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分布迁移

2013年03月29日 | 阅读:1254次 |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可见田姓是以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垮台。

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

唐宋、明清时期

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

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

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

宋朝至今田姓人口分布比例

宋朝时期,田姓大约有5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4%,排在第二十七位。田姓的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河北、山东,这三省田姓大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广西、广东,这五省的田姓又集中了42%。全国形成了南方湘川粤桂、北部冀鲁、西北秦陇三大块田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田姓大约有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为明朝第六十七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田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田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这三省男姓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贵州、河南、甘肃、湖南、四川、浙江,这六省的田姓又集中了36%。山西为田姓第一大省,占田姓总人口的15%。宋元明600余年,田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东部地区迁移。全国田姓人口的重心由南向北漂移,这是与其他姓氏的主要区别,晋、缯、鲁是田姓密集地区。

当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六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田姓人口由32万增到520万,增长了16倍多,田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蒋姓人口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贵州四省,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湖北,这五省又集中了29%的田姓人口。河北为当代田姓第一大省,居住了田姓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以河北、贵州为中心的中原冀豫鲁、川湘两个田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田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回迁的流动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田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渝、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川东部、鲁豫鄂大部、皖苏北端、晋冀京津、陕宁、甘肃大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部、新疆西北和伊犁地区,田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1%以上,中心地区这一比例可达1.6%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5%,居住了大约71%的田姓人群。在四川大部、云南中部、湖南东部、广西中部、江西西部、福建南端、湖北东部、皖苏中部、山东东端、河南东南角、辽宁东部、黑吉西端、内蒙古东北部、甘肃西南、青海东部,田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4 %-0.51%之间,上述覆盖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22.1%,居住了大约17.3%的田姓人群。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