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万洲冉氏溯源考二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1073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有的冉氏旧谱说:天下只有一个冉。按山东冉谱,其始祖之远祖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史记》卷三十五:“封振铎于曹”(曹,在今山东定陶西南)。振铎传至冉求,才得姓冉。这比河南的季载姓冉晚500余年。故天下应有两个冉。但是,两个冉之始祖的父亲都是姬昌周文王,亦可说是一个冉。

汉陆贾《冉氏源流考》(载山东《冉氏家谱》):“按《史记·世家》曰:冉氏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至曹叔振铎,封曹伯,又封曹侯、都曹,薨,葬陶邱。生子太伯脾,袭曹候,生明;明生渥、泽、润、波;渥袭曹侯,泽封陶子,润封原伯,波封济伯,又封济源公。泽于宣王四年(前824)生子肃端。端于宣王时仕为宗伯,居丰镐,又摄司马,为犬戎所杀;生毕夷,三世洗心乃定王时所生也。”晋悼公伐戎,“洗心奔鲁,鲁公妻之,生鲁子。鲁子业儒,南宫氏以女妻之,生离。鲁有齐祸,离奉南宫逃荷泽之阳。离娶颜氏,景王十年(前535年)生耕,十四年生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三子从母(公西)命,学孔门。汉离春秋时间不远,陆贾又受命招孔门儒后,故陆贾的考证有参考价值。

相传冉离娶公西氏后,欲生一子,向天祈祷,公西斋宿于坛,梦中有衣金冠红袍执简者对公西说:“有子冉冉,求而得之;有子冉冉,学而仕之”。期年生子,因名冉求,前之二子亦名冉耕、冉雍,这是山东冉氏之始。这个传说当然不可信,也没有兄从弟姓之理;自古以来都是子从父姓,或从母姓。

山东《冉子世系谱》(《冉氏家谱》)元元贞元年(1295)刑台郎中姚枢的序说:“冉氏系出于周曹叔振铎,数传至离生三子:长冉耕、次冉雍,次冉求,盖同父兄弟也。按旧谱,冉耕、冉雍,冉求同居冉山,后名冉堌,庙、墓俱在,三冉合为一谱志,本源也。”

山东冉的姓源还有另一说:曹安之后,曹挟支子食邑于冉,而得姓冉。有的冉氏族谱如此记载,其源于瞿唐来知德为酉阳冉氏的万历《忠孝谱》所写的《忠孝世家传》。

明万历十六年(1588)酉阳、万县合写《冉氏族谱》,瞿唐来知德作序,并撰《冉氏忠孝传》,原文说:“按《史记》,冉本风姓。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高辛氏火政,为祝融,重黎以罪诛,其弟复为火政。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曰樊、曰惠连、曰篯、曰来言、曰安季,曰季连,六人均有其后,各分为数姓。安为曹姓,周武王分其苗裔曹挟于邾,为鲁附庸,其支子食邑冉地,遂为冉氏。”辩识如次:冉氏不姓风。来知德将冉氏列为颛顼之后,自相矛盾。按《史记》颛顼乃黄帝次子昌意之子,即黄帝之孙,继帝位,黄帝本姓姬,又何言“冉氏本风姓”?近阅国内图腾文化研究及姓氏源流,知名学者王大有《寻根万年中华》:“公元前1724年,伏羲氏受方牙代燧人氏,完成周天历度,创立天帝垣东宫,承风姓,置嫁娶”。“风为中华第一姓”,包括几、凡、夙、凤、风、凰等后来之姓。即“风”为距今9000年前伏羲之姓。

曹安之后无冉姓。《中华民族源流史》按:“祝融八姓之一曹安之后无冉姓……”。“冉氏乃姬姓之后,冉闵(冉魏皇帝)乃季载之后。”故来知德所考实误。

《中华姓氏通书·朱姓》:曹姓的形成是安,又名晏安,封于曹地。《紫恒朱氏建安谱·姓氏》记载:晏安辅虞舜,为舜之臣,后因被舜封于曹地,建曹国,赐姓曹。此为公元前23世纪,舜继位,此曹在今陕西灵宝东曹阳,既不同于振铎在武王时的封地曹(在山东定陶),也不是“安为曹姓,其支子食邑冉地”。曹人受夏朝征战,被迫迁于今河南滑县南古曹城。到商代才东迁国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即西周曹国之地,晏安之后所建曹国,顽强地生存了千多年,几经迁徙,大约在商末灭国。族人仍以封地、故国名为姓,姓曹氏。后世的曹氏、朱氏、邾氏、颜氏、倪氏等姓都源于夏商时期的曹姓,即曹国王族。由此可知,曹安无封冉之地,其后也无冉姓。

曹安后不是鲁(山东)之冉氏。来知德写曹安之后,列入山东冉氏五贤,又列冉季载之后的冉弘、冉璆等冉氏名人。清同治谱冉崇文不惜笔墨,用了一大段文字注明:“邾之支子食邑于冉,此说无他论”实为难从,只是轻描淡写带了一句:“以旧谱所载,今从之。”还有冉谱明确地结论是:存此一说而已,要后人自当鉴之(《湖北咸丰冉谱》)。上述已证:此说不能成立。来知德是把晏安封于曹与振铎封于曹的同名两地相牵混。

邾国无冉邑:……武王封其苗裔曹挟于邾,为鲁之附庸,其支子食邑于冉,遂为冉氏。邾国并无冉邑,何来封其支子于冉?山东冉谱明载,山东冉氏为周文王六子振铎之后。而上溯至周,周文王为黄帝长子玄嚣之后,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后。冉氏祖源虽然都出自黄帝(姬姓),而得姓冉的姓源始祖为冉季载和冉求二人,两源中虽有少数交叉、混同,但明显分为河南冉和山东冉两大支系。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