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家族是中国闵姓的后裔

2013年09月05日 | 阅读:1879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人员查阅了很多日本国历史资料,经过长时期的认真研究探讨后,提出新的看法:日本天皇家族是中国闵氏的后裔。这种新的说法主要是从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下边谈谈这些论说内容:

第一从日本天皇的历史中分析其家族的来源。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称号,日本国家的象征。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日本古籍记载:天皇皇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是日本第一位天皇。日本从古代起即没有改换朝代,始终为皇室一系(号称“万世一系”)。按日本官方的说法,当今的明仁天皇是大和王朝“万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皇室历史已经2671年。

那么日本天皇的家族是什么时候、从那里来到日本这块土地上的?经过一千多年的探讨和求证,现在世界公认是最早来到日本列岛的中国人将自己的祖先立为日本的第一代天皇,这也是中日韩朝四国大多数史学家的共识。那么是中国的那些人最早到了日本,并居住开发和建设了日本?这个题解在史学和考古界说法不一,一千多年来已成为世界未解之谜。

是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踏上了日本这块土地?大正年间(1911—1925年),日本的考古学家们在日本的西南海岸,发现了大量的铜金属器物,与中国大陆出土的极为相似,有的则完全一致,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从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起,至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器物;一九五八年,日本考古学家又在日本九州岛东南的种子岛发现一批陪葬物,出土贝制片和手镯状物数件,在有的状物上面写着“汉隶”的文字和刻有汉代爬虫纹样的图案;而且还有许多中日历史文献也有中国移民的记载,由此可以断言,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就有中国人向日本列岛移民,并且长时间的不断的迁居。

在中国移民中谁是最早到达日本的,并设立了日本天皇?根据日本天皇建国即位和“日本建国纪念日”,就可以明显看出天皇家族的祖籍来源。

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后世还把这一天定为“日本建国纪念日”。但实际上,于公元592年登基的第33代推古女皇以上的32代天皇似乎都未曾降临过人世(这些天皇均是《古事记》中虚构的,以完成天皇从神到人的过渡),而恰恰这一虚构的时间也正和公元前660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七任国君鲁闵公(公子启)被庆父所杀,公子启谥号为“闵公”,鲁闵公的后人就以其谥号“闵”为姓,鲁闵公为闵氏始祖之开始的时间,这二个起始日期为什么如此一致?这其中有着它内在的联系和深奥的内容,在当时的上古时期,这二个国家文明程度相差巨大,那时日本还处于一种野人的未开化状态,还无文字,更无历史记载,前32代天皇历史的编撰是后代日本天皇家族成员用倒算的办法推算出来的,而他们倒算自然以自己家族史为蓝本书写日本的古代历史,这就说明了日本的天皇家族源自中国闵姓家族,他们牢记着自己闵氏祖先创立姓氏的时间,用虚构的32代天皇来向上倒推32代天皇的历史,用来填补中段空缺的年限。在这一千多年的空白中人为地安插了虚构的天皇。天皇家族就是按照这种逻辑编修了日本史,后人便加以延用至今。这实际上是天皇家族的一种纪念先祖和神化祖先的做法。

根据以上论述,就可以得出:闵氏人是最早到达日本的中国人,山东半岛是通往日本列岛的最近最优,也是最为安全的海路,他们就是从祖籍地沿着这条海上路线前往日本的,从那以后,二千六百多年以来,山东半岛这条路线就成了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海上通道,至今不衰。闵氏人起初移居的时间应该在战国时期,去的人数也较多,不是一次探险行为,而是多次移居促成的,带有家族性质的移居,凝聚力极强,中古时期的日本小国林立,闵氏人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成为日本的统治者,自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日本的历史也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一样,是由统治者来编撰的,而且绝大部分统治者是以自己的家族历史为核心来书写自己国家的历史。

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一个传说

 关于徐福东渡寻找蓬莱仙山求不死药的记载,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已经对以前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因为据日本官撰的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神皇正统记》等正史,对徐福家世未予记载。这说明在8世纪,至少到《日本书纪》撰写的元正天皇养老四年(公元720年)以前,日本还没有流传徐福东渡的传说。如果说徐福到过日本,甚至还是日本的开国之君神武天皇,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是主宰日本历史的事件,那么官方的正史就应该、而且必须要有记载,而恰恰却没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这说明徐福就没有东渡日本。在隋唐时期,日本与中国交往极为频繁,但在文献之中却末见“徐福”二字。日本古文献中载有徐福传说者以《神皇正统记》(1339年)为最早,其他大约是十七八世纪的记载,因此可以推断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受了宋元以来中国文献的影响。是由中国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传入日本,这才在日本有了徐福东渡日本的说法。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这时徐福害怕秦始皇治罪诛杀他,谎称由于大鱼阻拦所以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远渡。对于徐福渡海,《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记载:“(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在这里极其重要的是《史记》中却没有记载徐福所到的“平原广泽”究竟是什么地方,从而留下了一个长达二千多年的恍惚迷离的历史悬案。

又有学者根据史书推论徐福东渡的去向,《后汉书·东夷传》的记载:“会稽海外有东澶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根据这段记载,徐福最后到了澶洲。《后汉书》上说这个澶洲在会稽东冶县东海内。此处所说的会稽并非今天的浙江绍兴,而是指古会稽。汉代的会稽,辖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以及福建省的全部,东冶县在今天的福建福州。东冶临近海边,与旧交趾国有水上运通。交趾国相当大一部分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徐福一行很有可能去了那些地方。

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也有学者认为徐福实际上是到了海南岛朝鲜。

既然早期所有的正史都没有提到徐福到过日本或时称的倭国,那么,说徐福到过日本,甚至还是日本的开国之君神武天皇,似乎毫无根据可言,只能是虚构的传说而已,并非真实历史。

第二从像貌上辨析日本天皇家族与中国闵氏血脉关系。

闵姓人氏普遍身体博大,面相轮廓线条端庄而清晰,眉浓目略深,尤其是鼻梁直挺的特征很明显,见过日本天皇家庭成员的人都感觉和中国闵姓人面貌长相很相似,日本天皇家庭成员和一般日本人的相貌和身高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在日本国内已经是普遍的看法,日本公众认为日本天皇家族是“汉族归化人”。“归化人”是日本人类考古学中一个专用名词。它专指上古时代从东亚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日本列岛的居民,以区别于日本列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即区别于“原日本人”,但这些“归化人”他们本身又在日本列岛民族人种的融合中逐渐被“消化”,而成为今天日本人的祖先。

现在很多遗传专家对一些重要人群做了相貌分析,主要是从脸部轮廓、头发密稀、眉毛浓细、眼睛深浅、鼻子高平、嘴巴形状、耳朵轮廓等七个面目形态特征上研究家族遗传史,并且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分布情况,以及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等等因素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根据这些特征的亲缘性日本天皇家族和中国闵姓应该是同一类人群。

现在日本和韩国的一些研究人员根据相似的貌相特征,还有中日两国历史记载以及古代传说等等已有的资料,基本断定日本天皇家族是中国的闵氏后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山东乘船东渡黄海移居日本。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