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族谱数字化平台推进闽台两地祖源对接
族谱数字化平台推进闽台两地祖源对接
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先祖同源。祖源对接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诉求。互联网族谱数字化平台为两岸同胞慎终追远、尊祖敬宗、敦亲睦族、寻根谒祖提供帮助,可为推进海峡两岸祖源对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海峡两岸习俗相近,血缘相亲,祖源相同
自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清朝光绪11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归福建管辖。在1684年至1728年的44年间,台湾与厦门同属设在厦门的“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管辖;从清初始,所有有关台湾府的往来公文,都经由厦门传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福建缺粮,需要台湾接济,而台湾的饷银则要由福建提供。最早把大陆的政治、军事连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度移植到台湾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宋元即有闽人移居澎湖,明清两代,闽人多次大批移台拓荒垦殖、建村定居、繁衍生息。各个时期前往台湾经商的闽籍商界人士也为数众多。闽籍先民渡台时,为渡台海上安全、垦台拓荒顺利、经商赢利、定居平安繁衍,纷纷把家乡崇拜的神明、佛祖、祖佛(神化的先祖)请往台湾,立庙奉祀,以求保佑。台湾的民俗民风与闽南风情一脉相承。
福建与台湾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是连接宝岛与大陆的桥梁和纽带。
二、闽台祖源对接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诉求
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史与志涉及面广,族谱则局限于本族本宗。族谱是以血缘世系为脉络,从始祖先祖起,经过几代、几十代乃至上百代和繁衍、迁徙,连续不断的历史记录。具有血缘关系浓、文化积淀厚、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等特点。尊祖敬宗,盛世修谱,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民间掀起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特别是海峡两岸,更是走在全国的前面。这对于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有益。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世间之人,必有其祖。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占宝岛台湾达50年之久,而国民党政权移居台湾后,两岸又是半个多世纪的对峙。天然和人为的阻隔并不能阻挡在台湾的闽籍后裔寻根谒祖的坚强信念和决心,想方设法与祖籍地联络,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自己的“根”。有回祖籍地修祖祠续族谱的、有探亲访友的,还有建宫庙的、投资办公益事业等等,体现他们对祖籍地和同宗族人的血缘亲情。改革开放特别是两岸关系缓和直航的开通,闽台的双向交流越来越频繁。闽台祖源对接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渴望。
三、族谱的由来和闽台两地族谱现状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被誉为“传家宝”、“命根子”、“传世宝典”,与祖坟、祠堂共称为家族的三大宝,成为家族繁衍发展的灵魂与皈依,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盛世修谱兴”,族谱文化兴盛是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多次形成寻根、修谱热潮,各地不断开展的族谱文化活动为各地政府提供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好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招商引资、旅游、地方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为方便台湾同胞寻根问祖,加强两岸同胞的交流,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建议政府牵头,鼓励两岸民众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收藏和编修族谱。随着各姓各族的各支各系不断采用数字化修谱技术进入这一平台,它将是一个实现中华民族“千支一统,万姓归宗”,实现海峡两岸祖源对接的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将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及国家软实力提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