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不一定是一家——仓修良教授漫谈家谱
在“蒙学之冠”《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字句:“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就是告诉孩子要知道自己的家族谱系,因为在过去数典忘祖是会贻笑大方的,而如今数典忘祖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用说知道高曾祖的事迹,就是知道祖父名字的人也不多。4月12日,浙江大学75岁的仓修良教授作客“大众讲坛”漫谈家谱,让我们意识到长期以来,人们对家谱的认知不但有限,而且偏颇。
——编者
主讲人 仓修良
同姓不一定同宗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一种明血统、序昭穆,记载一个家族繁衍发展历史的著作。也就是说,入谱者必须是同宗共祖。即使是同姓,如果不是同宗共祖,也不能修入一部家谱之中。因此,民间流传“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并不恰当。我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家知道的张良。张良本来不姓张,张良是韩国的后代,韩国当时是姬姓,跟周文王、周武王同姓。但是后来韩国是被秦灭了,张良的弟弟也被秦始皇害死了,所以张良就要报仇,但他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而被追捕,他只好改姓张。还有一个例子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宰相,叫田千秋,年纪非常大又有功劳,所以汉武帝就赐他入朝的时候能够坐车,因此就被人们称为“车宰相”。叫着叫着就成了姓车了,所以这个车姓,最早是姓田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这个姓开始的时候是不固定的,一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稳定下来。其实后来也还是变动的,有一些避仇的要改姓,你像岳飞的后代就有好多改了不姓岳了,特别是逃到东北那一带的。所以我告诉大家,“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讲法不是太确切的。
魏晋南北朝以前,人们的姓氏是用郡望来显示的,那么郡望高的,地位就高,郡望低的地位就低。比如“王”这个姓,就分为琅玡王、太原王、晋陵王等许多宗支。而在当时门第制度森严的社会里,则是以琅玡王、太原王为高贵,晋陵王跟琅玡王,虽然同样做官了,但是社会地位它是不一样的。这在当时是不可逆转的。
他们也总是以自己的郡望来区别于其他的王姓,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因为在当时,门第的高下,是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因此,对于姓谱记录的重视,则被视为当时的大事。所以赵翼在《廿二史答记》一书中就指出,当时的社会:“高门华伐,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正因为如此,在当时那些高门大姓都非常重视家谱的编修,以防备同姓寒门的假冒。
家谱发展到后来,内容不断丰富,如有为谱主作传的,也有为曾经做过官、或学术上有过贡献、或有一定社会声望的人作传的。章学诚就认为“谱传即史传之支流”,而且他还主张家谱还应为妇女作传,让这个家族的子孙不仅了解自己曾祖、高祖、祖父的事迹,还了解曾祖母、高祖母、祖母等为家族做的贡献。
避讳的风气
使谱牒学兴盛
作为一个家族的私家之谱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还存在争论。我认为谱牒学是起源于西周,而私家之谱的产生则是秦汉以后的事,得到大量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促使着这些私家之谱的大量发展,一方面维护门阀制度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上避讳流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懂得谱系,否则就会轻则得罪人、引发是非,重则招来大祸。就连当时著名的学者颜之推亦深感无可奈何:“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禺,交疏造次,一座百犯,无谬赖焉。”一位学者尚且发出如此感叹,其风气之盛就可想而知了。
我讲的这不是笑话,史书记载的,有一个人叫熊安生,这个人他去拜会两位朋友,一个是朋友的长辈中有一个熊字,另外一个朋友长辈当中有个安字。那么好了,在介绍的时候,他就不好介绍自己了,我叫什么名字不好讲了,他只好讲什么呢?他说我叫“触触生”,就是触犯避讳的,我第一个字是触犯避讳的,第二个字又是触犯避讳的,好,只讲一个生,说我叫“触触生”。听起来很好笑的,实际上事实就是这样的,当时的社会避讳制度非常盛行,所以你必须要懂得家谱,懂得人家长辈有哪一些,叫什么,你像这样出门才能够做到不犯错误。所以当时有一个谱的学家,他能够做到什么呢?叫“日待千客,不犯一个避讳”,他这个人是了不起。这个意思主要是讲当时就是这样的社会风俗。
家谱记录了
移民的历史
从东汉末年到隋代的近四百年间,除西晋短暂的统一外,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状态,地主割据政权之间的斗争、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在西晋灭亡后的120多年间,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建立了许多政权,有所谓的“五胡十六国”,其实共有七族二十三国。这些割据政权,旋起旋灭,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中原广大人民避乱南迁者使居六七。为了保持家族之间的联系,因而编修家谱、族谱就成为很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名门望族,郡望乃是他们享受特权的重要标志,而家谱、族谱则是他们享受特权的重要凭证。那些世家大族南迁时,甚至将自己的郡望也带到了江南,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侨置州郡。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江乘县(今江苏句容市北)境内设置了第一个侨郡——南琅玡郡。此后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界侨置了南徐州和南兖州,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界侨置了男青州,在芜湖界内侨置了难豫州等。这些都是世家大族南迁后的产物,家谱、族谱不但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而且还及时修续,以做到“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谱牒成为重要的身份凭证,所以就要严防伪造谱籍的事件发生,凡是伪造谱系的要严加惩处。南齐时的著名谱系家贾渊就是因为帮助别人作伪攀附高门庭而被削了官职。这个事情也说明,当时谱牒出现了讹误、诈伪等现象。
具有教育意义
的家训
至于家谱、祖谱编修真正走入平民百姓之家,还是宋以后的事情,当然其趋势必然是从唐朝后期开始。因为六朝以来的世家大族,经过隋末农民起义的冲击和唐朝统治新贵们的多次打击和压制,已经逐渐衰落凋零。《新唐书·高俭传》云:“风教又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物,士亡旧德之传,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祚,讫无考案,冠冕皂隶,混为一区。”
讲到家谱价值了,我想最后讲一个价值,这是大家不应当忽视的。就是家谱当中的家训,我们以前都是一句话,这个是最封建的,完了,一句话就枪毙掉了,我觉得这个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家训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它是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家庭教育形式,我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必须要重视它,你研究封建时代的教育,我就看了好多教育史,都没有很好的重视它。
欧阳修在修家谱的时候,他就把他的祖先积累的他这个家族的精神,用四句话概括,就是十六个字:“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你看这四句话,我觉得四句话应当是很好,我只要把它改一个字,我们今天完全可以通用。“以忠侍君”,我把它改成“以忠侍国”就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精神。 (杨晓珍整理)
资料链接
■家谱内容
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