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允祯分家论
家有必分之势,不能一朝居也。
夫家诚无贵乎分也,然当宜分之时,不分则不安,念及此,尚能一朝居乎?且古圣贤之学,修身而外,必先齐家。齐则欲其合,不欲其分也。然值可合之时,而存一欲分之心,则其见私而家不齐;而值当分之时,或存一必不分之心,则其变生而家愈不齐。事出万难,乃姑求一线之路,则虽欲嫡亲骨肉,常聚食于一堂,不可得矣!如家是已,方其始也,家道多艰矣,况老亲在堂,更有所难舍也。则虽分而不能及,其既也,家境渐变矣。然异性无权,犹得以相安也,虽欲分而不可。
而今何时乎?老亲久不存,异性日益侈。其分乎,其不分乎?夫原乎家所由起,则一家之人,皆先人所遗留也;一家之物,皆先人所赐予也。即功名田产,亦或踵事而增,要皆托先人之福荫⑿以成之。假令起先人于地下,而乃建一分之议,当必有痛哭流涕而食不下咽者。则于此,言分而天理何在?人心何存?
而权乎家之难处,则家人之情分,于今已渐疏矣;家人之意见,于今已渐异矣。即长幼尊卑非不仍存其名,要皆任家人之颠倒以处之。假令召家人于一堂,而直告一分之说,未有不欢欣鼓舞而刻不能待者。则于此不分,而危可立俟,祸不旋踵⒁。夫然,则虽欲不分而不可矣。子女也而相争竞,男、妇也而相怨怼,甚至兄弟渐以不睦,妯娌渐以相残,积而至于阋墙。翩反之变作,且有结怨于数世者。则为之深思长虑,与其伤尽恩意,贻祸患于将来,何如稍留情谊,冀挽回于异日乎!
故昔也共食,今也分析爨,而此心耿耿,固有不忍明言者耳。夫然,则虽欲不分而不能矣。一操作而相推诿wei⒆,一粥饭而起忿争,甚至田园任其荒废,柴米皆欲自私积,而至于坐食空山之祸兴,将有同归于冻馁者,则为之揣情度势,与其只顾虚名,恐贻笑于众口,何如务求实惠,暂防患于一时乎!故昔也同室,今也异处,而人言啧啧,固有不敢辞咎者耳。呜呼!忍字可书,难效张公之九世;妇也不良,竟同田氏之三分。
后之人有鉴于此,度德修身以齐家,而不至于分焉,则深幸耳!
清 同治二年恩科进士 伊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