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束氏宗谱纵览和疏束氏古代历史名人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国有史、邑有志、族有谱。立谱,才能以姓氏辨其族分,使尊卑有等,长幼有序,血统的远近有别,传派分支不相紊乱,同时又可以启迪后孙继承先人遗志,从而建功立业,以光祖宗之德。正因如此,太史公曰:“人不知祖,与禽兽何异?”朱晦庵也云:“三代不立谱,则为不孝!”而今海晏河清,政通人和,举国上下都在编写史志,诸子百家竞相续修家谱,吾等岂可坐视?
查考肥南束氏宗谱,始创于明万历巳未年仲春,考竣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初春。继后于道光元年、同治七年、光绪三十年、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续修四次,迄今时隔八十二年;舒城束氏温公支谱创修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继后于清道光十五年、清光绪十四年,中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先后修谱四次,迄今为止,时隔九十四年;濡须束氏宗谱创修于明朝洪武庚申岁春三月,考竣于明嘉靖二年,继后于清顺治戊子年夏季、清乾隆、光绪乙丑年夏、中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先后五次修谱,迄今也有八十三年矣。以上所述均是铎公支下均寿、均禄、均甫三位同胞兄弟的后裔们,竟然时隔八、九十年没有续修家谱,而今三兄弟的后裔分不清高低大小亲疏,不少后世子孙的辈字竟然和祖宗先人同辈同字,弄得上下颠倒,大小不分,笑话百出,此乃吾族人之莫大遗憾也!追溯以往不能正常续修家谱,实因环境所逼,不具备修谱条件,事出无奈,此也情有可原。而今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不少姓氏的修谱工作已经竣工,我们疏束氏同仁不能再沉默、犹豫、徘徊、观望、等待了,再要耽搁若干年,现有老人相继作古,到那时候续修难度更大,我们万不能愧对祖宗,有负后孙,让外人见笑!因此说续修家谱刻不容缓,愿全体族人携手合作,为续修家谱各尽其力,让新一宗疏束氏家谱尽快问世。疏束氏有识之士受族人之众托,饱含敬宗之深情,千方百计搜集整理疏束氏人文。诸先人视家谱如墨宝,无不精心收藏,可惜几遭兵火窃焚,荒旱频仍,乃至十屋九空,我族人亦颠沛流离,谋生无策,何暇善顾!查考文献少述,觅取宗谱无源,其地方史学宝库原本丰富,因文革浩劫,遭到严重破坏,文物难逃厄运,海内外人士为之叹息!在惋惜之余,赖祖宗之功德,吾族中竟然有人视家谱若命根,不顾文革抄家、批斗、横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珍而藏之,直至今日谱牒犹存。现有肥南、舒城、无为濡须、肥西束家瓦屋、安庆枞阳疏束氏、南陵等地束氏宗谱41卷,此乃吾族人之大幸也。
一、据史载,疏束氏自古以来几改其姓,人称之为愈显愈改,愈改愈显也!自孟达公改疏姓为束姓,传至肥南维字辈,舒城学字辈、濡须家字辈已经83代,加上以上这几个字辈现有的后孙,束姓从有以来已有88代朝上矣。查阅肥南束氏宗谱第一卷,舒城束氏宗谱第一卷,濡须束氏宗谱第二卷,此三宗谱统一记载他们的共同祖先是铎公。即珊公之长子、道公之长孙也,元末道公是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生七子,名曰珊、瑚、琥、珀、珍、珠、玛;元末其长子珊令南陵,生儿子,名曰铎,鉴,铎生三子,名曰寿、禄、莆,长子寿过继给其叔父鉴。
相传束氏在朱洪武打江山时立过战功,后将濡须河畔的永思墩周边一大片土地作为御赐,均寿一支从此在那里繁衍生息。均禄、均甫见肥西(清平乡九连沟,又名神灵沟,离合肥市60华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于明朝(约公元1388-1428年)迁徙到此。后来,为避战乱,均甫一支徙居舒城。
据家谱载述,合肥束姓的先人乃疏广公后代。王莽篡位,疏家与王莽势不两立,因敌强我弱,只得去疏之足改姓为束姓,避居元城(即今河北省大名市),后随宋室南迁到江苏句容。元末,珊公令南陵,以仕籍居芦塘(即今安徽省南陵县境内),珊公孙子均禄、均甫又迁至肥西清平乡九连沟,均甫一支徙居舒城,尔来五百余年矣!从铎公到舒城均甫支下的学字辈,无为濡须均寿支下的家字辈,合肥南乡均禄支下的维字辈已有21代矣。电视剧《坝上街》中的“三老甩”束维贵就是“维”字辈。上述均寿、均禄、均甫乃同胞兄弟,其后裔修谱为什么各行其是,三家后孙的字辈皆不统一呢?其原因诸多,但主要原因是三兄弟数经迁徙,各处一方,过去信息不通,交通闭塞,又加上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三兄弟分手后舒城束姓到铎公曾孙温公,濡须束姓到铎公的曾孙麟公,肥南束姓也是铎公的曾孙锡嘉公才修谱的。下一代之间由于环境所逼,联系甚少,其中舒城束姓和合肥束姓因祠堂地址意见分歧大,舒城要求将祠堂建在牯楼岗,合肥束姓意见将祠堂建在义兴集,双方争执不下,所以就各修各的,但谁都承认彼此之间是一脉所生。自孟达公著束姓至珊公先后62世,历年久远,不免遗缺舛讹,上述肥南、舒城、无为等地仅系道公的长子珊公的长孙铎公一支的后裔已遍及长江南北,总人数超过十万余口,然道公的二子瑚公,四子珀公,五子珍公,六子珠公,七子玛公的后裔的众寡,居所均无以考证。
枞阳石溪疏束氏概述:石溪镇,在今枞阳县境内,东倚柳峰山,西隔水与浮山相望。宋代为桐城县九镇之一,明初属桐城东乡白杨里。元末之乱,文二公背母携妹由婺源逃难至此;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落户籍于白杨里。于是文二公为迁桐始祖,尔后族人即以石溪疏束氏名之,以别他支。
石溪疏束氏,子孙繁衍,初多聚浮山、石溪柳峰山周围。后因人口增多,向外辐射,外迁钱桥、麒麟、桐城、庐江、无为、繁昌等周边地区。如今束家嘴庄、红鹤山庄、束家田埠庄、束家袁庄、束家高庄、束家南庄、束家大院、束家姚庄等地,皆是文二公后裔聚族而居之地,其庄名首字多标以“束”字。旧时祠堂在束家嘴庄,今已不存(重建工程已于2013年2月16日初步完成)。
文二公来石溪后,生二子,长曰兴祖;次曰兴宗(无嗣)。兴祖长子良一公,九传而绝;次子良二公迁桐西,三子良三公乏嗣;惟以四子良四公裔孙最多。良四公有子五:锺、锦、、镛、钢。公不数传而止,镛公二十代后失传,其余各房均延续至今,其后代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已流向海外。
明清以来,石溪疏束氏耕读传家,人文蔚起,代有才人,族秀遍及各地,蔚然为枞(阳)桐(城)地区之望族(《南阳疏束氏宗谱·六修》)。
据丹阳束氏家谱载,三城束氏约于公元1127年迁自合肥扈跸(跸是皇帝的行宫,扈是护卫)统领公,讳振祖(宋大观戊1108年援统领将军)为始祖,旧谱载其行居16,统领公的父兄旧谱无载。另一支是道公三子琥公为刺史迁金檀(丹阳),而今丹阳一支支系繁衍,密布于棘林、胡桥、访仙、陵口等乡,方圆几十里有遍地束之称。上述的道公,人称之为道七公,他排行老七,他几位兄长的后裔众寡,居所也无以查考。束氏由来,上下近2000年,千支万派分散于四面八方不可胜数,安徽、江苏两束氏居多,尚有史可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束氏更广,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少述,时移事迁,见闻泯没,悬步仰追,如梦如诉!可慨可叹!感叹之余,尚望后世贤者考古发掘,拨开谜团,找出正确答案。
二、疏束氏古代精英考。
汉宣帝时,太子太傅疏广即是田单之裔孙,字仲翁,生于公元前130年,卒于公元前63年;《汉书》载:“广字仲翁,东海兰陵(即今山东枣庄)人。少好学,明春秋,宣帝时征为博士。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立皇太子,拜广为太傅,兄之子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叔侄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居五岁以老辞,受从广议,叔侄相随归老故乡。帝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而广尽散诸故旧,不置田产。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供衣食。广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贵众之怨也,吾既忘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此合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食其赐,不亦可乎。”疏广、疏受同时致仕,世称二疏。峄县有二疏祠,明治中,邑令李孔羲重建。明代进士、诗人杨铁崖《咏诗拾遗》中有《咏诗·二疏散金台·诗序》云:“过沂州偶见疏台,询知为散金台,相传汉二疏解组归,以朝廷所赐黄金几十斤,乐于乡党宗族共飧其赐,斯其散金台也,众人德之,因此为台,遗址犹存,云尔。”
孟达公的第十四代孙是皙公,字广微,西晋尚书,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市)人,据《晋书》卷五十一所载:孟达公的第八世孙任陇西太守;第十三代孙龛公任冯翔太守;第十四代孙威敢公任知州;第十七代孙汉公任东晋司马;第二十代孙跃公任刺史;第二十三代孙尹公任梁长沙太守;第三十代孙獬公系宋朝状元;第三十二代孙威公任参将;第三十四代孙瑀公任随太尉;第三十五代孙学公任随太尉;第四十五代孙混公任宋太守;第四十八代孙晟公任翰林学士;第五十二代孙瓒公任南宋参将;第五十三代孙鹏公任太师;第六十代孙道公系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道公生七子,长子珊公,字文爵,由贡举任南陵知县;次子瑚公,任徽州教授;三子琥公,任刺史;四子珀公,为巡抚,巡行三十六郡;五子珍公,任郡守;六子珠公为邑令,七子玛公进士出身,官至枢密院。
东汉有水利专家,太尉束昱;后晋金州,嘉州刺史束乡励;南朝宋有文学家束照、束令晖(女)。
隋代有进爵为公的束宏;唐代有中阳侯、关内侯束永;代宗时有太原尹兼节度使束防,束良(公元640—707年)江王府仓曹,单子大都护府功曹恒州藁城县令(清白著称);宋代处州友泉有太常博士束彪,沿江制置使束廉,工员外郎束由。
南宋(1244-1265年)二十年间,合肥束氏连续高中三进士。其中淳祐四年甲辰(1244年)为束元喜,开庆元年已末(1259年)为束南京,咸淳元年乙丑(1265年)是束从龙。
元代有医学家束同仁,诗人束从周。
束从周有存世词《小重山·珊瑚木难卷二》:【杨柳丝丝两岸风。前村溪路远,小桥通。人家依约水西东。舟一叶,移过荻花丛。清景迥涵空。好山青未了,暮云重。是谁惊起几征鸿。天然趣,却在画图中。】
明洪武年间有监察御史束忠,文华殿大学士束伺,画家束礼,翰林修撰、国史院编修束颖,学者束粥。明甲申(1404年)春,舒城束四箴(号去非,已卯举人),授甘肃省庄浪知县。
清代有画家束楹,工部右侍郎束桂星,户部郎中束之钟,右都监督束虎,秘书院大学士束承先,诗人束皋,名宦束允泰等。
束允泰,江苏丹阳人,名望很高。系民族大资本家束云章之父,清末举人,浙江名宦。字季符,兄弟众多,其排行第五,丹阳人俗称“束老五”(束云章是他的第八子,人称“束八爷”),居住在丹阳县城内麻巷门鱼巷弄,少游学锡山薛晓帆门下,有才名,清咸丰辛酉拔贡生,朝考第一,光绪丙子科举人,皇封七品正堂。历任浙江桐庐、钱江等县知县多年,多建树、有政声,不但为官清廉,且精诗文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是晚清有名的书法家,至今浙江桐庐、钱塘、杭州一带有很多人家收藏他的书法作品,只字片纸,珍若珙璧。丹阳县也有许多他的手迹,如观音山广福寺的“大雄宝殿”,西门城隍庙的“萃义堂”,白云街的“鸣凤书院”等。著有《味青馆诗文集》、《曲阿文社烬余》等。他在桐庐、钱塘任知县时,爱民如子、政绩卓著,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好事,老百姓称为“束青天”。
江苏丹阳人盛传林福源书法与束允泰齐名的趣事。林福源(1809-1886),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字诒泉,号海翁,别号后湖渔人。丹阳人,诸生,曾十赴乡试皆不第,后客琦善幕,寻漫游南北各地。中年后归里,以讲学著述为业,不复出。善技击,又工书法。为文简洁洗炼,长于刻划人物,风格沉郁,亦能诗。著有《后湖渔人诗集》、《后湖渔人文集》等。传说清光绪初年,丹阳县士绅集议重建鸣凤书院,待到将要落成之际,而大门匾额还没有题写。当时主事者便共同宴请丹阳的两大书法家——束允泰 、林福源来挥毫, 席散后二人均一挥而就。束允泰所书“鸣凤书院”四字悬于门额,林福源则另书“安定清规”四字于中庭。事后,两人在丹阳书法的地位便并列了。
束允泰在钱塘做知县时,曾经维护张小泉剪刀店的利益。光绪十六年(1890)张小泉剪刀传至张永年时,永年尚幼,店铺由母亲孙氏掌握。当时冒牌的张小泉剪刀很多,仅杭州城就有不少家。有诗为证:“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孙氏趁束允泰在城隍庙进香之际,拦轿告状,哭诉饱受商家冒牌之苦,束允泰准状,批准在招牌上加上“泉近”二字,又出示“永禁冒用”告示,并刻石碑立于店门。
附束允泰诗一首:
《登城霞阁》
高阁何崔巍,川原去无极。
荒村淡夕霏,高水起寒色。
天空飞鸟没,日暮行人急。
独立意苍茫,泣下衣裳湿。
束允泰的八言行书联:“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不错,这大概也是他的人生怀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