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王的名义和图腾:王,“天下所归望也”。三划而连其中谓之王,三划代表天、地、人,是古代君主的称号,这是王的本义。王,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种斧状的兵器形状。这种兵器称为钺,古代的帝王和诸侯用它来指挥军队和执法监督士兵作战的,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那么,能掌握和指挥这种钺
阅读:4927次
-
武平王氏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擁堵洪,太子晋直谏应以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疏导洪水,由此触怒灵王,被废为庶人。太子晋由此郁郁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其子宗敬后仕为司徒,因忧周室衰微,天下将乱,辞官避居太原,时人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宗敬为太原王氏始祖,尊太子晋为王氏立姓始祖。
阅读:2899次
-
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太原王氏追本溯源,都是人文始祖黄帝之后裔。黄帝(BC2697年—BC2598年),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阅读:5695次
-
浏阳上洪王氏分为上王和下王两大支。上王指三槐王氏,下王指太原王氏。上洪太原王氏始祖性谅公,字伪山。生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农历10月16日寅时。明成祖年间从江西修水何家咀,即现在何市镇,迁来上洪黄石洞。当时上洪统称黄石洞。王擅长医术,大约在五十多岁时,出家到萍乡市上粟鸡冠山一石洞内居住吃斋。以做编炮维持生计。兼行医治病,但不收报酬。明天顺四年(1460)农历庚辰岁9月初9日在洞内坐禅于瓦缸仙逝。终年88岁。当地民众为感其恩德,于天顺六年集资建庙,并题名为:王二仙庙“以予以纪念。
阅读:3652次
-
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
阅读:1960次
-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阅读:2522次
-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说:“
阅读:4085次
-
王氏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
阅读:3822次
-
①刘氏改姓王氏。西汉末,建兴帝王莽建立新朝,公元10年(始建国二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②谢氏改姓王氏。
阅读:1602次
-
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
阅读:2030次
-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
阅读:12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