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姓史话传奇之四

2013年06月23日 | 阅读:80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公姓史话传奇之四

 四、出土 “公”字周代礼器的伊川如今有个姓公的县长

  历史越千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出土了模印有“公”字周代祭祀礼器的伊川县,如今的县长叫公小平,在为群众利益着想,带领伊川县人民奔小康的进程中,可谓是为公姓争了光。
  据新华网的报道:伊川县有一条古代修的引伊河水的顺阳渠,顺阳渠所引的伊河水,从陆浑水库下游不远的鸣皋伊河桥附近引水,不和陆浑水库争水,水质优良,硬度低、污染少,是沿渠和县城区域地下水补充与调节生态环境重要的天然水来源。灌溉沿渠几万亩农田,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早在北魏的《水经注•伊水》中,就记述这一带“陂方十里、佳饶鱼苇”。
  顺阳渠从伊河引来的清清河水,几百年来常年不断日夜流淌,使沿渠地下水不断得到补给,生态环境改善,也极大的方便了沿渠群众的生产生活,沿渠村镇林立,人口密度大,蔬菜瓜果种植历史悠久,与顺阳渠水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然而,顺阳渠管理处某些人,将垄断管理权作为谋利的手段。为了迫使农民交“费”,经常将顺阳渠首闸门关闭,宁肯让从伊河引来了宝贵的清清河水,白白从泄水闸重新流回伊河,也决不让渠水进顺阳渠。一直待到天旱的实在不行了,农民急需浇将旱死的庄稼时,顺阳渠管理处就以不交钱不开闸相要挟,迫使农民“交费”。就是已交了“费”,仍然照关闸门,而对上一直推说是渠正在检修。
  伊川县顺阳渠管理处将渠首闸门关闭,长期关闸不放水,使伊川县城和沿渠乡镇地下水失去补给,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蔬菜庄稼无法及时浇灌,使水利工程变成了祸害。公小平得知事情真相后,认为这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坑害农民的行为。批示。立即放水,谁祸害农民就撤谁的职。结果当天晚上就开闸放水了。群众交口称赞为民解忧的公县长。
公县长治理下的伊川如今怎么样呢?
  中国经济文化网河南频道,葛高远的文章:“外向型经济”铸就新伊川你会对公县长领导的伊川县有所了解:
  “上天特别关照伊川:耕地近百万亩,37种探明矿产中优质原煤储量2.1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伊川有煤。把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伊川走的是借助外力,做大做强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之路。一目标,伊川开始跨越式发展:煤,伊川拥有何庄煤矿和目前全市最大的煤矿——宝雨山煤矿;电,伊川拥有二电、三电——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电厂;铝,伊川通过引进外资,与香港龙鑫集团合作的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第二铝厂和铝板带热轧、冷轧生产线等项目补充,使伊川电力集团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电解铝生产企业。
   现在,伊川电力集团已经成为集采煤、发供电、合金铝、碳素、印刷、三产服务为一体,资产总额157亿元、年销售收入逾67亿元的县域经济龙头带动企业。
近年来,伊川依托塑料、人造刚玉、铸造、耐火材料等产业优势,每年都要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的项目,通过牡丹花会、豫洽会、广交会等平台向外宣传推介,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驻地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引进外来资金、外来人才、外来技术。
   据统计,去年,伊川实际引进县外境内资金5.73亿元,引进境外资金1893万美元,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164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9个。
   现在,伊川磨料磨具企业达150家,年产棕刚玉、白刚玉、超精微粉等4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以上,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以上,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把伊川建成吸引外资的热土是该县的目标。
  近年来,伊川不断完善硬环境建设,着力搭建经济发展平台,开展“行风评议”、“纳税人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活动,实行“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使伊川能够吸引各地企业前来发展,县财政每年都要拿出1000万元用于新上项目贷款贴息、科技奖励,并实行项目首谈负责制,审批全程代理服务制,营造“亲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氛围,使外地客商在伊川享受贵宾待遇。
  县域经济大发展,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
去年,伊川在全市率先提前完成“村村通”工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安排数百万元水利建设资金;先后投资上亿元完善县城4所中学的设施,并对全县143所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进行改造。
   今日伊川,伊滨公园、西山植物园景色宜人,豫港大道、鹤鸣路宽阔、整洁,县城品位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凭借“外向型经济”的东风,伊川大步向前。”
 
    出土了模印有“公”字周代祭祀礼器的伊川县,如今的县长叫公小平,在为群众利益着想,带领伊川县人民奔小康的进程中,可谓是为公姓争了光。
下图,伊川县长公小平(右1)在会议上发言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