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文化数字化传承价值初探
1.族谱文化的社会价值
族谱文化是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由一个个姓氏家族组成的,离开了一个个姓氏家族就无所谓中华民族,同理离开了一个个姓氏家族的文化也就无所谓中华民族文化。
族谱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族谱是家族的史书,其最大特点是以记载血缘传承的世系为主要内容,其实是一座古今同族人群有序刻名的巨碑,它为芸芸众生集体留名,以最广泛的人众为书写对象,是举世无双的“以人为本”的大众文化。
2.族谱文化的经济价值
族谱文化并非自然现象,而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它能满足广大族人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有其经济价值。
首先,它为全族同胞留名——只要是同一祖先的裔孙,不论官民、贫富都在族谱世系图(表)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满足了广大族人寻根的欲望,客观地解开了族人们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之类的心结。同时也满足了宗亲们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草根族人来到人世间一趟,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即使一辈子别的什么痕迹也没留下,能在族谱上记上几笔,让后世子孙留个念想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其次,为家族精英扬名——“据学者研究,人的多层次需求之上有一种最高需求,即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承认,而最希望获得的是故乡亲人的承认,获得宗亲赞誉的愿望。古代刘邦称帝后回到沛县豪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喜颜于色,达官贵人也以‘衣锦荣归’为最大乐事。在当代不少事业、学业有成的人士,也乐意在宗谱里载上自己的业绩,并不因在书报上有名,国际上有誉而淡漠宗谱。至于更多的人,难以扬名于海内外、留名国史,但能在族谱上占点篇幅,使自己成为后世子孙传扬的祖宗,景仰的榜样,也是争取的目标。”
3.数字化使族谱文化的价值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恩格斯曾说过“价值是费用对效用的比较”,换言之是投入(分母)对产出(分子)的比较。恩格斯的话为经济事物性状改变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分析的价值论根据,只要这个比值大于¹,这种改变就是合理的,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对传统的族谱文化进行数字化改造能否提升族谱文化的价值,我们不妨从费用和效用(即投入和产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①族谱数字化编修会节省费用,减少投入,缩小分母
②数字化的族谱会提高族谱文化的效用价值,增加产出,扩大分子
数字化族谱的优势不胜枚举,然而最根本的还在于它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族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尤其是留名和扬名的心理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本质上是通过某种信息的存储复制和传播实现的。例如某人的一张全家福彩照,把它刊登在印数有限、保存期有限、传播范围有限的谱书上,与让它永久性存储于可以零成本无限次复制的数据库,随时随地出现在传播范围无限、受众无限的互联网上,两者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所能满足当事人心理需求之程度是有天壤之别的。不仅如此,与谱书中的图文信息相比,摄像机记录的信息内具着更大的价值,这种动态音像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更能满足广大族人文化生活的需求。倘若族谱文化没能步入数字化行列,我们只能对这种高端的族谱文化需求市场望洋兴叹,反之则将获得重大的商机,创造出只有数字化族谱才能创造的巨大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