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

2013年05月30日 | 阅读:163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中科院院士田禾,男,1962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籍贯江苏常熟。

田禾院士19891月在华东理工大学获精细化工博士学位,之后留校;199110月至937月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锡根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20007月至10月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再次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工作访问;20017月至9月在美国加州Scripps 研究所合作研究。现任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刊物Dyes and Pigments 主编,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等。1996年被批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12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田禾教授长期从事精细化工研究,重点为功能染料。他从产品工程的基础研究入手,针对染料分子内弱相互作用可控转换与其多尺度功能调控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染料分子设计新概念,发展了多尺度体系的精细荧光表征方法,探索多功能应用新体系,解决了产品清洁高效合成工艺的关键难题,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288篇,获34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sci他引7100多次。

田禾教授提出以荧光作为读出信号的可擦式光信息存储新概念,创新合成一系列具有高信噪比的光致变色荧光材料,大幅度提高其应用稳定性;创新合成可用荧光信号表征的可“锁”的光驱动分子梭和多构型逻辑功能分子机器等,解决了分子尺度上精确表征分子机器运动的关键问题;在国际上首先报道高选择性汞的荧光比率传感体系,在荧光探针和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染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通过20年的研究积累,他形成了以“共轭π体系结构与多尺度功能精细调控”为主要特色的研究体系。

田禾教授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关键生产工艺和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构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在产品工程的应用和产业化方面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难题;发明了新型多枝结构稀土金属盐多相催化剂,形成高性能颜料清洁生产的创新工艺;开发出系列全新结构的高性能光盘染料,解决了低成本合成生产技术难题,突破了光盘染料的国外技术壁垒。这些创新的生产工艺和已实施的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来突出贡献。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