来看,儒、释、道三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始终占据着正统地位。其中,在儒家文化中,又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础,而孔子的思想,则集中体现在《论语》当中。《论语》被列为“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首,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读典籍。而《弟子规》中所讲的思想,恰恰是对《论语》的思想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所以,《弟子规》中的很多话在《论语》中都能找到源头,比如:
《弟子规•入则孝》中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而《论语•先进》中则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弟子规•信》中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而《论语•学而》中则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弟子规•信》中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而《论语•里仁》中则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弟子规•泛爱众》中讲:“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而《论语•颜渊》中则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余力学文》中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而《论语•为政》中则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的话语还有很多,可谓不胜枚举。
所以,《弟子规》对于《论语》乃至于整个中华儒家文化来说,是一种继承关系。儒家文化以“孝”为根。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孔子也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而《弟子规》开章第一义讲的亦是孝道。
此外,儒家文化以“仁”为内核,孔子曾说:“仁者,爱人。”而《弟子规》通篇讲的是爱,要求人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并最终升华“泛爱众”的层面。
虽然为童蒙养正典籍,但在思想内容上,《弟子规》却用简单浅显的语言涵盖了儒家思想中的“孝”、“弟”、“谨”、“信”、“爱”、“仁”、“学”等核心理念,并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所以,《弟子规》是入门儒家典籍的必读之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用中央党校任登第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弟子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是做人特别是做合格中国人的大道理,人人都有做人的任务,人人都应该学习。”
因此,《弟子规》同样凝结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人人都学习好《弟子规》,中华民族才会后继有人。”任教授谈到。
对于在“文化断层”年代长大的国人来说,非常有必要去学习。因为《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可以说,《弟子规》字字珠玑,它给当代文化复兴大潮下的国人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标准,这对于数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是值得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