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与鞭打芦花的故事

2013年09月05日 | 阅读:176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闵子骞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德行二字名垂千古,更因 “单衣顺母”(俗称“鞭打芦花”)的故事而闻名天下。闵子骞在鞭打芦花的故事中孝亲敬友、为弟留母、代父化贤的行为,以及表现出的孝敬、善良、宽恕、仁爱高尚品德,感天地,泣鬼神,千百年来,激励后人,团结和睦,行孝扬善。这个故事,除《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经典中有记载。在其它历史典籍、绘画、曲艺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也有所表现。
 
  一、“鞭打芦花”故事的由来及记载
 
  (一)(西汉人刘向)《说苑,佚文考》中的记载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父持其手,其衣单,父则归其后母儿,持其手,其衣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即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这一故事,在以后民间广为流传的过程中,并又加改造。“御车失鯫”,逐渐演变为其父生气,对其持鞭打去,打破衣服,露出芦花。即日后人们常说的“鞭打芦花”。
 
  (二)(宋元)《闵子骞单衣记》中的记载
 
  闵子骞母亡,父续娶,继母生二子。继母偏爱己子,虐待子骞。子骞缺衣少食,冬天只能以芦花为衣来御寒。其父不知,子骞也不敢告诉。一日父亲让子骞驾车载其外出,行至中途,子骞因又冷又饿,无力驭车,致使车轮滑入路旁沟内。受到了父亲的指斥,子骞也不加以辩解。后来父亲终于发现了子骞受到继母虐待的情况,便要休掉后妻,将她逐出家门。子骞反为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
 
  (三)<<太平御览》中的记载
 
  曰:“闵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也,以德行称。早失母,后母遇之甚酷,损事之弥谨,损衣皆藁为絮,其子则绵纩重厚。父使损御,冬寒失辔,后母子御则不然,父怒诘之,损默然而已。后视二子衣,乃知其故,将欲遣妻。谏曰:‘大人有一寒子,犹尚垂心,若遣母,有二寒子也。’父感其言乃止
 
  (四) 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明朝《二十四孝图》
 
闵子骞的故事被列为第三篇,标题是《单衣顺母》。文曰:“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有诗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闵子骞由此被奉为历史上最为孝顺的二十四个典范人物之一,影响更大。
 
  (五) 武氏祠画像石“闵子骞驾车失棰”
 
    东汉时期,鞭打芦花的故事流传更广,甚至屡屡刻石记载。在今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武梁石室第一石室第三层及前石室第一层,有两处均刻这一故事,即“闵子骞失椎”汉画。在画中,一马拉轺车上坐闵子骞的弟弟和其父,其父转身伸手在抚慰跪地的闵子。旁有一榜题,铭文为:“闵子骞与假母居,爱其偏移。子骞衣寒,御车失椎。”其意:闵子骞御车时,因手被冻僵,打马的木棒从手中失落,故而遭到父亲的鞭打,芦花便从闵子的衣袍的破烂处飞出;骞父方知子骞受后母虐待,遂愧疚地伸手抚慰其子。
 
  此汉画大胆舍弃了“鞭打芦花”时令人辛酸的场面,选择了一个十分生动而深刻的细节,即其父在鞭打芦花后,知晓闵子发抖的闵子骞驾车失棰原因,遂愧疚地倾身以手抚慰被误解的儿子,既表现了父亲的爱子真情,又突出了闵子的“孝道”与“忠恕”的思想和品格,从而使汉画更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
 
  (六) 闵子骞劝父砖雕
 
  北宋,高19.5cm,宽26cm,厚3cm。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闵子骞”3字。画面上共5人,左右为闵之父母,中间为闵氏兄弟3人,小弟正牵着母亲的衣角,不欲其离开,大弟独自掩面哭泣,闵子骞躬身拱手,正在劝其父改变主意。:
 
  (七)《闵损痛单感后母》壁画
 
  马鞍山山顶的一座古庙墙壁上,有一副《闵损痛单感后母》的壁画。
 
  这个故事,也曾被京剧、豫剧、晋剧、黄梅戏多种剧目、地方戏及曲艺形式,搬上了舞台,从而影响更大,流传更广。
 
  二、《鞭打芦花》故事内涵分析
 
  这个故事首先体现了和。家庭是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的道理,是每个和睦家庭应格守的古训。 家庭成员中,后母与继子女之间,由于没有血缘关系,历来是难以融洽相处的。闵子骞长时间备受后母虐待,但为两个弟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像一般孩子那样,把委屈向疼爱自己的父亲诉告,而是尽可能掩盖后母的过失,默默忍受,以赢取整个家庭的和谐和睦,分显示了强烈的大局观念和至高无上的道德情操。
 
  其次,体现了“恕”。即凡事替他人着想,多念及别人的好处,这是闵子骞处理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从常人的角度考虑,父亲休了后母,是其咎由自取,完全是应该的,休掉她即可了结自己个人积怨。但闵子骞从整个家庭大局出发,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他虚怀若谷、高瞻远瞩,孝长敬长、置非难和歧视而不顾,力尽本分,以德报怨,以爱报怨,。运用同理心去感同、身受、原凉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家庭的稳定。他这种只念别人的好处,不念别人过失的强烈感恩意识,实属难得,这恐怕就是令孔子震撼而大加褒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的这一德行不仅挽救了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而且改变了一个人的德行——使后母知错而改,从而成就了一位慈母。
 
  第三,体现了“悌”。 即是悌敬。兄弟姐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 生母去世后,闵子骞深深体会到了“一子单”的辛酸和痛苦,当他听到父亲要休掉后母时,马上就体会到后母离开之后两个弟弟“二子单”的境遇,为了使弟弟免受自己一样的孤苦。全然不顾自己,以礼事亲,显然做到了“悌”。
 
  第四;体现了父“慈”。 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对于父母而言,基本的伦理规范是父义母慈,有时慈也为父母共同的伦理规范,具体表现为以慈育 儿、爱子教子等;作为一个父亲如何才能更好的父慈,不让三子都失母,就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父亲的心,决心不休后母,把对子骞一个人的‘慈“转变成了对兄弟三个人的”慈“。后母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最后幡然醒悟,待三子如一,成了位慈母。
 
  总之,《鞭打芦花》的故事,是以和为目标,基于“仁“、恕”。又兼顾慈、悌、孝、睦等家庭伦理,最后一家人凝聚成团,和和顺顺,团团圆圆。体现了一种大孝,是“听话”、“无违”、“敬养”这样的“小孝”是无法比拟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智慧、是一门处理家庭关系的艺术。故事的结局是相当完美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完美故事结果。人们在感受闵子骞“孝”的同时,不会议论闵父当初该不该娶继母,不会议论闵父现在能不能休妻,也不会过多地遣责改过后的继母。对于这样的家庭人们除了被闵子骞“孝‘。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
 
  闵子骞在这个故事中,以纯真至孝情怀,处理与继母、父亲及弟弟的关系,生动体现了中华传统优秀伦理美德、忠实践行了孔子孝道思想。正确分析该故事的深刻内涵,对弘扬传统孝道美德,教育后人敬老孝亲、尊老敬贤、促进家庭和睦、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积极的意义。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