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替父守边陲,荣归故里誉乡邻

2013年06月16日 | 阅读:696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忠孝替父守边陲,荣归故里誉乡邻

 

  公海,元朝末年万户,世袭军职,最初是了阳崮的寨主,他的父亲乃生员公汉,其叔公羲在军中任军镇抚,相当于现在的后勤处长。公海属于东蒙公氏第八世,战时能统兵三千至一万兵马上阵,平时保护地方平安。
  元朝蒙阴境属于青州府管辖,境内18处山寨都建在高山崮顶悬崖峭壁之上,有匪乱或外敌入侵时,四方百姓各奔山寨避难。元朝末年,朝政混乱、社会不安、黄河决口、农民起义。地方上出现了各路豪强相互争斗残杀,盗寇丛起。为了保护蒙阴一方百姓,众人公推公海为总领,他治兵力农赏罚分明。每当匪寇来此侵袭,各路人马都由公海统一调度指挥分兵杀敌,敌兵被击退以后,他又组织治田耕作。公海实行的种种利民举措,深受当地百姓拥护。
  明太祖朱元璋改朝换代后,公海被派至辽东守边,当时他已经快四十岁了,按规定年过四十可以由子替回。后来由四子公守敬替父亲戍边,公海回到故里,居上东门,仍扶助乡民耕田余生,墓就设在上东门祖茔内。
  洪武年间规定三户人家出一丁从军,如有在军籍者年过四十可由子替代回籍。公海在辽东戍边时家里有四个儿子,三个大的都不愿意替父从军,其四子公守敬最小,还有刚满十个月的儿子,但却毅然携妻抱子赴辽东替父,行至登州遇到大风大浪,航行危险,同去的戍军者纷纷掉头。公守敬替父心切,将怀抱十个月的儿子公兟托付给同去从军遇海险要返回的沂水葛姓人家挑回,交给大哥抚养,夫妻二人不顾生命危险乘船到辽东将父亲替回。他的忠孝事迹被县衙表彰为“忠义孝子”。公守敬夫妻在辽东军营15年,成为军中的一个小头目,又生养了次子、三子、四子。在家乡上东门,当初从登州挑回的长子公兟长到十五六岁时,只身一人去辽东将父母弟弟替回老家。公守敬携妻带子返回故里上东门,八十五岁终。忠孝美誉世代流传,旧县志载旌表为“忠义”,公氏家族旌表为“孝子耆德”。
  公兟长到八九岁时,常到上东门郭家学堂院内玩耍,有一次郭先生提问算术,室内学生没有人能回答,公兟在窗外答对了,郭先生闻言大惊,将他唤过来,有问必答,于是郭先生破例让公兟进学堂听课。从此,公兟的文才大有长进,特别精于算术。公兟平时在家还要帮着大人放牛,下地干农活。长到十五六岁时才听说父母在辽东边关,多少年来做梦想见到自己父母的愿望迫切地涌上心头,于是便哭着回家不吃不喝,一心要去辽东寻亲,大伯无奈只好准备盘缠让公兟出门,他历经艰险赶到辽东军营找到了父母。见了面,公兟不能辨识对方,母亲验看身上的痣点,母子相抱大哭,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后来,军吏发现公兟精通算律,才能不凡,推举其任一职位,发挥其特长,随即批准公守敬退役携带妻子荣归故里。公兟在军中建功,军役期满时,山东行省以精通算律并有军功委任其为登州守备胥吏职,算是一份文秘工作。永乐年间因为他有军功加上忠孝行为,被征任为直隶顺德府广宗县丞,在任期间政声卓著,一年后因病归故里,临行时用两头毛驴驮着全部家当,子女徒步随后,一路艰行,回到上东门。公兟回到家乡后,以孝行为一世楷模,劝学力农,终年七十岁。他的儿子公评,被县里表彰为“大善人”。
  公评的次子公恕,少时聪颖过人,习农善学,16岁求学就读,通经工书,博学多才,被县令推荐入国学,享受政府的粮米补助。49岁的他被授任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丞,在任以情征税,贫穷人家设法周恤,对富裕的人家劝说多出银两,总量不少算是完成本县的税负任务,受到民众的拥戴。公评在职多年身无余银,更别说华丽的服饰,以清廉著称,荣归故里,归乡后谢绝安置县城,仍然回到上东门村与族人同住在一起,发动父老乡亲开垦农田,使得家乡百姓日子过得更加富足殷实。
  由于公兟一家三代忠心报国,秉承孝道,影响了公氏一族后人,家门逐渐显耀,于是便有了“兟公三代为公氏一门贤达之基”的说法。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