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起源二

2013年04月04日 | 阅读:2043次 | 关键词:

韦氏起源二

2012-08-24来源:转载作者:阅读:28
0  

        源于姬姓,出自夏朝少康后裔彭伯的支族元哲的封地豕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王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炎帝、黄帝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母系、父系氏族社会,又以他们为主体与东夷少昊族组成了“华夏民族集团”,因而“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国人许多姓氏来源的始祖。比黄帝稍晚的韦氏祖先是“五帝”之一的帝颛顼高阳氏。按史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娶姜姓炎帝后裔氏族部落女嫘祖为妻,生的儿子中有一个叫昌意。昌意又娶今四川岷江流域的姜姓蜀山氏族部落女昌仆为妻,生的儿子中有名叫颛顼。颛顼聪明伶俐,十五岁就能协助处理部落事务,成年后,继承了祖父黄帝的华夏部落联盟军事首长职务。他善于团结各氏族部落首领,放手让他们处理各种事务,注意发展原始农业、手工业、物品交换业,使原始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也得到了部落民众的称赞。他又根据神事、民事混杂的情况,将华夏部落联盟中的神(天)事、民事机构分设,各有“官员”管理,不得混杂。史学界将颛顼帝高阳时期视为中国社会文明的“雏型国家”阶段。
  颛顼娶滕坟氏族部落女“女禄”为妻,生子老童。老童娶根水氏族部落女骄福,生子重黎、吴回。吴回有子陆终,其母不详。陆终娶鬼方氏族部落长的妹妹女隤为妻,怀孕长达三年,生了三个儿子。接着,又从其左肋下生出三个儿子:一子名樊,又叫昆吾;二子名惠连,又叫参胡;三子名筏篚,又叫彭祖。彭祖是颛顼的第五代孙、黄帝的第七代孙。彭祖继承父亲的氏族部落长职务后,注重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形成彭祖部落。彭祖约生于帝尧初年。
  黄帝氏族部落联盟以龙为图腾,后裔氏族因地名、水名或祖先崇奉物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图腾崇拜。彭祖的得名,与其氏族部落善于养豕及用豕皮做大鼓有关。这个部落在典礼、祭祀或作战时,都以击鼓为乐,久而久之,便以大鼓为图腾崇拜,且以大鼓的“嘭嘭”声而姓彭(名篯铿),居地亦名彭城(今江苏徐州)。彭祖亦称大彭。
  大彭氏族部落居彭城,是帝尧所封。著名的东汉文学家王逸在《楚辞·天问》中注解说:“彭祖擅长调养,做的肉汤特别有营养。他因常做山鸡汤献给帝尧喝,得到赏识,被封于彭城。这个氏族部落的后裔氏族较多,人口兴旺。”彭祖的妻子名字不详,儿女的名字也不详,但其部落的各裔支氏族都有善于养豕和制造大鼓的。姓氏史辑中说韦氏“出自颛顼”,道理也就在此。
  彭祖的氏族部落中,有以黄帝的龙图腾为称号的,也有以大鼓或豕(猪)为图腾徽号的。到大禹为华夏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长时,彭寿任彭祖氏族部落长,和大禹的关系亲密。大禹在涂山(今安徽怀远)大会诸侯时,彭寿亦去参加。大禹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年)后,封彭寿(彭伯寿)为大彭国君,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夏王启十一年(公元前2059年),再封于西河(今山西汾阳,辖地在今山西西南及陕西关中华阴、大荔等黄河以西一带地区)的启长子武观反叛,彭寿奉命带大彭国军去征讨。武观投降,回朝(今河南巩义)向父王启请罪,被赦免为朝臣。彭寿因功被晋爵为“伯”(夏朝的诸侯国称“氏国”,没有公、侯、伯、子、男之称,《逸周书》称其为“彭伯寿”,当是周朝史官的观念),其封国亦称彭伯国,是夏朝东方的一个大诸侯国。
  彭伯国忠于王室,相继为伯的国君一直听从王室调遣,与夏王室关系亲密。后羿、寒浞篡夺夏政权后,彭伯一直不叛夏朝,后来又出兵助少康夺回了王位,立下大功。少康登上王位后,论功封赏,便封彭伯的支族元哲于韦地(今河南滑县妹村)立国。因元哲的氏族是以豕为图腾的,又善于制造大鼓,故改姓为豕韦氏。因而其封国便以豕韦为名,韦、韦城或豕韦、豕韦城之名,均以豕韦氏封立于此(今江苏铜山)而得名。文献资料说:彭祖在夏为“豕韦氏”,指的就是元哲封立的豕韦国。按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上》的记载,元哲是彭伯寿的裔支孙,元哲就是颛顼高阳氏的第十代孙,黄帝的第十三代孙了。
  夏朝时,彭伯国势力大,地位高,其裔支豕韦国地位也较高。夏王朝传到夏王桀时,成汤为商国君主,国力强大,开始灭夏。彭诸侯国在汤的劝说下归服,与夏王朝亲密的韦、顾、昆吾等国忠于王室而不叛。成汤在稳定东方后,向西进军,便先灭了韦、顾、昆吾等小国。公元前一千六百余年商朝建立后,被灭的韦国余民有的沦为新封刘累(帝尧后裔)子孙韦国的奴隶,旧贵族则四散逃亡,约定以国名为姓氏,称韦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韦氏正宗。
  姬姓韦氏族人大多尊奉元哲为得姓始祖。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