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姓起源

2016年02月15日 | 阅读:4679次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关键词: 王姓起源 姓氏起源

  W020160129320577455698.jpg    

北宋末期建于东乡县黎圩镇(原虎形山乡)上池村的王氏宗祠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的名义和图腾

王,“天下所归望也”。三划而连其中谓之王,三划代表天、地、人,是古代君主的称号,这是王的本义。王,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种斧状的兵器形状。这种兵器称为钺,古代的帝王和诸侯用它来指挥军队和执法监督士兵作战的,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那么,能掌握和指挥这种钺的人就被称为“王”了。

在夏朝以前,一国国君不称“王”而称“氏”。夏朝的君主改称为“后”。进入商朝之后,国家的君主才称“王”。到了春秋时,诸侯开始也称王,但形式上还需要得到弱势的周王室的认可,并加以封赐。进入战国时代,只要是有实力的诸侯,纷纷自封为“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改称国君为“皇帝”。秦汉以后,“王”不再是国君的专有的称号了,成为爵位中的最高称号而赐封于功勋大臣们,王作为爵位称号一直沿袭到清朝灭亡。后来引申为同类中最为突出的称为王,包括动物、植物、物什、技能等等。

王姓的始祖往往出身于帝王世家,这是王姓先人对“王”的权和血统概念的崇拜,是一种图腾,从而形成了帝王后裔某一支氏族的称谓,最终产生了王姓。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楹联重要的王姓楹联有以下伍副:

槐里世瑞;珠树家珍。

阳明学术;逸少风流。

卧冰跃鲤;朝厥飞流。

珠树家珍,流传圣主贤臣之颂;槐堂世相,记载忠臣孝子之名。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传家无别业,唐朝晋字汉文章。

家训格言:王姓家训的先祖首推北宋名相王旦。王旦冶家教子极严,凡事具遵传统之礼。而且十分节俭,不置田宅,他告诫家人:“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又告诫他的儿子王巩:“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得厚葬,以金宝置柩中。”王旦所言“清德”和“俭素”,实为他自己为人处事的心得.以此训子无疑是很有成效的。

家谱: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王姓族谱545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王姓族谱1721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带有王气的我国著名大姓王姓,人众势大,名声赫赫的人物多得不胜枚举。战国时军事家王诩,魏国将军王错;秦朝名将王翦;西汉安国侯王陵,名传千古出塞嫁于匈奴单于的王昭君;西汉末建“新”王朝的王莽;东汉哲学家王充、王符;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王戎;东晋名相王导,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魏晋之际医学家王叔和;唐朝诗人王维、王建,文学家王勃,医学家王冰;五代十国的闽国国君王审知;北宋名相王安石;南宋学者王应麟;元朝画家王冕,天文学家王恂;明朝哲学家王守仁;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清朝训诂家王念孙;民国时著名学者王云五、王国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王树声,语言学家王力,历史学家王仲荦,著名作家王衡(鲁彦),金属材料学家王景唐。

王姓血型:

王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2.9%,A型占28.6%,B型占29.4%,AB型占9.1%。

郡望: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

总堂号:太原堂

分堂号:槐南堂,三槐堂,渭北堂,半仙堂,六和堂,玉冰堂,三白堂,大本堂,五教堂,仁安堂,正义堂,世贤堂,世德堂,四合堂,四柏堂,永承堂,永思堂,存友堂,仰德堂,亦文堂,交德堂,孝友堂,孝睦堂,两仪堂,利文堂,佑启堂,尚德堂,佩传堂,思孝堂,思植堂,保后堂,衍白堂,叙伦堂,冠南堂,素风堂,振趾堂,挹渊堂,恩义堂,恩荣堂,务本堂,梓荫堂,崇本堂,崇孝堂,崇德堂,惇叙堂,淮泽堂,斯美堂,敬爱堂,植三堂,植本堂,植槐堂,畲经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敦睦堂,敦义堂,槐秀堂,槐政堂,槐荫堂,槐德堂,嗣槐堂,爱敬堂,义德堂,源远堂,嘉会堂,辅德堂,齐寿堂,穀诒堂,馀德堂,馀庆堂,燕翼堂,燕誉堂,树德堂,兴仁堂,笃行堂,笃伦堂,笃亲堂,锡类堂,亲爱堂,环庆堂,礼基堂,双柏堂,镇楚堂,彝叙堂,怀德堂,继周堂,继兰堂,听槐堂(共90个)

馆藏堂号:三槐堂,世德堂,孝友堂,叙伦堂,务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敦伦堂,敦睦堂,爱敬堂,源远堂,馀庆堂,树德堂

谱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呢,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香港,台湾

可查家谱总数:2512种

可查名人家谱:王士昌,王士性,王士崧,王士琦,王士祯,王士骐,王之垣,王之都,王之惠,王之芳,王元佐,王仁堪,王仁棠,王化南,王文治,王文清,王文韶,王世贞,王世杰,王可斋,王占元,王旦,王光祖,王仲和,王守仁,王安石,王坊,王克宽,王伯庠,王若钰,王述训,王尚进,王季烈,王所,王金发,王怡,王宗沐,王宗性,王春翠,王洪泰,王宬,王祐,王栢钦,王栢荣,王涣,王培宗,王棻,王偁,王象春,王象乾,王象云,王沦,王启,王绍美,王扬斌,王葆心,王开,王钝,王煦,王钺,王铃,王该,王新祯,王恺,王瑸,王辅运,王鸣盛,王毓仁,王端礼,王庆云,王审邦,王审知,王璟,王锡三,王锡韩,王羲之,王缙绅,王鏊,王颜,王瀣,王献之,王继和,王鳌,王爚,王懿荣,王麟

堂号典故:

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宗祠图片简介:

位于东乡县黎圩镇(原虎形山乡)上池村。系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所建,始建于北宋末期,因兵灾战乱之故,几建几毁,明朝后期第四次重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为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在上池村西北口。门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宗祠左原为花园,内有水井,名曰“荆公井”,曾栽有王安石称赞的金沙花,现改为路。宗祠后是后龙山,兔峰和东岭为背景。宗祠面宽18.7米,进深40.5米,高8.3米。四周墙为“斗砖”砌成。墙高过脊梁,形成方块状,无窗户。大门的门框,门梁皆由经过精心雕刻的石术、石板组成,极为美观。前面三个大门,正中门梁上方的石板阴刻四个大字“王氏宗祠”,笔力遒劲。大门左右两边分别阴刻隶体“木本”、“水源”。“木本”、“水源”是从王安石对上池风光的赞语提炼而出。当年王安石返故里,曾陪同金溪好友周彦弼浏览上池。王欣赞上池风光“有山焉,遂屋以安居;有坪焉,遂田以粮食;有陂焉,遂堤为旱潦备与”。在兴建王氏宗祠时,其后裔学子乃从荆公对上池风光的赞语中提炼出“木本”、“水源”,分别刻于祠堂正门两边门上方。“木本”、“水源”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从王安石曾祖父王克明徙居上池村后,到王安石这辈已繁衍三世(祖父、叔父、兄弟),其后裔布满上池周围王姓村庄,犹如一棵千年大树,从根部萌发出千枝万杈,又宛若一条从远古流来的河,步其河可溯其源。大门上画有门神图案。

宗祠建筑面积757平方米。分上、中、下三进。中间上、下两天井,各级地面高出0.6米,寓意“步步登高”,子孙一代比一代强。下进天井左右设有吊楼、厢房、走廊,吊楼有楼板,为观灯用;厢房、走廊由石板砌成。甚是大气美观。中进两侧设有耳门,东西相通。上进西侧有耳门进入厨房,在瓦楞木料上,普遍钉有一层木板,上面盖瓦,木料均油漆。柱子下端均为黑色油漆,屋内均为朱红色,整个建筑所用木料都较为粗大,尤以中堂术子、桁、梁木为甚,其直径达0.65米。柱下石磉二层,上层为雕有花纹的圆鼓形,下为正方形,每个高0.9米,雕有莲花瓣形花纹。下设正方形石座,石座高10厘米,八面均雕莲花瓣纹图案。

近年,省市县对王氏宗祠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修葺一新的王氏宗祠现亦为“王安石故里陈列室”。上进正中神龛为始迁上池一世祖安石的曾祖父王明,左为安石祖父王用之,右为安石父亲王益,他们均为谱中的影印画像和生平简介。中进正是王安石画像(复制件),两旁是安石原谱及其生平“新法”内容,正中梁上挂舒同题“荆国世家”横匾等。下进是安石在各个时期返回故里时,留下的诗作和地方文选的重要记载。

上池村是十一世纪北宋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故里(明武宗正德七年该地属临川县管辖)。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朝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因推行变法而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知江宁府,擢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府,病逝于江宁钟山。王安石祖籍临川盐阜岭(现抚州市邓家巷)。曾祖父王明在其父王延辑死后由临川盐阜岭迁至东乡瑶田,取村名“上池”,成为上池的一世祖。安石虽不在此处出生,但少年和青年时期曾在上池留下了《骊塘渔乐》、《龙安送别》、《泷溪晚烟》、《东岭茶饴》等许多诗篇。宋嘉祐六年(1061),中年的王安石丁内艰归,肇居上池村。筑别墅、傍山以屋居、辟田以粒食,开陂以备旱,触景生情以为诗,后命幼弟王安上世居之。到王安石儿、侄辈时,王家人认为天上最好的地方是瑶池,而地上就是瑶田,于是将“上池”改名为“瑶田”。为了不忘其祖之故,称为“上池瑶田”,一直沿用至今,子孙繁衍,已成村庄。如今,上池村本里及村内与王安有关的遗迹就有十来处之多。

上池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逾千年,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正统戊午(1438)年以来修建的。现存有20余栋古代建筑和三处遗址。

作者: 王翔鹏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