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与鱼台

2013年09月05日 | 阅读:140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闵子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他对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鱼台这块土地上,也留下深深的足迹。
 
  芦衣顺母,纯真至孝
 
  闵子骞祖籍曲阜,其先祖曾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按着周朝制度,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到闵子骞父亲已是七世祖,只能获得“士”以下身份。据《闵子世谱》载:父亲是闵仲滨,字仲子,“为鲁委吏”,即仓库会计。家境一般。父亲生性刚正,娶姜氏于皋。公元前536年,鲁昭公五年春正月农历十四(闵子世家,清咸丰本),闵子骞诞生。因“生而表相奇颖,二气盈成,夫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故名损”。七岁时,其生母姜氏病故,不久,继母乐氏进门,并生了闵需、闵如二弟。乐氏开始对闵子骞尚能尽心养育施教。但由于家境贫寒拮据,逐渐对闵子骞渐生疏远。但子骞诚实敦厚,毫无怨言。有一年临近年关,其父驱牛车外出访友,命三子随从,闵子骞赶车,行至半路,天气骤变,朔风怒号,寒风刺骨。闵子骞手指冻僵,将牛缰绳和鞭皆滑落于地,牛车翻倒。其父见状,以为闵子骞真懒惰无用,非常生气,拾起牛鞭,怒抽子骞。不料鞭落衣绽,露出芦花,芦英纷飞。其父见此惊奇不己,待撕开闵需、闵如的衣服,皆是丝絮。这才恍然大悟,(春秋时尚无棉花,棉衣以丝絮套做而成),急勒车返回家中,举鞭抽打后妻,当场写下休书,要立即将之赶出家门。子骞却长跪在父亲面前,苦苦哀求父亲不要赶走后母,他诚恳地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听了子骞讲出的道理,遂罢休妻之念,继母听了子骞的话也深受感动,她痛改前非,待三子如一,逐成为慈母,家庭和睦。这就是数千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故事。元代将此故事配以“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的诗句,并将他列为《二十四孝》的第三位。2006年11月,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被山东省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济南市历城区和济宁市鱼台县共同拥有。2007年鱼台籍剧作家王伯福同志又将此故事改编摄制成豫剧电视连续剧《孝贤闵子骞》,在中央电视台、部分省、市电视台播出,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从学孔子,设教棠邑
 
  公元前518年,20岁的闵子骞重返曲阜,投师孔门,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从学孔子的生崖。这期间,他除短暂出任费宰外,一直追随孔子求学、助教。孔子离鲁出走,他便随师“从游陈蔡”,周游列国;孔子病重期间,他四处“求卜迎医,冀祸消”;(东汉·王充论衡》),孔子病逝后,他悲痛至极,“坐泣而已”(东汉·王充《论衡》《)。并与曾子、子贡、有若、樊子迟、宓子贱等二十名优秀弟子为师守墓三年,竭尽师生之情。
 
  战国初年,天下纷乱。为避战祸,闵子骞与樊子迟、宓子贱一起回到家乡。闵子骞定居于老家闵染坊(今大闵村)、樊子定居于武棠(今武台村),宓子定居于宓家铟堆(今鱼台侯堂村)三人相距不过五里,故有“五里三贤”之称。他们设坛招募弟子数百人,开馆启蒙,精心施教,传承孔子之道。
 
  公元前454年,鲁悼公十四年丁亥秋九月,好友樊子迟突然暴病离世。闵子骞、宓子贱怀着悲痛的心情,将樊子葬于棠地(原故居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武棠亭下),料理完樊子迟的丧事,安排好自己的晚辈继续施教后,他便和宓子贱分别去了高原(今山东济南)和吴国。公元前447年农历8月14日,病卒于长清县,享年89岁。葬于历城县城东五里。
 
  孝行赐封,惠及裔孙
 
  闵子骞作为先贤人物之一,为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顾全大局,牺牲自我,以德报怨,宽厚仁爱,纯真至孝的情怀,成为做人的千古楷模。他的懿行美德,世人仰慕,惠及裔孙。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曾5次提到闵子。历史上先后有多位帝王对其嘉封,先后被赐封为“费侯”、“费国公”、“琅琊公” 、“笃圣”、“几圣”等封号。历代帝王,都将其以“十二哲”身份配享从祀。
 
  历代封建帝王,对闵子不断加封追谥的同时,对其后裔也给予很高的社会地位。
 
  根据鱼台大闵村闵子祠碑记载,康熙38年阴历4月5日,鱼台籍闵子六十四世孙闵煌、六十五世孙闵衍籀,在济宁城南石佛桥下,(今济宁小南门)“持谱进章”觐见康熙大帝。援例陈情,请求受衔。康熙回京以后,颁诏查找闵氏大宗。后经济宁直隶州府衙、衍圣公府和闵姓族人多方论证,最终确认鱼台县大闵村为闵氏大宗,并报请国家吏部批准,授予了鱼台大闵村闵氏后裔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职级为正八品。并负责任命全国12个闵氏宗族奉祠官。65世孙闵衍籀成为闵氏第一个接受该封号的人。该封号先后传承了11世,至75世孙闵祥麟停封。康熙43年,清政府又赐给了鱼台闵氏大宗二十五顷祭田地,用于祭祀闵子。《祭田文》附后。
 
  兴府建庙,世代祭典
 
  两千多年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祭祀闵子,又在其故居,大兴土木,建起了庙、府、墓、林。据清·光绪《鱼台县志》记载,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闵子后裔闵煌在“治北二十五里大闵村建闵子祠”,之后又加修缮。最初的闵子祠只有大殿三间。1943年又增补东西配房各三间,另外还有三间大门楼子。大殿内无塑像,只有闵子神位一台,上写“先贤笃圣闵子骞之神位”,大殿中央上方悬挂着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亲手题写的“门宗孝行”金色匾额,匾额上有龙驮雍正玉印。闵子祠长14米,宽8米,高12米,占地约8亩。大殿为古式建筑,雕梁副栋,重梁起架,有六根顶梁柱。南壁为24扇樟木花柃木门。门两旁有两根木刻滚龙柱。防造阜大成殿龙柱而建成,祠顶全覆琉璃瓦,脊上高耸着“铁塔云燕”。整个祠堂巍峨挺拔,典雅高耸,金壁辉煌,于宓子祠、樊子祠左右衬托,遥相呼应,成为人们朝拜佛祖、祭祀先贤的场所和文人墨客呤涌圣地。但由于饱经战乱兵火,履遭黄河淤积沉浮,破坏严重,尤其十年浩劫,大殿被毁,现仅存东西配殿各三间。96年10月由鱼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
 
  立碑禁演,图存弘扬
 
  闵子骞在“鞭打芦花”故事中,所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孝德情怀,感天地,泣鬼神,千百年来,激励后人,团结和睦,行孝扬善。后人把他的事迹载入经典,甚至搬上戏剧舞台,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旧时代的戏剧家,往往为突出闵子骞,对其后母形象却极端丑化,百般嘲弄,整个剧本制作粗糙,演出水平低劣,表演不堪入目,不能全面客观反映该故事的精神实质。闵氏族人认为剧作有侮辱、嘲弄祖先之嫌。于是,在清朝光绪年间,诉之到济宁直隶州,并且得到了批准,地方政府下文告禁演《鞭打芦花》,鱼台闵姓族人将其刻写在石碑上,以昭示天下。碑文附后:
 
  孝德古风,传承出新
 
  闵子骞作为中国孝贤文化重要代表人物、古代《二十四孝》中最受尊崇的大孝子之一,他的孝行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鱼台人民一直为这里曾生活过这样一个孝子而自豪。现在正沐浴着纯朴的孝德古风,谱写一曲曲孝亲敬老的新篇章。县委、县政府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弘扬孝贤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新理念;实施启动了“百、千、万孝德工程”建设活动;评选表彰了孝贤故里——72孝贤人物;尤其成功举办中国(鱼台)三届孝贤文化节,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如今在鱼台大地,人人讲孝贤,家家促和谐,村村树新风,人们竞相敬老,孝子、孝星层出不穷,涌现了赵化吉、宗树显、胡庆艳、宋涛、袁中锋、李汉全、李香菊、刘金城、朱维芝等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面貌的孝星、孝子,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附(1)
 
  四科之选首重德行。百行之原,厥惟孝道。古往今来,以德著,而德与颜媲美,以孝闻,而孝与曾子同传者,圣门诸弟子中惟闵子而己。他若坚持辞费宰,知报道自重,权门难屈。其节婉风长府,具爱国情深,孔子特嘉其言。一生梗概类此者,莫可殚述。其俎豆于秋,固其宜也。故夫历朝均宠先贤,我朝既一,六合偃武修文,祖先贤尤尊,是以降旨,俾闵嫡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又,钦拔南旺湖地二十五顷二十九亩十口余田。时余摄州符蒙喻,逐段丈量,以清界址。俾闵氏世供祀典。呜呼,盛哉此举!我朝偃武修文之于此始,崇儒重道之风亦于此兴矣!是为记。
 
  知济宁州事后学,吴柽撰文
 
  谨知祭田亩数步工界地详开于后:
 
  南段祭田,四十一顷七十九亩五分。北宽四百五十六步,南宽三百八十四步,东南段祭田四十一顷七十九亩五分。北宽四百五十六步,南宽三百八十四步,东坝堤,东长七百三十八步,西长六百一十八步,东靠坝草,西靠堤。北段祭田十三顷五十亩。东西宽四百五十步。南北长七百三十步。北靠湖底,南顶南段。
 
  大清康熙四十三年九月(1704年)中浣 立石
 
  钦加同知衔赏换花翎抚院营务处在任候补直隶州特首济宁直隶州鱼台县正堂史。为出示禁止。
 
  以端风化事。近有优人演戏侮慢圣贤,致干例禁。兹据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闵祥麟具禀在案,实于人悯风俗极有关系。原夫古圣贤之行事载在经传,昭若日星。本无事表扬,亦非庸夫俗子所能摹拟于万一,况出自局戏之场,谬传优人之口,尊之而实以侮之,誉之而适以毁之也。现在梨园弟子多有演:“在陈绝粮”,不避宣圣之读:“鞭打芦花”,并彰继母之愆。以圣贤艰难困苦之遭,快恶少轻薄淡笑之口,侮慢圣贤,实伤风化。业经抚宪示有禁例,恶习仍然未除,再为出示晓喻,自示之后,仰合邑绅、民人等知悉,如有以大圣先贤演做戏排场,准人告发,定将该首事是问,责令重罚,并优人重惩,诛一警众。即着大闵庄承袭族众等将示勒石,垂戒后世,切切特示。
 
  又喻通知光诸二十七年十一月 日(1901年)
 
  实立之闵子庙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