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族的商业时代变迁
2011年4月17日,广州白云山大金钟。王沛成、王勇承相约于此,祭拜先祖王泽邦。
祭拜王泽邦,是王氏后人每年都不敢忘记的事,尽管他们早已远离祖传凉茶事业。只是,1999年后,大金钟被相关部门划为管理区,王氏后人祭祖受阻,只能遥望青山凭吊。
这次,他们经过申请,得以入山。但是,十年变迁,飞鹅岭早已草木丛生、荆棘满地,王泽邦坟冢已是无处寻找。
作为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肯定想不到,由他熬制的这种汤水将来会成为中华老字号。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去世100多年后,有关“王老吉”商标权混战剑拨弩张,却与他的广州后人毫无关系。
名声
王老吉的故事,最早可回溯至1828年。这一年,广东江门鹤山人王泽邦在广州开设一间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泽邦乳名阿吉,王老吉凉茶铺因此得名。坊间流传,当年林则徐微服入粤查烟,体验到阿吉凉茶的奇妙后,派人送来一个刻有“王老吉”三个金字的大铜壶赠与王泽邦,从此,王泽邦以“王老吉”为字号。
1898年至1903年,梁启超赴美考察,曾著有《新大陆游记》一书,书中有载:西人有喜用华医者,故业此足以致富。有所谓王老吉凉茶,在广东贴铜钱两文、售诸西人或五元或十元美金不等云。——这亦是王老吉名声大振的注解。
王沛成、王勇承是王泽邦第五代世孙。王沛成的父亲为王宝瑶,王勇承的父亲为王宝璋。
自退休后,王沛成每天的工作就是带孙子。
提起王老吉品牌的争议,他连连摆手:这些都离我们太远。
王老吉凉茶以及商标,早已从他的生活轨迹中消失。他的记忆中,只剩下王老吉祖铺的繁华,当时是从解放后到公私合营期间。
——祖铺位于广州市珠海中路71号,主要经营“水碗”凉茶。铺子门口摆着两个巨大铜葫芦,里面储存的就是凉茶,大约可容纳100杯。每次有客人来,伙计就会从铜葫芦里倒出凉茶,盛在玻璃水杯里,每杯3分钱。铺子里还备有仁面凉果之类供客人“送口”,每颗一两分钱。尤显洋气的是,为招揽生意,店铺门口还摆有一台进口收音机。
王沛成还能详细描述祖传的凉茶工艺:药材都是提前一晚泡好,这是为了让凉茶充分发挥药效,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慢火炮制。
有说法称,别家凉茶店里,为了增加苦味以表现浓度,会添加猪胆汁以次充好,但在王老吉凉茶铺,伙计最靠得住,不敢妄动,因此,外界有了“老老实实王老吉”的名声。
重建
王沛成记忆中的王老吉祖铺,其实已是分家之后内地广州的王老吉省铺。
随着历史变迁,王老吉凉茶先后分出数支,在广州、香港、江浙等地发展。
1912年12月24日,第三代王氏后人、王贵发一脉三个儿子在家母主持下,订立分产合约,约定各家“彼此不得侵越范围”。
——恒裕一支,远赴香港和海外,几经辗转发展成“红罐王老吉”;恒辉一支,留守南粤省铺,几经起落,传承至今“绿盒王老吉”(广药王老吉前身);其他各支,历经分产、战乱、转让、回购等数次沉沦,已经无迹可寻。
王沛成的祖父即是王恒辉,留守南粤省铺的王老吉一支。
1938年,日军侵入广州,王老吉货栈焚为平地,被迫停产。
抗战胜利后,王老吉第四代传人商议,重建王老吉凉茶。其中,大姊王宝钿及丈夫胡多文分红70%,王宝璋、王宝瑶等五兄弟共同分红30%,在广州靖远路复建祖铺,后来,祖铺迁至珠海中路71号,并拓展两间分店:解放路万记王老吉、洪德路永记王老吉。
王老吉凉茶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开始是原生态自煲凉茶,即凉茶铺;第二阶段,茶包,有点像中药配方;第三阶段,凉茶颗粒,用开水冲服;第四阶段,就是现在的饮料形态。
“如果没有父辈这一代人,很难说会有现在王老吉的金字招牌。”王沛成说。
合营
1956年,全国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这轮大潮中,王老吉凉茶铺很快变为公私合营,改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不久后被收归国有。王家老小,凡在适工年龄,都进了工厂。
王沛成记得,自己童年到少年时代,外祖母、母亲就带着他一起用浆糊黏王老吉凉茶包装袋。当时,他们一家人“蜗居”在清平路上,冷巷(即走廊)就是一家人的加工厂。
黏茶包并不是个轻松活,尤其是冷天气。王沛成说,自己十个手指头都被浆糊和纸袋油印粘住,结成一层胶,第二天就冻得手指爆裂。当时印刷技术效率低,不能按时按量印刷,一旦接到工厂特急指令,加工茶包就要忙到深夜。
茶包黏好晾干后,每若干个为一小扎,每若干小扎为一大扎,用水草捆扎送货。
茶包加工费非常低廉,1万个才0.6元。如果只是1个人,从剪纸、黏糊、取货、送货,一天工作10小时也无法加工1万个。王沛成说,母亲、外祖母常常把加工纸袋剩下的边角废料卖掉,赚的钱用来弥补运送纸袋的车资及浆糊费用。
割裂
到了王沛成这一代的广州第五代王老吉传人,彻底与王老吉失去联系。
此前,上辈也曾试图栽培王沛成等后辈继承凉茶事业。王沛成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到农村采购药材,如江梅、金英等地。王勇承说:“有次,父亲拿回来一堆岗稔(一种药材)让我仔细辨真假,我实在看不出来,他指着那个纹路稍微细微密集些的说,这个才是真的,那个纹路松软稀疏的就是假的。”
文革来了。王宝璋因为在公私合营前当过3个月王老吉代经理的经历,被打成走资派;王宝瑶也因在王老吉祖铺当过账房先生,同样受牵连。
“那个时候,想继承祖业,简直是痴心妄想。”王沛成说。
王勇承1966年去了农场,1980年才招工回家。他的亲兄弟王勇明主动写血书去海南岛珠碧江农场干活,曾有过一次大学招生、三次中专招生、一次招工,但都因为个人成分问题耽误了。
作为广州王老吉家族代表,王沛成也没能从事凉茶产业,进的是邮电产业。他的妻子之前在广州王老吉公司工作,现已退休,不过这不是王老吉家族的原因,她本身就是该厂员工。至于他的孩子,和王老吉更是没有关系。
现在,王家后人只有从媒体上才了解到王老吉的信息:在香港加多宝的运作下,王老吉从一个区域品牌发展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全国大品牌。
广药要建王老吉工厂档案馆,但王沛成说,目前还没有人和他们这些广州王氏后人取得联系。
去年清明,王沛成及堂弟一行人回了一趟位于江门鹤山市古劳镇上升村上升一队的王老吉祖居。这套祖居,原来是一厅堂两厢房结构,现存一厅一房,右侧的一间厢房已被村民拆除占用。
在这里开始,王老吉后人的生活与他们祖先的传奇故事,已经断裂成两段迥异的历史经历。
从这里开始,有关王老吉曾经的传统和现世浮华,都与他们再无相关。
链接:香港王老吉
与广州王老吉后人无缘王老吉凉茶情况不同的是,香港王老吉后人一直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
王健仪,62岁,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第五代传人。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老吉注册商标持有人。1993年,她出任香港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持有公司三分之一股份。
2004年8月,广州市政府响应中央提出的加强粤港合作号召,在香港举行招商会。招商团成员广药集团向同兴药业董事李祖泽、黄宜弘等发出邀请,由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共同出资成立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约定,将国内外王老吉商标转入王老吉合资企业,意图打造一个世界性民族品牌。
作为王老吉第五代传人,王健仪参与主持了这个商谈。2009年底,她出任同兴药业董事长、王老吉合资企业副董事长,2011年,她出任王老吉合资企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