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祖居探访

洪氏祖居探访

2013年03月27日 | 阅读:3081次 | 关键词: 洪氏

2007年6月27日,我们西溪三期洪氏文化组资料组一行四人,由组长王庆先生带队,奔赴西溪洪氏文化起源地安徽歙县、江西婺源、鄱阳、乐平等地进行走访,以期得到确切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为洪氏文化研究夯实坚实的基础。以弘扬洪氏家族在宋元明清长期的历史时期中,对我国的政治、外交、文化、出版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先贤的光辉业绩,激励后人,能对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各方面都有现实的意义。 寻访之路无疑是艰巨的。我们事先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制订出周密计划,对要调查的人物、地点、事迹、遗存都作了目标锁定,要求有的放矢,明确任务。 当日上午,大家驱车上杭徽高速。第一站是安徽歙县。据记载,歙县是洪氏先祖的聚居地,后来迁婺源、乐平、鄱阳、福建及至杭州、上虞、钱塘西溪(五常)都从该地分迁出去。因此,寻根溯源,非歙县莫属。车子在高速路上跑得很轻快,一个小时就到了浙皖边界。眼前崇山峻岭,突兀雄奇,有的林木森郁苍翠欲滴,有的怪岩裸露,千状万态。大明山、清凉峰等诸多游览胜迹,都具于此。过昱岭关,便属徽州地界,此关千古长存,旧称“浙西第一关”,在没有公路之先,羊肠小道,盘绕千迴,仅容一人一骑,手提肩担。此道磨炼出徽商独领风骚的不朽业绩。

在战争年代,昱岭关有 “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百丈雄关,已成坦途,公路穿过几座隧洞,宽畅平直,昔日的硝烟烽火,荡然无存。惟绿水青山,不改旧颜,依然吸引着远方游子,流连而忘返。南宋诗人方恬曾写过一首《过昱岭》的诗曰“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马傍松边立,云从脚底浮。倚关一长啸,红日满沧洲。” 车经三阳,这里是歙县东部最大的古村落。旧时,由于山多地少,生存不易,居民多外出经商,成功于江浙沪的大徽商很多是从这个山间村庄走出去的。以前,徽商常用“三阳(羊)开泰”来作招牌,可见三阳是个很具魅力的地方。现在的居民一律是马头墙高踞,粉墙黛瓦,整洁明快,为是典型的徽式情调。 昱岭关以东的浙江临安境内,都没有这样的风格,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于此可见矣。三阳与叶村是昱岭关下二个古村落,每村有近千户人家。在叶村有一座规模很大的洪氏宗祠,洪氏后裔也特别多。叶村又是民间武术“叠罗汉之鄊”,“非物质文化遗存”,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犹如五常的“龙船竟渡”、“十八般武艺”。 中午时分已到歙县。王庆先生是方志专家,邻省邻县多有同人好友。这次走访,自然要取得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他早有成竹在胸。歙县是座历史名城、秦汉古县,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霜侵蚀,依旧保留古朴、原貌。城墙、城门、街道、谯楼,尚完好无损。古城面积不大,县委办公楼也十分简陋,墙壁上石灰脱落。 拜访了歙县方志办的同志,得到热情接待,县志办张主任陪我们游览了许国牌坊和民俗风情街。早年拥挤不堪,随地设摊的现象已不见了,街道清洁,仿古建筑林立。许国牌坊是一座造型奇特,极为罕见的石牌坊,呈长方四角形,高大雄伟,上面图案,雕刻精美,是座四面坊,为明万历年间歙人礼部尚书许国所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气势之浩大,叹为观止。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在观赏过许国牌坊后,天下的牌坊也就不值一提了。 

歙县方志办对我们热情支持,既送《歙县志》,又介绍了洪氏家族现存情况——岩寺镇洪坑村有保存完好的洪氏牌坊群和洪氏家庙。不过洪坑现属徽州地区,已从歙县分割出去,不归他们管辖,但他们还是为我们联系了徽州地区方志办。副主任兼档案局长,这位局长热情有加,立马打电话联系了洪坑村委支部书记(也是洪氏后裔),并骑着电瓶车带路,指点去洪坑的道路。 巧事往往成双作对。当我们真愁寻路难时,却巧遇洪书记骑摩托而来,于是急忙打招呼。洪书记说已接到电话,知道有人找他,便请我们先进村,他马上到。进入村内,路北侧矗立一座高大的石坊,高约十余米,四柱、八枋、二层、三楹,鸱吻翘角,前后双面,横梁上均精雕细刻、仙鹤、祥云、麒麟、狮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美仑美奂。下有石礎、抱柱,前有二石狮踞守。如果与许国牌坊相比,高大雄伟不足,而精巧过之。牌坊上横一石版,自右至左镌刻从明至清历代世科进士名讳、官爵,共二十一人,字体工整,清晰可见,称之为洪氏“世科坊”。两面题刻相同。初立于明弘治戊午年十二月(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清顺治乙未(公元1740)年十一月重修、乾隆庚申年六月又重修(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其中最高的官职是洪远;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靖、赐祭葬。(有照片)一个小小的山间村庄(约二百余户)出了二十多位进士,都是洪姓,太不可思议了。可见洪氏诗礼传家,发奋图强,岐嶷人杰的范例,于此得到佐证。 洪远是明成化甲午科(公元1474)乡贡举人;戊戌科(公元1478)为成化十四年会试进士。比余杭五常刑部尚书洪钟晚三年成进士,同为尚书,同谥赐号、赐祭葬。同朝为官,生前想必情好欢洽,惜未有文字可证。 

看过“世科坊”,在洪书记和村委王主任陪同下,稍往东、折而南,约百步,有一“洪氏家庙”。门北向,大门门墙高大,正中嵌一石版,上书“洪氏家庙”四大字,左方有“工部尚书洪远立”小字一行,直书。应为洪远所建。跨进大门,便是门楼,五开间,中楹大,左右各二间略小,似为人们歇息之所。门楼内有天井,天井内为一座高约七十厘米的高台,台上建屋,五开间,三进,中间正堂大,左右各二间略小。柱、梁、枋、架均用直径四、五十厘米的银杏木,粗大庄实,浑厚凝重,白胚、未经髹添,古朴高雅,不蛀不朽。祠庙内无一古物遗存。建造年代按照大门上题字为洪远立,据此推算已五百余年,但看其材质新旧程度与建筑风格,似应是清代中后期建筑,经过重修而大门上题字仍旧照原。经过对外墙实测,为49步(单步)约进深 30米(南北),阔20米(东西)。 询之耆老云:洪坑的祖先洪经纶,最早从江苏盱眙迁来,年代已无可考。问其堂名,老人书曰“忠贒堂”。“贒”字前所未见,大约是“賢”(贤)字的异体。 在洪书记和王主任的带领下,遍览了洪坑的洪氏古迹遗存,除了牌坊、家庙,还有进士第、桂花厅、洪园(桂花园)。特别是洪园,面积虽不大,但园内有士邱、假山、池沼、岩洞、石筍、紫薇。在小邱上栽有桂花五株,今存四株,生长繁茂,树龄至少百年以上。进士第的主人是乾隆二年进士洪本仁。在村东端有洪本仁的进士牌坊,高大过于世科坊,而精美远逊之。其东二十步,又有“吴氏贞节牌坊”两座,大小仅进士坊之半。 

洪坑是洪氏家族遗存物最多的地方,也是保存得最好的地方,非常有研究价值。这次近二小时的短促走访,虽然走马观花,不够深入,但至少看到,保护、挖掘、弘扬洪氏文化大有人在,他不是小范围的操作,而是有群众基础的,为大众所热爱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文化。也是爱国主义的,对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影响的典范。洪坑人对洪氏文化的保护意识是传承悠久的,也为我们挖掘弘扬洪氏文化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告别洪坑,颇有恋恋不舍之感。辛勤播种,终有收获的欣喜。车到黄山市,不觉夕阳之西下。本想在黄山往一宿,一问房价有点贵。为节省开支,也为了争取时间,决定继续前进,目标是婺源。寻找去婺源的路,又是颇费周折。安徽的公路,县乡道路很少有指示牌,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麻烦不少。车在市郊转了几圈,始终在黄山机场路上。夜幕降临颇有几分焦急。最后在一位过路司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去婺源的方向。这是一条县道,盘旋在崇山峻岭中,一路走来,数不清翻过几座山,转了几条湾,真正体验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里山青水秀,林林葱郁,小桥流水、白石清泉。沿途水上漂流、古宅农家、怪石奇岩、急流浅滩,目不暇接,夜幕中景色迷离,更具自然魅力。不知不觉,二个多小时过去了,晚上八点半,至婺源县城紫阳镇,住宿天马大酒店。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刚刚翻越黄山至婺源近百公里的群山峻岭,又回忆起九百五十多年前,我们的钱塘同鄊韋骧到婺源走马上任写的一首《过婺源诸岭》诗云“古言行路难,非独在险阻。兹焉婺源道,登岭足劳苦。何谓路之难;其它未足数。躋攀上崎岖,仅与猿狖伍。下临万丈崖,险黑不可睹。马蹄长及腹,僕颔幾著土。俛盼飞鸟背,仰蹑游云缕。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凝结本无心,开凿知强取。君不见世情险恶未易论,此山虽高前孰禦?” 韦骧是带了一个童仆,牵着马上路的,翻越这样漫长的羊肠险道,实在非常艰苦,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时而上冲,时而下滑,急弯路陡,也不由得手里捏把汗,怪不得他们“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了。

走完这段路,那时少不了两天,而我们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千年巨变,实有天壤之别。 婺源是旅游胜地,以山水著称,物产丰饶,著名特产有“婺源四宝”,称“红、绿、白、黑”四大名产;“红”是“荷包红鲤鱼”,“绿”是“婺源绿茶”,“白”是“江湾雪梨”、“黑”是“龙尾砚”。荷包红鲤,就像杭州玉泉的观赏红鲤,婺源人作为佳肴,杭州是不吃的。品尝过后,也无特别美味,大约在于色、而不在味。江湾雪梨,可能江湾,是【三工】泽民同志的祖居地,因此具有名人效应。婺源绿茶与杭州龙井,何者为优,笔者不嗜茶,也说不出所以然。若说龙尾砚,确是名声响亮。徽砚自古传名,它的产地且在婺源龙尾山,因有龙尾砚之称,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在公路上,制砚的作坊也很多,石质颇似页岩,成块、成片,灰、黑、赭、黄均有。大的砚重达百斤,小者仅几两,佳者千元、万元,次者几元、几十元。婺源人很有经营头脑,他人把茶绿、鱼红、梨白、砚黑,用美丽的色彩作包装,打广告,自然引起游客的注意,经济效益就出来了。 

6月28日,上午我们到婺源县政府方志办,购得二部新编《婺源县志》,并了解了婺源洪氏家族的情况。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和走访得知:婺源有洪源、洪村、黄荆墩,与洪氏家族有关,但现在有些什么遗存就不知道了。所谓“洪源”,应该是洪氏最早的源头。寻根探源,当然得从这里开始。洪源距县城40余公里,在县北大鄣山乡。乡北端有一桥,左右分道,左道去黄村,右道去洪源,距离都是二公里左右。黄村有座百柱祠,祠堂建筑百柱落地,国内闻名,照片曾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展出,引起国际建筑界的注意,我们五常要建洪氏宗祠,不无参考借鉴意义。现在近在眼前怎能不去?二公里转眼即到,百柱祠建筑确实非凡,大门有门樯,砖雕镶嵌,门内是门楼,飞檐挑角,外观似一“商”字形,跨进大门为门楼,五间;前为天井、天井前一平台(即拜台)石板平铺;拜台前是正厅(大堂),中楹大,左右各二间;略小。厅堂方砖铺地,据说祭拜祖先的人多,年代既远,方砖已踏成碎块。厅堂的阶沿用巨大青石板铺砌,当中一块长7米,阔0.8米,重达4吨的大石板,是从九江运来的。厅堂正中悬一扁,上题“经义堂”三大字,字径0.5米,是清康熙朝大学士张玉书所题。据介绍,此祠主人黄声翰,是当地富商,张玉书贫困之时,黄曾资助他读书。张贵盛后,黄氏建祠堂,请他题写了堂扁。黄村经义堂又称敦仁堂。建于清康熙年间,由门楼、庭院(天井)、拜台、正厅、后堂(木主台)五部分组成,占地1200平方米,有百根柱子,故又称“百柱宗祠”。梁枋大柱雕饰麟、凤鸟兽花卉图纹。大厅至后堂有八级台阶,后墙有高台,又分数级,上摆放木主(牌位),整座宗祠左右各有厢房,是贮放五世为一代撤换下来的木主的贮藏室。 

祠堂座北朝南,大门正对隔溪一座山峰,形如笔尖,名“文笔峰”。后有小山为屏,山上林木葱郁,位置极佳。大门前空地上有圆鼓石墩,俗称旗杆石或下马石。四周高墙封闭,前有清溪、石桥。据说祠内无蛀虫、无尘网,是保存相当完整的一座家祠。 从百柱祠回转,右拐入洪源,有洪源上村,洪源下村。经询问村人,古有洪源十八村,今洪姓极少,也非土著,虽存洪源地名,实无洪氏传人。可见《燉煌洪氏通宗谱》所载“洪源”、“洪源十八景”,根本不在婺源,而在乐平。乐平洪源是洪氏聚居地的可能性最大。现在,唯一就是要找到“黄荆墩”。在大鄣山鄊街上,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向店家询问,不料想“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 柳柳成行。”黄荆墩就在脚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一姓洪老者,主动领我们去看黄荆墩。就在街边路一侧,有一米余土墩一座,上有双人合抱樟树一株,枝杈四出,生机盎然,遮荫亩余,树下立一石碑,上刻“黄荆墩延寿古樟”。树南即大鄣山乡车田村委。村会计得知我们来了解洪氏家族情况,请来该村从事洪氏文化研究的洪氏后裔洪群炎,向我们介绍了黄荆墩洪氏概况——唐朝有洪昺公孙子洪彦寿(洪始敬子)从歙县黄墩(今称篁墩)迁黄荆墩。彦寿三子(古愚、古阳、古淡)都居于此。其后六世祖玉公迁乐平洪源。现在鄱阳、鱼干、福建、浙江等地的洪氏都以洪彦寿为共同的始祖。黄荆墩古称轮溪,洪氏二十三世祖元忠公改轮溪为东田,今属大鄣山乡车田村。洪群炎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祖藉也是徽州,他曾多次到黄荆墩洪氏宗祠祭祖。大樟树村委所在地即原洪氏宗祠,现存面积很大的石板铺面的屋基及柱磉、石板、断垣残壁。据父老相传:黄荆墩洪氏先祖原从江苏盱眙迁歙县黄墩(篁墩),来往经商于鄱阳、乐平,必途径于此,尝手植三棵树,一是柏、二银杏、三香樟。

过了几年,他又径此,见三棵树长得很茂盛,认为此地风水好,便定居于此,后来其它二树均枯死,惟此樟树越长越盛,后人因称为延寿古樟,既表示樟树之长寿,又谐音先祖彦寿之名讳。 饭后,洪群炎领我们到他家,出示了他所藏的《燉煌洪氏通宗谱》(复印本)是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轮溪书屋”刊本。前半部自汉唐至宋诸本同出一辙。查钱塘西溪派,自宋洪荘官浙东安抚使,传洪捷中为浙东上虞派。捷中传四世,至洪荣甫均居上虞。荣甫子洪有恒,于元未明初复迁钱塘西溪(今余杭五常)是为钱塘西溪派。此派在诸种《洪氏宗谱》中记载极为简略。大约钱塘西溪派自成一系,另立宗谱,虽百计搜求,疑已散失无存。 据洪群炎说:此本原谱在另一人手中,不肯轻易示人,他商借得复印了一份。经翻阅,对我们所要的资料不多,就不详阅了。这是古称黄荆墩,现称车田村,原属浙源鄊,今改大鄣山鄊,距村西五里有大鄣山,有溪名浙源溪,据说浙江发源于此,浙江上游在婺源境内称婺源溪,在浙江境内称新安江,下流即富春江、钱塘江,全称是浙江,浙江省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大鄣山在距今二三千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浙江出三天子鄣”三天子鄣,即今大鄣山也。三千年前的古人写文章是历经千难万险,进过实地考察的,这种严谨的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这次终于让我见到了浙江的源头,兴奋不已。 离开黄荆墩,下一站鄱阳。经甲路鄊严田村,参观“严田古樟”。严田是村名,北宋景德间为李姓族居地,李家有田地,教训子弟、严守族规,耕田读书,因称“严田”,南宋时有李姓者官余杭知县。

据说该古樟已有1800年的历史,长于村南溪畔土墩上,树形奇古。距地一人高,枝杈四出,虬干老枝,遮荫达二畝余,树干腐朽处呈许多洞穴,仍枝繁叶茂,生机蓬勃,树径周围20步(单步),胸径三米余,有一石碑题刻“天下第一樟”。旁绕小溪,碧水鳞鳞,丛木交柯,景色幽寂。树侧溪上有桥曰“思德”。据传,宋高宗赵构曾避难桥下,以避金兵。后登帝位,辇白银一车重修此桥。赵构避难纯属荒诞,古樟之奇,堪称一绝。 出严田,经景德镇市北,从田畈街镇转南,直奔鄱阳。到时已灯火阑珊,时近黄昏了。鄱阳属平原,周边无山,沿途多荒地草荡,自然风光远逊婺、歙,在七、八百年前的北宋未期,经济恐怕也并不富庶,当年洪皓父、祖为何从乐平迁鄱,也是不解之谜。 6月29日,早晨,王、葛二先生到鄱阳县方志办,想搞一本《鄱阳县志》,以增进对鄱阳洪氏现存情况的了解。但是县志办无书可供。一位副主倒还热心,介绍该县三庙前乡洪村,有洪氏后裔,但古迹已无存,可能尚有家谱收藏。并打电话请乡村有关人员接待。 三庙前乡距鄱阳城十五分钟,几经周折,找到刚刚新建的乡政府,洪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洪兆明已在等候,立马带我们到洪村(约二华里),在一户人家的阁楼上小书橱内看到一部木刻线装《燉煌洪氏通宗谱》四册,经翻阅,是清嘉庆、同治间二次重修本,1991年又续修,嘉庆刊本对洪氏世系与其它诸谱说法相同,分饶州派(洪皓一系)、福建派(洪兴祖)、临安派(洪咨虁)、上虞派(洪捷中)、钱塘西溪派(洪有恒)等分派。西溪派一支的后裔传承不见。

在这一关键中断了线索。我们已有多种洪氏《家谱》的复印本,独缺原刊线装,拟向洪村购来放在洪氏宗祠内陈列展览,经试探,说明我们的意图,但需要二万元现金。只好另作计议。洪书记介绍,去年福建洪氏后裔来了八十多人,愿出一百万,请他恢复洪皓墓。由于资料不足,墓地不在洪村,颇多难题,所以不敢答应而未果。洪村这部家谱,他们并没有认真看过,也许看不懂。但能保存完整,也是值得赞赏的。 三天行程,驱车1100多公里,跨越浙、皖、赣三省,途经九县市,走访了歙县、徽州洪坑、婺源黄村、洪源、黄荆墩、鄱阳、三庙前洪村,访问洪氏后裔数十人,目睹《洪氏家谱》二部,参观祠堂、家庙二座,牌坊四座取得了不少第一手珍贵资料,理顺了洪氏迁徒渊源,墓葬情况、故事传闻,也增进了与外地的交流,对进一步研究洪氏文化,打响“钱塘望族”这块招牌,意义非浅。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