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谱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家谱作为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族谱。家谱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家谱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信仰。
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当然,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仅是个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这么干,大家当然可以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曾有人要为他续家谱,想把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成他祖先,但最终放弃。有人说,是因为年代太近,朱熹子孙尚在,朱元璋实在不好蒙混;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后来自己没同意,而是把自己讨饭的经历给写上了。
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通过家谱,可厘清血缘亲族的源头、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等。还可以了解家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结构、增减速度、原因,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婚姻、寿命等等,是研究人口演变的可靠依据。家谱都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至地,因此也是研究移民的第一手数据。家谱中的族约、宗规、家训、家箴、祠规、祭祀、婚丧礼仪,是研究先祖宗族制度最基本的资料。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谱文化可寻根问祖,慎终追远。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今天,遍布五大洲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宗亲社团,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历代的姓氏谱系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家谱在凝聚社会群体,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清代史学大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足见家谱的文化地位之重。
一套发黄的老家谱承载着一个家族史,数百上千家姓氏都在续修族谱或存有族谱,以至于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家谱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