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承堂
洪氏承堂
一、初探“承承堂”
清嘉庆《余杭县志·古迹》记载:“洪氏承承堂在余杭县西南昭德乡上寿荘,宋忠宣公后,世居上寿,有上洪、中洪、下洪三村,承承堂其故宅也”。又载:明镏炳《承承堂为洪善初题》“天狗蚀月岁靖康,血战於野龙玄黄。神鳌夜泣九渊沸,翠华日薄寒无光。主忧臣辱誓万死,直以只手支扶桑。燕山六月雪花大,节旄零落肌肤伤。关河萧条月色苦,秋风扬沙吹雁行。子卿归来典属国,茂陵树老愁云荒。至今勋业昭简册,大书特书遗典章。承承堂前春昼永,牙笏金鱼堆满床。芝兰玉树竞媚秀,陶令松菊凝秋霜。盈缸酿酒介眉寿,槐阴覆阶萱草长。忠宣盛泽实具美,宜尔子孙宜尔昌!”此诗全为忠宣公洪皓赞颂。洪皓自己的堂名叫“三瑞堂”,承承堂是他的裔孙分居后所建。镏炳是元未明初鄱阳人,大约他在明兴初年游余杭时去上寿荘拜访他的同宗洪善初,题写了这一首诗。上寿荘洪氏据说是洪迈的后裔,这可从清乾隆年间余杭县学教谕任昌运的《余杭竹枝词》中可见端倪,《词》曰:“承承堂构宋名卿,《随笔》、《容斋》记事精。差喜诸洪犹有后,六陵何处觅灯檠?”《随笔》、《容斋》都是洪迈的著作,说得毫不含糊。
2007年6月20日,西溪洪氏文化一行特意去余杭中泰乡上洪村走访,了解他们的洪氏家史,看看有没有与西溪五常洪氏相联系的资料。根据记载,上寿洪氏比西溪洪氏更早就定居在余杭了,但他们的世系如何,迁余杭的确切时间,这些都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 上洪、中洪、下洪三个自然村,在余杭镇西南五公里,东近南上湖,北临苕溪,西接临安市青山镇汪家埠,南连大涤山洞霄宫。这里地势平坦,苔溪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个宜耕宜居的好地方。原来叫南头村,现在与九峰村合并称南峰村。我们事先与南峰村村委联系,请到几位当地姓洪的老农座谈。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历史渐渐淡忘。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洪皓的第三子洪迈的后裔,至于何种原因、何时迁居于此,就说不清来龙去脉了。但他们坚信,祖先是做过大官的,洪家祖坟所在也很清楚。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以前每年清明节,都要去祭拜祖墓,祖墓有二处,一在距上洪西北四五里的白坟村,一在苕溪之北盛弄里。盛弄里的祖墓更早,规模很大,墓前有牌坊,墓道上有石人、石马、石羊,有大墓三四座。白坟头祖墓较晚,有坟墓十多座。已经有数十年不去扫墓了,古墓已大都被平毁。访问没有大的收获,只是印证了县志上所载的上寿洪氏祖先是忠宣公三子洪迈,而西溪五常洪氏祖先是忠宣公仲子洪遵的嫡传,二者血缘关系是很近的。
有一位老农带我们到一户叫洪全官的家里,据说他家里藏着一部家谱,可能知道得较多。洪全官,七十五岁,硕长而清瘦,精神尚健。问起家谱,他说原来是有一部,但早已不存在了。家里尚存民国时期的一张八仙桌,桌面底板上写有“燉煌”二字,可证为敦煌洪氏不误。又有一木桶,上有“竹溪公”三字,是祖上传下来的,可能他就是竹溪公的裔孙,但竹溪公何许人也?不得而知。我们说明来意,在西溪五常要建洪氏文化展览馆,搜集与洪氏有关的遗物作收藏展览。洪全官表示愿将这二件旧物捐出来。 这里距大涤山洞霄宫近在咫尺,是这次我们要去的第二个目标——八百多年前,忠宣公洪皓的长子洪适、仲子洪遵曾经是洞霄宫提举官。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六月,除洪适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右丞相兼国防部长)。乾道二年三月,以久雨引咎,三上章乞退,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七月,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四年再上章请祠,三月,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余杭洞霄宫。时年五十二岁。自是家居十六年,筑别墅于鄱阳城北,建台观、艺花竹,著书自娱。于淳熙十一年(1184)二月卒于家,年六十八。累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惠。 洪遵,孝宗隆兴元年(1163)五月,自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同知枢密院事;乾道七年(1171)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进资政殿学士。淳熙元年(1174)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时年五十五岁,归鄱阳,十一月卒于家。晋少保,封信国公,谥文安。 宫观提举是一种名誉上的官衔,没有实际职掌。
北宋熙宁初(公元1068年),凡朝廷宰相、执政、殿阁学士等大臣退闲去位者,如不另行任职,均给予宫观提举之虚衔,给以俸禄,优待养老。不过,也有的从提举再擢任宰相、执政,情况很多,是当时朝廷暂时安置退位大臣的一种权宜之计。宫观提举者可以亲身到任,也可以不必到任,因为他没有实际事情好管,去不去都一样。不过、建炎初设置宫观提举却是要亲到任的。如建炎初年的宰相李纲,任职仅七十三天,就被奸党黄潜善、汪伯彦等投降派所排挤,提举杭州府洞霄宫,他离开南京就亲自到洞霄宫。他的儿子李茂芝有一首《侍父提举洞霄宫道出天竺山》诗,说明李纲赴洞霄宫是从杭州灵隐、天竺翻越石人岭径留下镇由山道抄近路走的。当时杭州至洞霄还没有西溪辇道,辇道的修筑是在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今杭州)以后,为了方便皇帝车驾到洞霄宫烧香祈祷而特建的。 洞霄宫是江南名山,洞天福地。汉武帝元封三年于大涤山建宫坮,自后历来为道教祖庭,建筑宏大,游人众多。宋高宗崇奉道教,他的父亲徽宗皇帝更是道教总教主。政和七年(1117)四月,道籙院册封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宣和元年(1119)六月,废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改寺为宫,改院为观,令僧尼改道服。九月,称“太上开天昊天玉皇上帝”徽号,令天下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把道教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高宗继承其父衣钵,也是一个彻底的信道者,他定都杭州后,首先在西湖孤山迁掉了许多著名寺院、名人墓葬及花园别墅,建造了四圣延祥观,祭祀四大天神,又在城内建造龙翔宫、宗阳宫,佑圣观,崔府君庙(白马庙)等一系列道教宫观。为了求得神道保祐,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又在余杭大涤山重建洞霄宫,不时遣内官赍幣帛诣宫烧香祝祷。高、孝二朝以来,帝王后妃时常蒞洞霄宫,为了庞大的车队行走便利,从杭州至洞霄宫修筑辇道,青石板铺路,平坦如砥,六、七十里大道,朝去夕回,有时也在洞霄宫留宿,宫里特备龙床、龙椅及御用之物,以便随时迎驾,并开创了一种特殊制度,设立洞霄宫提举官,以安置年老不任事或乞退的大臣,以优厚的俸禄,给予养闲。这样一来,正好给秦桧之流排斥异己,处理反对者提供了机会。据清人朱彝尊《洞霄宫提举题名录》详列了一百五十多位提举人姓名,其中有的以年老退位,有的是被迫致仕,有很多都是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正直大臣,如李纲、杨时、洪适、洪遵、范成大、朱熹等。仅此一班,足见洞霄宫的人文历史多么丰富。今天,既然来到洞天福地脚下,搜遗抉漏,自然不肯放弃这样的机会。追踪芳躅,缅怀先贤,何可交臂失之! 洪适、洪遵以右丞相、枢密使(国家最高军事长官)、殿阁学士(皇帝的顾问、秘书)提举洞霄宫,任命下来,他们可能并未到任便直接回鄱阳去了。我原来怀疑上寿的洪氏是他们二人在洞霄宫提举任上,住在这里而留下的后裔,其实不是的。因为洪迈并未任此职,他不可能直接与上寿洪氏有关,详情有待后考。
进入“九峰拱秀”牌坊,便是入山大路,山路九折百曲,蜿蜒盘旋,越走越高,前人所谓“人行之字路九折”,因又有“九锁山”之各。洞霄宫在大涤山下,位于余杭、临安二县交界处,山岭犬牙交错,很难分清彼此。古人以为此山青翠幽寂,大可洗涤尘心,大涤山的名称由此而来。洞霄宫经历了汉朝发现,晋唐开拓、南宋极盛,明清衰落这样四个历史阶段。它有过辉煌,也有无奈的沉寂。青山依旧,古迹无存,惟有断垣残壁,尚可遥想昔日的盛况。《洞霄宫提举题名碑》当然也无从得见。著名的大涤洞,洞底幽暗阴深,淤泥堆积,洞内冒出缕缕雾气,盛暑烈日下,站在洞口,感觉凉风侵骨,不敢久留。以前是可以进入洞内,如今久无人敢进去探险了。洞口上方崖壁镌有“大涤洞”三字,字径约二尺,苍古雄奇,见证了名山洞府千古兴衰沧桑。 假如把寻访余杭上寿洪氏家史的文章做下去,不久之后发生的转折契机,使人予料不及;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与你无缘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运气来了,推也推不开,就是这样的奇妙!
二、《余杭洪氏家谱》现身
2007年7月12日,我们又重访中泰乡。因为前数日,余杭镇上的叶医师来电话,告知中泰乡跳头村卫生院一位姓方的医生收藏一部《余杭洪氏家谱》。这样仿佛给我们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家谱是我们最重要的搜集对象,古人言“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国史记载国家大事,家谱记载家庭历史,许多鲜为人知的人事,史实都可从中得到反映。由于五常洪氏家族,名望极大,但至今尚未发现家谱之类的档案资料,使这个家族处于一种云遮雾障的境况,有必要从其它相关方面来充实弥补资料的不足。 叶医师也是个文史爱好者,非常热心地陪我们去跳头。在卫生院见到方医生,寒暄过后,他拿出五册《余邑洪氏宗谱》,线装、宣纸、木活字本,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重修,正是上寿荘洪氏的宗谱。第一册全是谱序、谱论、题赞、跋语,有诰命、制勅。这些文字有的是从燉煌谱中转引钞录下来的,少量是后人所作。书尾是阳宅、墓图,独缺祖先画像。由于年代不远,保存完好如新,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焚书毁书的浩劫,能如此完整流传下来,实属不易。 据谱系记载,上寿荘洪氏之先,是洪迈的四世孙洪庸,字时中,行百五,生于南宋嘉定九年丙子(1216)。“时中博览古今,誉满士林,以明经为乌程(今浙江湖州)教谕。尝承父、祖之命,修明谱牒,草创未成而卒,嘱子洪勤曰‘汝宜续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应为癸酉公元1273)卒于官署。生一子,名洪勤 。” “洪勤,字原益,别号仁里主人,行千五。因父殁于官。时元兴,盗兵四起,不得归葬,勤载父之枢,自乌程溯苕溪至余杭上寿荘,遂觅吉地,卜葬于大涤山,买宅居焉。时避乱者邻族百家从之,故名上寿为百家村。又尝修辑家乘,上彰祖德,下贻孙谋,族谱之传赖焉。”
洪勤生于南宋淳祐元年辛丑(1241)卒于元大德十一年辛未(1307)享寿六十七岁,配张氏,合葬大涤山,土名菴山,生一子登;一女适方氏。 考之宗谱,洪勤自乌程迁居上寿荘在咸淳十年(1273)一年以后南宋灭亡,进入元朝。其迁余杭的时间,却好与洪遵的四世孙洪捷中迁居浙江上虞时间吻合;捷中在元初迁上虞后山,其四世孙有恒又从上虞复迁浙江钱圹西溪(今余杭区五常鄊),上寿洪氏比五常洪氏早了整整一个元朝(约九十年时间),他们自是二个支系,在谱系中也互不涉及。但《余邑洪氏宗谱》第一册的序、论、跋、赞及诰命,制敕都与洪皓及其子“三洪学士”有关的,只是同宗而不同祖而已。 经过了解,此谱的真正收藏人就是上洪村的洪全官,前次我们去走访,他不肯出示,或许有所顾虑。据方医生说,全官患有严重风湿病,久治不愈,是他给治好的,所以对他十分信任,才借出此谱。但不知方医生借出此谱有何意?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征得方的同意,借回此谱,进行复印,终于揭开多年来对上寿洪氏家族的迷雾,虽然,他与五常洪氏没有太多的瓜葛,但对余杭境内存在“三洪学士”二支后裔,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同时也敬佩上寿洪氏后人对自己家族史的珍惜和爱护。人的地位不在高下,而忠孝之心是感天动地的。前人有谓:“不修谱则忘本,本之不存,枝叶焉附?”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偏激,但不忘国、不忘祖,乃人之最高品格,洪氏必有继起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