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2013年03月27日 | 阅读:1649次 | 关键词:

源于子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商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曼城(今河南邓州),侯爵,史称曼侯,称曼氏;后来又改封于邓国(今河南孟县),世人改称其为邓侯。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在此期间,邓国逐渐向南发展,国都迁于邓城(今湖北襄樊),史称“南阳郡邓”。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楚文王灭邓国之后,将其地设为邓县。从此以后,楚国每灭一国,都将该国之地设置为县,因俗而治之。中国以“县”作为一级基本的行政建制,就是始于此际。其后各诸侯大国纷纷效仿。

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邓氏,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殷邓。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