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谭氏:以山东半岛地区最为密集。监朐谭氏明初有伯淳公自山西洪洞迁居朐西谭马庄。今历22世。有族众8000余人。至三世谭旺迁莒县东莞乡。是为莒县谭氏始迁祖。聊城谭氏系明洪武六年迁民于此,已有26代,1500余人。多聚东昌府区。昌邑谭氏祖居“山东小云南”,明永乐间一世祖谭义迁居昌邑,后裔达两万余众。散居、潍坊、济南、烟台、青岛、辽阳、沈阳、吉林、哈尔滨、五大莲池等地。潍坊谭氏,祖居“小云南”以谭子实为始迁祖。高密、莱阳谭氏皆为明洪武间自云南或小云南迁来。
阅读:2764次
-
河南谭氏:以今开封、洛阳、洛宁、偃师、西平、最盛。先祖多为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至此。西平谭氏,主要居于西平县谭店镇,人丁在千人以上。洛宁谭氏,偃师谭氏,明代迁自洪洞。后裔分居温县、嵩县、武阳、邓州、洛宁、蒲州、登封、西华、卢氏、泌阳等市县。新县谭氏多居于卡房乡、徒山河乡,共和国将军谭友夫、谭知耕皆出其族。
开封谭氏:多集居于朱仙镇,明洪武十三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今历二十余代,630余年,分居开封古城,慰氏等地。信阳谭氏,多居于信阳谭家河。
阅读:3755次
-
湖南谭氏:以茶陵最盛,占茶陵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次为攸县,湘乡、长沙、炎陵、衡阳、衡山、湘潭、浏阳、澧县、益阳、汝城等市县。唐有可奕公。咸通十四年徙居茶陵,裔孙端洁公进峰、司马大夫进鸿、金吾左卫镇国大将军进颇。三进之后,析为一十八宏,子孙遍于三湘,构成了今天湖南谭氏的主体。浏阳谭氏,乃明崇安候谭渊之后,由福建清流宦居湖南长沙,再迁浏阳。清末政治家谭嗣同即其裔。又有广东仁化派宏帙裔朝政房八世孙在宋代分迁湖南。子孙流布桂阳,汝城等县。
阅读:4469次
-
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 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 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从宋代起,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 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 于新加坡等国。
阅读:1881次
-
河北谭氏:主要分布在大名、东光、献县、清苑、怀来、三河、大厂、昌黎、保定等市县,尤以大名谭氏、怀来谭氏最为著名。
江苏谭氏:望族分布于苏南地区。丹阳谭氏祖元介公于唐代由河北冀州迁来,宗支遍于丹阳、镇江、金坛、武进、句容等市县。常熟谭氏,明初世居虞城,耕读传家。明正德间,有谭晓公慨然以万金捐修常熟城池、防倭保民。明清两朝,常熟谭氏以书画见长于世。高邮谭氏有谭辅烈,民国少将。海安谭氏,明代迁自江西浮梁。入苏后定居海安县城,文风至盛。
阅读:3038次
-
谭氏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阅读:1605次
-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阅读:1763次
-
谭姓出自姒姓。相传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 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 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谭国国君之子逃 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 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阅读:1815次
-
安仁乡位于达州市达县境内,距县城52公里,面积29.9平方公里,谭氏是安仁乡的大家族。据当地老人口述, 康熙三十六(1697)年“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从湖南省安化县来川,定居达县安仁乡。初来时,为了家族在异域他乡能够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和谐平安,入川始祖根据湖南湘中地区的龙舞锥形,再融入川东地区特色,创制了子孙龙,希望借这一形式,
阅读:1059次
-
(1)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谱》、《元和姓纂》及《谭氏家谱序》所载,春秋时代有谭国,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公元前684年为齐桓公所灭。谭子逃亡至莒国(在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原国名“谭”为氏。
(2)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者。谭氏有避仇去言旁改姓覃氏者。
阅读:928次
-
39世 譚卷達 生,唐高宗李治癸亥年(龍朔三年),西元663年,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時年56歲。妣鄭氏生子:承倫,建極。《茶陵譚氏源流》上記載:卷達,自豫章(弘農)徙居建康(金陵即南京)太平路,後建極以子住豫章太和,今仍自江南徙居和書奇子孫同住矣。(卷達、書奇為兩兄弟)——證明他們關係很密切。
阅读:2185次
-
阅读:913次
-
阅读:935次
-
阅读:1585次
-
阅读:885次
-
阅读:899次
-
阅读:8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