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风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百忍风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2014年03月20日 | 阅读:2143次 | 关键词: 张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人口众多,姓氏总数不下三千余个,每个姓氏均有其复杂的渊源,其变革的过程更宛如一部浩翰的历史长卷。

姓氏的历史是一部深刻的教科书,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每个姓氏都曾出现过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对推动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影响。我们的后辈子孙引以为荣,并以弘扬先祖硕德为己任,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张姓不仅是一个大姓,而且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俗谚云:“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说明在数千个姓氏中,上述五姓人口约占我国总数的一半;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张姓人口已超过一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三分之一。

张氏在历史发展中,涌现出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史学家、诗人,以及无数的武勇之士和著名将帅,仅唐朝就出现了十七位张氏宰相。他们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知人善任,引用贤才;或刚正不阿,断杂公见;或锐意改革、救蔽益时;或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显赫荣光,载入了史册。

根据《广韵》、《通鉴外记》、《新唐书》及《元和姓纂》等唐宋时期的史料记载,张氏起源于远古之“三皇五帝”时代,其始祖是黄帝轩辕氏之第五子“挥”。《广韵》载:“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这就是说,“挥”因发明弓矢和罗网,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狩猎和捕捞的效率,于是被授予专门掌管制造弓箭和网罗的官职,并因此赐姓张氏。

有关史料记载,张姓的发迹地冀州。据《禹贡》载,冀州是我国古代九州之一,其地域相当于今天山西、河北以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而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则在冀州尹城国的青阳。青阳即清阳,也就是后来的清河郡。西汉是清河郡的治所在清阳县(即今天河北清河县东南),辖区相当于今河北清河全县以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以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这一广大地区是当时冀州的东部,是张姓的最早居住地。

张氏自得姓于冀州青阳,数千年来子孙繁衍,现已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西周时期,有张仲在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做官,关中地区开始有张姓居住。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是张姓主要聚居地。战国时期,由于韩、赵、魏三国分晋,将都城分别迁到新郑(今属河南),邯郸(今属河北)和大梁(今河南开封),原居住在晋国的张姓,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先后迁居黄河南北。秦、西汉时期,张姓先民建功立业后,有不少人受封为王侯,于是张姓迁居范围更为广阔,不仅黄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甚至西至甘肃、宁夏、东至山东、江苏沿海,北至长城,南至秦岭、淮河,以及巴蜀(四川)、吴郡(今江苏苏州)均有张姓居住。

由于汉末、西晋末和北宋末,中原地区都曾发生严重战乱,黄河流域的张姓先民与其他姓氏人民一道,大规模地迁徙到长江以南地区,于是今天的江浙、鄂、湘、赣、闽,乃至四川、广东等省都有张姓分布。但是,在宋代以前,张姓的聚居地仍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尤以河南、河北最为密集。

明代中叶,张姓人口已遍布全国各地,据嘉靖年间张浚等编修的《张氏统宗世谱》记载,当时在全国十五个行政区划中,每行政区均有张姓。在台湾,张姓也是大姓之一,特别是台北、彰化、嘉义、高雄等地,张姓人口众多,他们多是明、清以后从江浙、福建和广东流徙迁去的。全国解放前夕也有全国各地张姓流徙台湾。在海外的分布近代以来张姓有不少人走出国境,侨居海外,有些加入了外国国籍,成为外国公民。国外的张姓人氏,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东亚的朝鲜、日本也有不少张姓人氏;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有许多张姓人氏居住;欧洲的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澳州的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有不少张姓人氏在那里生活。总之,从晋代“八王之乱”以后,张姓经历了几次人口的大流动,逐渐遍布神州大地,他们或为官一方,或劳作开拓,繁衍生息,为华夏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姓入驻福建始自唐代,其太始祖是张岩。岩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岩公生五子,长子张谨(排称张八公,后代居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次子张攻(九公,居古田铺村),三子十军将公(居下坂洋尾李堂平江府吴江县溪南今溪离也),四子张睦(十九公,居福州),五子张灏(居浙江温州平阳)。

唐僖宗乾符初,王仙芝、黄巢起兵反唐,四年(877)七月,岩公长子谨(也名仲谨,号自勉),为忠武节度使崔安之俾将,以七千人解宋州(河南商丘)之围。五年(878)七月,黄巢攻宣州不克入浙东,开七百里山路越仙露岭入福建,张谨时任福建招讨使,率郭荣等十八将校与黄巢战于福建省政和县铁山,因矢尽粮绝,谨公与郭荣等均战殁于铁山屯尾葬焉,宋崇宁间进封侯爵,大观初,追谥英节侯,隆兴间加谥昭烈,封惠应王,敕建英节庙四座祀之。据载,朝廷封谨三十六葬,现已在政和、建瓯等地发现四处墓地。后其长子张世豪为守墓茔定居于政和杨源,繁衍生息逐成一派,现已枝繁叶茂,族众派生,遍及海内外。

岩公四子张睦(也名仲睦)于唐僖宗中和元年从王朝、王审知兄弟起事,后率二十四姓五千子民随军南下,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五月踞福州。睦公先是于乾符三年(876)任光禄大夫,入闽后,王审知先受命为威武军节度使,封琅琊王。乾宁四年(897),王审知请于朝,授张睦三品官,领榷货务。公辅佐审知二十九年,总理国计民权,招徕海内外商贾,息兵纷,拓商贸,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唐开平三年(909)审知受封为闽王,张睦为梁国公。后唐天成元年(926)张睦殁,葬闽侯上街镇上街村赤塘山。闽人怀睦公之德政,建榷货全华大王庙于福州凤池坊(仙塔街),塑像祀之,其后裔现已遍及福建、广东各地,以及海内外。

张姓之定居闽省虽然始于唐末,然张姓与福建的渊源却可以上朔到西晋时期。

《张氏正宗和实史略》记载,福建张氏第九十四世先主张华,字茂先,范阳(今河北安国西南)人。西晋武帝时任中书令,进司空,伐吴有功封广武侯,太康三年封壮武公。华公博及古今,文章名世,著有《博物志》十篇,后人辑有《张司空集》。《晋书》说,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唯有文史溢于几箧。”搬家时,竟“载书三十乘。……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据元代伊世珍《琅环记》一书记载,张华未显之时,曾在福建建安(今建瓯)任地方小官。有一次他游至政和杨源洞宫山,遇一异人,异人邀他到一兀立的石壁前,忽有一道石门洞开,进入洞中,但见洞中陈书满架,异人对华说:“这是历代史书。”又带他到另一洞室,书籍更多,那人说:“这是各国的志书”,最后到一处高大的洞室,对他说:“这些是《玉京紫薇》、《全真七英》、《丹书紫字》诸秘籍。”“华公历观诸室书,皆汉前事,多所未闻者。如《三坟》、《九邱》、《梆杌》、《春秋》亦皆在焉。”张华公请求让他在此借住数日,以便读遍藏书,被拒绝,命童子将华公送出。张华问此地名,异人告之曰:“此琅环福地也!”这便是道教第三十七福地——政和洞宫山,又称“琅环福地”的来历。《琅环记》一书的首篇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福建通志》、《政和县志》对此也有同样的记载。这不仅为闽北的藏书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表明当时地处建安的“琅环福地”洞宫山是福建最早的一处藏书所,而且说明张姓与闽北的关系早在晋代就已经开始。加之今天洞宫山所在的政和县杨源乡,正是张谨、张睦后裔聚居之地,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但它毕竟说明张姓与闽北乃至整个福建的关系是十分悠远的。

从远古至现代,张姓族众对开发华夏做出过重要贡献。今天,闽东北、闽中地区的二十个县市张姓人口众多,地理条件各异,在党和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下,在国家法律的规范下,有计划地组织和发动张氏后裔,系统搜集、整理张氏发迹、流徙、繁衍、变迁以及开疆拓土,艰苦创业,发展生产等有关史料,开展对张氏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张氏先民数千年来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这不仅对团结张氏族众,敦亲睦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对先辈们建功立业的艰苦历程,追思怀远,缅怀祖德,教育后辈,继往开来,积极投身于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发动族众,挖掘和修复文物史迹,以便更好地保护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近年来,政和县张氏后裔积极与闽东北各县市的张氏后裔抓紧筹创张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征集论文,定期召开研究会,筹集资金,已在政和城关熊山麓复建英杰庙,但由于政和一中扩建田径场,造成地基塌陷,英杰庙濒临倒塌,现不得不重建或搬迁;并拟在风光秀丽的张华公发迹地——洞宫山,建立张华纪念堂;在杨源修复英杰庙,发扬光大最古老的戏剧——四平戏;收集史料,重修族谱。为此,期望有更多张氏宗亲加入此举,共襄大业,以期早日完成。

“百忍风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愿我族众地不分南北,人不论长幼,团结一心,弘扬祖德,共同为家族兴旺、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