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刘氏族谱 1

2013年03月14日 | 阅读:3614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一三一世祖 开七公(龙公之七子),字必高、号仁创,母谢氏,妣黄氏、龚氏。

(近代开基祖) 此祖系龙公第七子,祥公二十世孙也。关于开七公的出生年,大部份谱牒都没详细记载具体的年月日,只称公生于宋末。少数有记载的如下:一、《刘氏新族谱》刘少卿主编载:公生于1180年;二、和平县谱载:公生于宋末(公元1190年)之时;三、刘运西《谱牒专辑篇》载:福建订州刘永尧出示一本当地族谱载开七公生于元朝公元1356年九月初九日辰时;四、刘运西《谱牒专辑篇》又载:广东蕉岭县新铺镇象山村(旧谱称金沙乡)的族谱载,开七公,字三郎.生于元泰定二年乙丑(公元1325年)九月初九日辰时。等等。上面所列,有一共同点是:开七公九月初九日辰时出生。

将上面四种出生年与其子广传及十四位孙、几十位曾孙的出生年衔接比较如下:蕉岭县金沙谱记载:开七公长子巨源公生于公元1357年。兴宁谱一九九五年版载:开七公次子巨湶公生于公元1359年,(按:上面二谱所记载的广传公子、孙的生卒年,是比较可信的),《兴宁县谱》和《刘氏名人录》均载龙建公生于公元1255年,从龙公(1255年)——开七公——广传公——巨源公(1357年)四代,龙公共生九子,开七公为第七予。如果说开七公生于1325年,即1325—1255=70,龙公七十岁生开七公,似非可信。编者认为:一般的男人到五十多岁的生育能力就很低了,广传公十四个儿子的出生年可以说明这一点:长子巨源生于1357年,第十四子巨深生于1388年,年距为三十一年(1388—1357=31)。龙公生第七于,应在四十多岁之时或之前;开七公按现存的谱牒记载:有说生一子:有说生二子:有说生三子和生四子的不等。在那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如果说开七公四十多岁才生广传公,那也该是可信的。假定广传公二十岁生长子巨源,即1357-20=1338,(注:按习惯称呼,俗称的20虚岁,即19实岁)。即广传公应出生于公元1338年,广传公1338年-龙公1255年=83年。龙公至广传公祖孙三代(实年差为二代),每代年差为四十一、二年。编者认为:每代41或42岁的年差也是可信的,所以编龙公四十三虚岁(43-1=42)生开七公,即开七公生于1297年,开七公四十二岁(42-1=41)生广传公,即广传公生于1338年,这与《兴宁县谱》、《蕉岭金沙谱》记载的广传公之子、孙的生卒年完全吻合。详见《开七公、广传公出生年代考究资料》。

综上所述,编者认定:开七公生于元朝成宗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九月初九日辰时,卒年未详。广传公生于元朝顺帝后至元四年戊寅(公元1338年)。以上考究和推论,谨供族贤宗彦修谱时参考。 考究编谱者——刘世高。

公原住福建宁化石壁洞,后迁居宁化城里,官授潮州都统制(总镇),即在潮州程乡立业。公率兵往兴宁岗背平乱卒于营,葬于兴宁岗背黄蜂蟑下高车头、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公裔孙蕃衍,分布五湖四海。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公元170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时,重修墓地一次,并在岗背榕树下村(距祖坟五里许地方)将本宗私屋.由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省宗亲,联合捐资改建为刘氏总祠一座(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定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曰扫墓,永为定祀。世事沧桑,人为浩劫,祖坟于庚子岁(公元1960年)正月,曾被人挖掘,骨骸俱全,尚有任印宝剑存在,幸及时被宗人制止,并于公元1960年着手修复,公元1983年二月十三日寅时重修祖墓、修葺祖祠。

妣黄氏、龚氏与公合葬。生一子:广传,

(一说生二子:1广传、2广信。),(一说生三子:1广传、2广和、3广渊(迁江西寻邬)。

(一说生三子:l广龙,妣李氏,生四子:巨恩、巨忠、巨思、巨志;2广传;3广庆,妣万氏,生二子:巨盛、巨成)。(一说生四子:l广传、2广德、3广倩、4广宝。)


元代,元世祖文武皇帝铁木萨第四子姓奇渥温,名忽必烈,又名必颊。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入主中原(登位)于上都大安殿,帝立定开平府为上都(察哈尔多伦附近),大兴府为大都(北京市),每年三四月北草青,帝如上都避暑,八九月草将枯,帝还大都,以此往还为定。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江南等平,自此不用兵甲矣。至元十九年壬午(公元1282年)诏诸路岁举儒吏(儒必通吏事,吏必知经史),前文天祥从宋帝昺到广东潮州等处(事载纲鉴详矣),后天祥至燕(北京市),世祖召天祥谕之再为相,天祥不事二主。临刑南向再拜,从容就死,年四十七。其衣带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忠义之气,著于诗歌(至今立大忠庙祀之)。徵处士刘因为赞善大夫,得周、邵、程、朱经学训诂之书(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并爱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公元1286年),遣使集贤直学士,御史程文海访求江南人才,荐赵孟俯,张伯淳等二十馀人,帝皆擢用之。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公元1287年)设提举儒学,取有才艺之士。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又荐宋遗士三十人,亦见元帝用贤之心。至元成宗大德三年己亥(公元1299年),问民疾苦。大德十一年丁未(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曰大成(前宋称至圣,今元加大成,可谓至矣,尽矣,不可有以加矣)。制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至仁宗延祐二年乙卯(公元1315年),元代入主中原己三十六年矣,始行科举。诏天下三岁一开科,三月初试进士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延佑三年丙辰(公元1316年)以赵孟俯为翰林学士。至文宗至顺元年庚午(公元1330年),加封先圣父母诸贤之爵,孔子父为启圣王,母为启圣王夫人,颜子兖国复圣公,曾子郕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程颢豫国公,颐洛国公。以汉董仲舒从祀孔子庙,则文宗庶得其当矣。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公元1351年)间,四方盗贼蜂起,有司不能制,各州府多陷破,称雄者众,兵乱岁饥,民不聊生。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有安天下生民之志,而行吊伐,天下自悦服矣。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公元1368年)终,共十二主(入主中原),合计八十八年。据谱记载:元代盛时疆域,东南包括流球(台湾澎湖),东北至白令海峡,西北至波罗的海,西至爱琴海,地中海东,西南达印度及波斯湾,南至安南占成,缅甸东部,北至北极海。戊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位。


一三二世祖 广传公(开七公之子),名弁,号清淑,母黄氏,妣谢氏、马氏、杨氏。

(近代二世祖) 旧谱载:公生于南宋末年——元初年间,二十七岁登进士。关于广传公的出生年,现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谱牒记载:一、公于端平二年乙未(公元1235年)登进士,1235-27=1208,即出生于1208年;二、公生于元初,于元延佑二年乙卯(公元1315年)登进士,1315-27=1288,即出生于1288年;三、据刘运西《谱牒专辑篇》称有谱载:广传公,讳毓正,明洪武间(公元1368年——1398年)朝官,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生,明永乐癸卯(公元1423年)十月十六日巳时卒;四、刘运西《谱牒专辑篇》又载:广东蕉岭县谱载,广传,字源远,号毓正,别号弁公,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生,殁年未详;五、湖南衡山《刘氏四修族谱》载:(广传)明初由嘉应州兴宁县出守江西赣州,任满即落业瑞金之塘背;六、湖南醴陵、萍乡《刘氏重修族谱》载:明初广传因官来居瑞金塘背。综上所述,除第一种记载外,其他几种记载都说广传公生于元朝,某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明初任官(落业)於瑞金塘背。

按编者考究,(请参阅上面《开七公、广传公出生年代考究资料》)广传公生于元顺帝后至元四年戊寅(公元1338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365年)二十七岁时登进士;明洪武间(公元1368年——1398年)任朝官;原配夫人谢氏无出生;公二十岁时(公元1357年)生长子巨源;二十二时(公元1359年)生次子巨湶;……五十一岁时(公元1388年)生第十四子巨深;公卒于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公元1423年十月十六日巳时,享寿八十六岁。(注:谱中所载之“岁”,皆为俗称之虚岁。)

公出生在宁化县,官授江西赣州瑞金县令,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卒于京职,终奉议郎。公与杨氏合葬于瑞金县金鸡墟三角塘龙形眼精穴、巳山兼丙。

妣马氏葬于瑞金城外南门岗黄牛拖磨形,后经兴宁、长乐(五华)、程乡(梅县)、龙川等县子孙,将马氏祖妣金骸移葬龙川县潭汶约拳头村田垅里、虾蟆落井形、壬山兼亥。马氏祖妣坟于清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七月重修。广传公金骸于庚午岁(公元1990年)由兴宁子孙从江西瑞金三角塘移回兴宁岗背榕树村,葬于祖祠后山。坟联:三江名官,西汉世宦。同心合奉春秋祀,一脉宏开十四房。

马氏祖妣生九子:长、次、四、五、八、九、十、十二、十三。

杨氏祖妣生五子:三、六、七、十一、十四。

共十四子:l巨源、2巨湶、3巨汌、4巨渊、5巨海、6巨浪、7巨波、8巨涟、9巨江、10巨淮、11巨河、12巨汉、13巨浩、14巨深。

据刘运西《谱牒专辑篇》载:广西贺州市郊沙田镇芳林金竹塘建立的广传公纪念墓碑上刻有广传公第十五子名巨淋,据说当时有湖南江华县巨淋裔孙捐资建墓,又据广东饶平县饶洋镇刘志中宗亲对刘运西称,他曾见过江西瑞金某地广传公第十五子后裔族谱,族诗末尾一句是:八七男儿共炽昌。


综上所述,龙公1255年出生,四十三岁(1297年)生第七子开七公;开七公四十二岁(1338年)生广传公;广传公二十岁(1357年)生长子巨源公;……五十一岁(1388年)生第十四子巨深公。广传公二十七岁时(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年)登进士。明洪武间(1368年——1398年)任朝官。卒于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1423年)十月十六日巳时,享寿八十六岁。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水平有限,资料不多,以上部份祖先出生年代之考究,难免存在错謬之处,诚望族贤宗彦不吝指教、斧正。

按旧谱记载:自宋季至元代名字多称法、称郎及十百千万数字者,兄弟亦多不按次第,盖因彼时习俗,道家权力颇重,命名多出道家所定,天下混乱,民无乐土,且子孙蕃盛,父子兄弟分头避乱,散居各处,故兄弟叔侄误用同名同字,又因元代坟墓竖碑应纳碑税,元明交接,恒多失祖,平常人家失祖坟者皆此之故也。

又宋末元初,汉蒙两族,一国两朝,南北对峙,兴亡交替,忠奸难定,至明代修谱时,或因祖宗生卒年月无从考查;今纂辑各谱所载,编列广传公传下十四子及孙之谱序:


近代三世祖 巨源公(广传公长子),字云,一说字之,妣苏氏、冯氏、林氏、杨氏。

《大房》 马氏太生也。公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东济南中宪大夫,追赠参三郎。生于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七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明天顺二年戊寅(公元1458年)六月十五日,享寿一百零二岁,葬于兴宁官庄、狮形,丙山壬向。一说葬于梅县大坪汤湖尾龙牙村黄龙寨下竹叶扫地形、坐西向东。每年九月十六日合源公之裔孙扫墓,永为定祀。原住兴宁北厢龙归洞(兴宁黄陂陶古)走马岭下广传公祠等处。后裔在兴宁分居罗浮、罗岗、大坪、坪洋、黄槐、黄陂、岗背、龙北、龙田、石马、合水、叶塘、新陂、兴城、宁中、宁新、刁坊、坭陂等镇,以及梅县、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潮安、龙川、河源、紫金、惠阳、惠东、博罗、龙门、和平、乐昌,湖南,四川,江西,兴国、寻邬等地。

妣苏氏,生于元至正十八年戊戌(公元1358年)八月,卒于明天顺三年已卯(公元1459年)九月十八日巳时,享寿一百零二岁,与夫合葬。

妣林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五月初十日寅时,卒于明正统二年丁巳(公元1437年)二月二十四且,享寿七十六岁,与夫台葬。

妣冯氏、杨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八于:1大万、2福二郎、3俊三郎、4宗远、5明远、6仲六郎、7暂九郎、8三十三郎。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长房念一郎,讳云,号巨源公,妣林氏、苏氏,住兴宁县北厢土名罗岗半径罗浮司,官庄龙归洞石马各处立业。生六子:1大万妣温氏、2梅二妣杨氏、3俊三妣谢氏、4迁四妣黄氏、5宗远妣陈氏、6暂九妣黄氏。

近代四世祖 大万公(巨源公长子),字荔涯,讳族万,妣温氏、王氏。

《大房》1 公官授福建长汀州府。生于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二月十五日,卒于天顺三年已卯(公元1459年)四月初十日,享寿八十九岁,葬于罗浮赤石渡靠椅形,坤山兼未。公由兴宁北厢走马岭下(黄陂陶古)广传公祠移居罗岗官庄。后裔分居罗岗官庄丹陂径、坳下上下联,罗浮柏树下,新陂双社里,以及迁居省内外梅县西阳、雁洋、紫金上义、河源岭头排、江西兴国、寻邬等地。

妣温氏,生卒年未详,葬于罗岗官庄风呜窝、鸡公就谷萝形、寅山。

妣王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四子,温氏生三子:1罕杰、2罕甫、3法通,移居新陂双社里。

王氏生一子:4法开,分居梅县瑶上,有裔孙一千多人。

(一说生七子:1志亮(燕一郎);2志广(燕二郎);3志珉(燕三郎);4志善(燕四郎);5刘贯,又名杰;6刘维,又名行仁;7行昌。

(又一说生四子:1志亮(又名罕杰、燕一郎、惠);2志广(又名罕甫、燕二郎、志);3志民(又名法通、燕三郎、忠);4志善(又名法开、燕四郎)。

(又一说生二于:l刘志(字罕辅)、2刘贯(字罕道)。 (又一说生一子:刘志。)

近代五世祖 刘志公(有谱载大万公长子),妣未详。

《大房》1 裔住兴宁县北厢、罗网,又分永安、上义、岭头、长宁县等处。

子未详。传至:廿四世祖道辉。

二十四世祖 道辉公(刘志公传至),妣未详。

《大房》1 子未详。后裔居海丰赤石明溪。

近代四世祖 福二郎公(巨源公次子),字蓉湖,讳族福,妣杨九娘。

《大房》2 公官授千总。生于明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四月十六日,卒于景泰元年庚午(公元1450年)九月初十日,享寿七十四岁,葬于合水堡猪牯塘岗上、仰天海螺形,坐南向北、坤申山;又官田胞衣山祖屋下角上片窝里有福二公坟一穴、坐南向北、土坟石砌、坟头无碑;又黄陂石子嶂鹿湖里有福二公坟一穴、辛山兼酉。此三坟那坟葬真骸未详。公在兴宁北厢上官田泰背村石磜峰口胞衣山下开基,创建祖屋一座。后裔在兴宁分居龙北水罗塘、石陂村、罗英村,龙田丽溪、凉伞、曲塘、洋子岭、水陂,岗背榕树下、移民房,石马大觉村,合水双溪世祥围,黄陂甘砖移民房,黄槐双头,宁新枫塘围,以及迁居省内外惠州、归善、博罗、紫金、永安、龙川、龙门、河源、和平,海丰鹅埠塘尾。江西兴国、广西、四川等地。

妣杨九娘,生卒年未详,葬于下官田水口石壁下、虾蟆落井彤,坐东向西、申山兼庚。

生三子:1念一郎、2念二郎、3念三郎。 传至:第九世祖世洪。

(一说生四子:l念一郎、2念二郎、3念三郎、4海侍。 又一说生二子:1均保(法生)、2均元。

又一说生二子:l念一郎(均保)、2念二郎(均信)。)

近代四世祖 俊三郎公(巨源公三子),字宗文,妣钟氏、谢氏、范氏。

《大房》3 公生于明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二月十九日,卒于明成化六年庚寅(公元1470年),享寿九十三岁,葬于罗浮高坑蕉头窝将军勒马形。公於元朝末年由程乡(梅县)迁居兴宁罗浮高坑村猴子塘避居。由于户籍和兵乱,于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迁至梅县龙牙堡。明乐十年公壬辰(公元1412年)长、次子又分别回迁罗岗白水泮境下窝、上窝;三子回迁罗浮高坑等地立业。后裔在兴分居罗浮高坑村、朱坊村、练优村、石蕉村、岩前、浮美下佑、澄塘社、浮北、井坑村、司城、徐田下洋村、大岸塘、西门寨、浮塘、笠石村、上畲、上洋村、乌坭寨,罗岗白水磜下窝、上窝、田背村、社咀上、大水坑、磜肚里、围岗上、上村、塘李坪、赖畲坑、社排上、棠梨窝、茶壶耳、柿子坪,蕉岭伞子塘、雷公隔、源清,坭陂王村,宁中灌水塘,龙北上官口等处,以及迁居省内外龙川、紫金、河源、江西、广西等地。

妣钟氏,生卒年未详,葬于罗岗泮境鸭池塘。

妣谢氏,生卒年未详,葬于罗浮高坑猴子塘。

妣范氏,生卒年未详,葬于梅县龙牙村。

共生五子:l世清、2世明、3世和、4四一郎、5四二郎。四、五子仍住梅县龙牙村。

(一说生七子:l可明、2可清、3可芳、4可林、5可旺、6可通、7大三郎。

又一说生六子:l可明(世清);2可清(世明);3可芳(世贵);4可林(世和);5可旺(四一郎);6可通(四二郎)。 又一说生二子:1世清、2世明。)

近代四世祖 宗远公(巨源公四子),字汉巨,号启高,妣陈氏。

《大房》4 公生于明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十月初六日亥时,卒于成化二年丙戌(公元1466年)九月初二日子时,享寿八十六岁,葬于永安(紫金县)福村岭。公原住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后裔在兴分居石马洋门曾五塘,以及迁居紫金、乐昌、四川隆昌县等地。

妣陈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生三子:1法贞,移居紫金秋溪;2法忠;3法信,号祖续,移居紫金九丫树。

(一说生六子:1刘忠、2刘贞、3刘信、4敏恭、5顺庆、6奉度。)

近代四世祖 明远公(巨源公五子),妣陈氏、石氏。

《大房》5 公生于明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十二月十一日巳时,卒于天顺八年甲申(公元1464年)|九月初十日酉时,享寿八十四岁,葬于潭坑东山碰塘仔处士公坟右片脚下午山兼丙。公原住江西长源县(寻邬)西北角东团施有云,盖庵一所。后裔在兴分居石马、龙归洞、岗背黄石下,潭坑、大坪下大塘、坪洋大坑村,新陂洋岗,叶塘岳桥鸦鹊薮下,以及迁居紫金、河源、永安、惠州、乐昌九峰、江西兴国,寻邬万安等地。

妣陈氏、石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四子:l天赋(万源)、2天锦(万二郎)、3天祯、4长二郎(住乐昌县九峰)。

(一说生二子:1天赋、2天斌。 又一说生二子:l天斌、2天桢。)

近代四世祖 仲六郎公(巨源公六子),妣钟氏。

《大房》6 公原住兴宁北厢走马岭下(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后迁居归善、惠州西门外、博罗、紫金及黄河流域等地。生卒年及葬未详。

妣钟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生三子:l洪璋、2洪瑞、3洪琳。

近代四世祖 暂九郎公(巨源公七子),号千七郎,妣林氏、黄氏,(一说妣王氏)。

《大房》7 公原住兴宁北厢龙归洞(黄陂陶古)走马岭下广传公祠。生卒年未详。葬于梅县小浊水猛虎跳墙形坤山艮向。一说祖与黄妣合葬博罗。后裔在兴宁分居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黄陂陶古)广传公祠,罗岗官庄旗山下、黄龙出洞、蓑衣塘、桐梓坳、高陂肚、尚德楼、河墩上、凤鸣窝、万安围、墩上、岭排上、冷水坑、贤珍围、荣英围、石炭垸、钦光围、高陂下、璜光第、玉玱围、联东乌石下、澄清、五福,宁中洋矮岭,坪洋长坑,黄槐槐东,兴城城北坝尾桥、黄竹坜、南郊牛角垅,宁新阳光角岭、刁坊等处,以及迁居平远石正马赤村、五华、龙川、归善、良化、紫金、博罗、长乐、百口塘,江西赣州、兴国、寻邬、泰和等地。

妣林氏,生卒年未详,葬梅县小浊水同塘尾龟形寅山。

妣黄氏,生卒年未详,葬官庄澄坑黄土寨下边侧面寒婆灸日形未山兼丁。

共生四子:林氏生二子:l二郎(移居江西寻邬晨光高布村)、2四郎。

黄氏生二子:3刘达、4刘进。

(一说生七子:1一郎、2二郎、3三郎、4四郎、5仲八、6伸九、7仲十。

又一说生四子:1二郎(洪珩)、2四郎(洪球)、3刘达、4刘进。

又一说生三子:1仲八、2仲九、3仲十。 又一说生二子:1正光、2正大。

近代四世祖 三十三郎公(巨源公八子),妣钟氏。

《大房》8 公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公元1395年)十月初四日丑时,卒于明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享寿八十二岁,葬未详。公原住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广传公祠,后迁居河源,潮安、丰顺及湖南等处。

妣钟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生一子:贤可。 (一说生二子:1景星、2景明。)

据旧谱载:臣源公派下万一郎公之后裔一部分由广东嘉应州迁渡台湾.住新竹、苗栗、嘉义等县;又有从惠州、陆丰迁台湾,居台中丰原。

近代三世祖 巨湶公(广传公次子),讳生,字兰,又字睿夫,妣张氏、李氏、谢氏。

《二房》 马氏太生也。公官授湖南宝庆府府尹。生于元至正十九年己亥(公元1359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时,卒于明正统五年庚申(公元1440年)七月初九日申时,享寿八十二岁。葬惠东县横沥良化圩云罩乡、船形,(距圩十里);一说葬梅县水南:一说葬梅县松源扁岌背、倒骑龙形穴、坐北向南;一说葬平远县西村。公由江西赣州府瑞金县徙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梅县)水南坝蛇坑,后裔分居梅县龙虎圩石坑,武坑合仔阳门长坑,松口龙村,畲坑大湖洋,南口,兴宁径南柏塘,龙北官田,叶南富祝、黄竹塘、鸭池、汤湖,叶塘黄江桥、下洋,径心胪声、李连,坭陂将军、黄垌,坜陂新岭,新圩大村,以及平远、蕉岭、大埔、龙川、五华、丰顺、潮安、惠来、湖北江华、万安,广西梧州、道州,江西寻邬吉潭等地。

妣张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妣李氏,生于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十月初五日寅时,卒于宣德三年戊申(公元1428年)十月初五日寅时,享寿六十岁,与夫合葬。

妣谢氏,生于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卒年未详,与夫合葬。

共生八子:1元浩(元活)、2乾正(三十七郎)、3法缘、4千四郎、5万五郎、6满江、7法宣(宣教)、8念九郎。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次房念二郎,讳闽,号巨湶公,妣张氏,住潮州府程乡县白墓前各处立业。生八子:l文兴妣朱氏、2文隆妣赖氏、3文昌妣饶氏、4文盛妣何氏、5文礼妣周氏、6文达妣罗氏、7文通妣黄氏、8文海妣黄氏(文海公奏名法禄)。

(一说生十一子:1法缘、2法传、3法教(又名乾正)、4法远、5法相(又名万五郎)、6法道(又名满江)、7法宣、8法隆(号念九郎)、9法明、10元浩、11千四郎(又名万四郎)。

一说生九子:l元活、2法缘、3乾正、4千四郎、5万五郎、6满江、7法宣、8念九郎、9万四郎。

又一说生九子:l法缘、2法散、3法教、4法通、5万四郎(法厢)、6满江、7法道(万五郎)、8十四郎、9二十九郎。

附注:有谱称巨湶公之子还有:法兴、法昌、法成、法礼、法通、法远、法海等人,有待考证。

近代四世祖 元浩公(巨湶公长子),又名清溢。妣冯氏、赖氏、郑氏。(一说妣马氏、赖氏)。

《二房》1 公住梅县、松口、龙牙村、松源、大埔、三河坝、井下、潮州、丰顺等处。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公元1392年)六月初六日寅时,卒于明天顺五年辛巳(公元1461年)三月初五日巳时,享寿七十岁,葬龙牙村凤形。

妣冯氏,生卒年未详,葬龙牙村凤形左侧。

妣赖氏,生卒年未详,葬龙牙村井下狮形。

妣郑氏,生于明建文元年己卯(公元1399年)四月十二日戌时,卒于成化五年己丑(公元1469年)二月十九日巳时,享寿七十一岁,与夫合葬。

生六子:1万一郎(德隆)、2万二郎(德升)、3万三郎(德院)、4万四郎、5万五郎、6万六郎。

(一说生四子:1仕十郎(万仕)、2法传、3法开、4法广。)

近代四世祖 乾正公(巨湶公次子),又名清河、三十七郎,字法敦、法通,号族乾、文昌,妣陈氏。

《二房》2 公住梅县李坑堡凤坑东厢三坑草塘水南坝蕉岭东石下等处。公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公元1395年)四月初五日戌时,卒于成化三年丁亥(公元1467年)六月十四日子时,享寿七十三岁。葬于平远县八尺溪。后裔分居程乡(梅县)水南坝龙虎圩凤坑、三坑、草塘,镇平(蕉岭县)及平远县东石下茅寮坪小柘乡八尺溪漳演.以及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妣陈氏,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公元1398年)九月初八日午时,卒于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十月二十四日卯时,享寿七十四岁,葬平远县小柘乡。

生六子:l伯一郎(法海)、2伯二郎(满海)、3伯三郎(淮海)、4伯四郎、5伯五郎(湖生)、6伯六郎(又名汉生、源生、东生)。

又一说生十一子:1湖生、2汉生、3源生、4东生、5伯一、6伯二、7伯三、8伯四、9伯五、10伯六、11淮海。

又一说生六子:1法海、2淮海、3得成、4沧海、5千一、6满海。

又一说生二子:l成日、2成室。)

近代四世祖 法缘公(巨湶公三子),名清元,字伯遴、文隆,号族缘。妣吴氏,温氏、黄氏。

《二房》3 公住程乡(梅县)蛇坑大湖洋坪迳心,后裔分居梅县畲坑大湖洋、三坑,以及五华,丰顺,惠东,平远山口龙溪茅寮坪,广西,江西兴国县大坑等地。公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公元1398年)九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成化十四年戊戌(公元1478年)三月初七日卯时,享寿八十一岁。葬于梅县畲坑大湖洋梅子岗仰天海螺形、艮山兼寅。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为扫祀日。在丰顺县清堡冈下围坪上坪,于清光绪戊申岁(公元1908年)建有刘氏宗祠一座,以法缘公为开基祖,祖祠正厅有三代始祖:(上代源明公、中代祥公、下代开七公)牌位,法缘公兄弟派下亦题有牌位,门额写:刘氏宗祠。

妣吴氏,生卒年未详,葬虎形。

妣温氏,生于明建文二年庚辰(公元1400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卒年未详,葬于柯树排菱角塘钟形庚山兼甲,后改葬麻溪岭、又改葬金猫形。

妣黄氏,生于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七月十六目丑时,卒年未详,与温妣合墓(一说黄妣葬祖坟灵顶)。

共生六子:1法传(又名远传、仕十郎、法清);2法儒(又名远琮、法宗);3法河(又是名远开、法广、法开);4法付;5法伦;6法治。

又一说生四子:l文明:2法传:3法宗;4法开。

又一说生三子:l法传、2法琮、3法开。梅县李坑有刘氏族谱载明法缘公三子的后裔迁徙情况。)

近代四世祖 千四郎公(巨湶公四子),名清濂、文盛、千三郎,字梅初、法远、法瑞,号族千、族瑞。妣凌氏、

《二房》4 何氏。(一说妣朱氏。)

公生于明建文元年已卯(公元1399年)十月十八日戌时,卒于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公元1487年)九月十五日寅时,享寿八十九岁,葬半径。后裔住兴宁县径南柏塘村、径心李连村,梅县石扇金盘、东厢蓝塘,大埔县三河坝,丰顺县黄径塘留隍,以及潮安、普宁等地。

妣凌氏、何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生五子:l文一(玉川)、2文二(伟正)、3文三、4文四、5文五。

(一说生四子:1文一(玉川,生四子:明一、明二、明三、明四);2文二(生二子:刘钦、刘磷);

3文三(生四子:盛东、刘灯、刘逊、刘标);4文四。

另有谱载:文二公,讳法俊,妣李氏,生一子:世豪,世豪妣陈氏,生万春,为梅县东厢堡蓝塘下开基祖。万春生一子:向峰,妣陆氏。 又一说生二子:1王州:2东山。)

近代四世祖 万五郎公(巨湶公五子),名清五,原名万四郎,字伯培、法湘,号文礼、族万。妣黄氏、朱氏、

《二房》5 叶氏。

公官承直郎评事公,潮州塘东村、下林村尊为始祖,生于明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十月初四日申时,卒于弘治二年己酉(公元1489年)六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八十七岁。葬平远东石下。原住平远畲头石正开基祖,居平远大湖岭庄头,后裔分居平远叶畲头、石正,梅县南口,蕉岭游坑,大埔高陂,饶平、潮安塘东、下林、刘陇井尾、夏校,以及惠来和广西梧州等地。

妣黄氏,生于明永乐二年甲申(公元1404年)十一月十五日未时,卒于天顺元年丁丑(公元1457年)六月二十八日未时,享年五十四岁,与夫合葬。

妣朱氏,生于明永乐五年丁亥(公元1407年),卒年未详。葬龟形。

妣叶氏,生于明永乐五年丁亥(公元1407年)十一月十二日卯时,卒于成化五年己丑(公元1469年)三月十二日未时,享寿六十三岁,葬龟形。

共生四子:1东盛、2东正、3荣贵、4德英。

有谱载:万五郎,号念五郎,妣陈氏、温氏、黄氏。生二子:l十六郎、2十七郎。广东增城荔城镇东厂村刘氏族谱载:万五郎生居仕,居仕生子玉。 又一说生三子:1法成:2荣贵:3德英。

又有谱载:荣贵为蕉岭县油坑村开基祖,德英有后裔居潮安县刘陇、庵埠、仙溪。)

 

近代四世祖 满江公(巨湶公六子),名清广、文远,字文明、法道、号族衡。妣杨氏、赖氏、李氏。

《二房》6 公生于明永乐六年戊子(公元1408年)十一月初八日子时,卒于天顺三年己卯(公元1459年)六月初十日亥时,享年五十二岁,葬官田长沙径菜子窝大坐人形。居程乡(梅县)龙虎溪,后裔分居兴宁县龙北镇官田村石禾坪、岭下,以及梅县龙虎坪石坑,五华、龙川、蕉岭,湖南道州、江华县,江西万安县等地。

妣杨氏,生卒年未详,葬龙北官田宫背伯公坳犁壁形、坤山兼未。

妣赖氏,生卒年未详,葬龙北官田赤地里背鹅和子岭蛇形、丙山兼午。

妣李氏,生卒年及莽未详。

共生五子:l法明(世全)、2法聪(世金)、3法旺(世含)、4法交、5玉清。

(一说生三子:l世全、2世金、3世含。)

近代四世祖 法宣公(巨湶公七子),原名志兴,又名宣教,字文通,号族志,妣马氏、杨氏。

《二房》7 公系明代处士。生于明永乐六年戊子(公元140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卒年未详,与杨妣氏合葬于兴宁叶塘李大塘面上,乾山巽向。公由嘉应州(梅县)龙虎圩移居兴宁。原居叶南黄竹塘坳背,后迁居叶塘井窝,经常到富祝堡缸井里(白楼下)放鸭,筑茅屋暂居。后由长子德广买下李屋定居,次子德升迁居叶塘黄江桥。直至十世瓒公才在白楼下建成围龙屋一座。后裔分居兴宁黄竹塘、洋岭下、和双楼、井头、山下、下洋田心,以及广东惠州、始兴、英德、翁源、云浮、阳春、龙川、潮州、溪口、杨坑,四川、湖南等处。

妣马氏、杨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五子:l德广、2德升、3德清(后裔迁居翁源始兴、英德、云浮等地)、4德富(一说德宾,又名惠昌)、5德福(又名志星)。

近代四世祖 念九郎公(巨湶公八子),字文达,妣朱氏、马氏。

《二房》8 公生卒年未详,为梅县南口堡寺角上开基祖。住兴宁县径南镇先锋村径心镇胪声、官塘、莲塘、周坑,坭陂镇将军白石下中心屋、黄垌村,永和中心岭,石马秀水,坜陂烟墩、坜陂坝,新圩大村里、官峰、曹田,梅县南口小乍沙坪里、畲江汀洞,以及江西寻邬吉潭吉丰村等地。葬梅县南口堡天子坡上岌坐西向东,(一说与马妣及子仕什郎媳廖氏、练氏合葬兴宁新圩大村天子印、醉翁靠椅形)。

妣朱氏,生卒年未详,葬兴宁径心胪声老虎坑口山虾戏水形、午山子向,

妣马氏,生卒年未详,葬兴宁新圩大村里天子印醉翁靠椅形。

共生四子:朱氏生三子:1德哉、2敬哉、3善哉,马氏生一子:4仕什郎。

有谱载:德哉生法聪,法聪生法明、法旺,敬哉生法传、法开、法明、仲才。善哉为梅县南口开基祖。仕十郎葬兴宁新圩大村里天子岌山、观音坐莲形,与妣廖氏合葬。但墓碑刻祖公刘念九郎、仕十郎、廖氏之墓。

近代三世祖 巨汌公(广传公三子),字华,妣马氏、李氏。

《三房》 杨氏太生也。公官授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令。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吉月初十日卯时,卒于明宣德七年壬子(公元1432年),享寿七十一岁,葬于合水双溪园墩肚大麻岭(高坟地)、象形牙诰穴、癸山丁向。公原住潮州府程乡兴宁,在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创建“巨汌围”祖屋一座,至今祖屋完整。后裔在兴宁分居合水、叶塘、叶南、新陂、兴城镇、福兴、刁坊、永和、宁新、龙田、龙北、罗岗、大坪等镇。以及迁居梅县、平远、大埔、丰顺、五华、揭阳、潮安、紫金、龙门、永安、东莞铁炉坑、惠东梁化、翁源、连平、英德、韶关、乐昌、江西赣州、陵潭、西康、广西、浙江、湖北、四川、北京等地。子孙议定,每年正月二十一日扫墓,永为定祀。

妣马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五月十一日卯时,卒于明景泰三年壬申(公元1452年),享寿九十岁,与夫合葬。

妣李氏,生于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二月十八日午时,卒于天顺五年辛巳(公元1461年)九月十六日酉时,享寿九十三岁,与夫合葬。(夫妇三人同穴)。

生二子:1致中、2致和。

(一说生六子:1致中、2致和、3靖一、4昌炽、5致穆、6弁山。)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三房念三郎,讳华,号巨汌公,妣马氏,居兴宁双流溪龙花寨武门下柑塘麻岭下各处立业。生二子:l致中妣潘氏、2致和妣李氏。

近代四世祖 致中公(巨汌公长子),妣李氏、潘氏。

《三房》l 公生于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卒于天顺元年丁丑(公元1457年)三月十一日辰时,享寿七十八岁,葬于巨汌公坟平排相连左片。公出生于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巨汌围”祖屋。住兴宁双溪,后裔分居合水镇双溪各屋、上下丛美、下洋、上下麻坑,龙田镇陂头下、坪见上、居公桥、苑塘,龙北镇上官田,叶塘镇留桥、胜青、下洋、大路下、彭陂、同众李塘、甘塘石壁寨,新陂镇管岭百尚围,福兴镇三里、高田,罗岗官庄高陂下,大坪吴田石牙头,叶南麻岭高岗围、鸭池打席刘,以及梅县、大埔、丰顺、潮安、揭阳、韶关、广西、四川、浙江等地。

妣李氏,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三月十七日,卒于天顺四年庚辰(公元1460年),享寿七十三岁,葬于李田堡大麻岭(合水二电站对面)狮形,坐北向南。

妣潘氏,生卒年未详,与李氏合葬于李田堡大麻岭(合水二电站列面)狮形,坐北向南。

生四子:l法聪、2法明、3法旭、4法惠(俱李氏生)。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生四子:1刘聪、2刘明、3刘旭、4刘惠。

近代四世祖 致和公(巨汌公次子),妣傅氏、王氏(一说黄氏)。

《三房》2 公官授循州知县。生于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公元1387年)十一月初一目,卒于成化四年戊子(公元1468年)六月十五日,享寿八十二岁,葬于巨汌公坟平排相连右片。公出生于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巨汌围”祖屋。住兴宁北厢,后裔分居叶塘镇甘塘排上各屋、东坝刘屋、鲤仔塘剦鸡刘、彭陂、岳桥黄塘背,新陂镇甘塘下村各屋、华新小河背、小河角、下马石、上长岭、乐仙、福庆、家庄、洋岗、管岭、米寨,叶南镇麻岭、河西、上下径、鸭池塘、留圣塘、石子巷、西山锦绣围,福兴镇神光、高田、五里,刁坊镇棉子坝、长段铺,宁新镇乌云岗、黄岭旱塘尾,永和镇大成新村、鹤仔塘,大坪岭背河,龙田龙华坝,以及梅县、五华、龙门、惠东、肇庆、连平、紫金、江西、湖北等地。

妣傅氏、王氏,生卒年未详,合葬于大麻岭。

生三子:l仁济(名清,字桂)、2仁寿(名七九)、3仁杰(名元奇,字荣,号法威)。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生三子:l桂堂、2槐廷、3荣杰。

(一说生三子:1七九郎、2牟山(荣山)、3寿山(荣杰)。

又一说生四子:1济九、2济七、3济仁、4济杰。

又一说生四子:1牟山(又名仁乐、仁济、清)、2寿山(又名桂杰、仁寿、七九)、3历山(又名仁荣、仁杰、荣)、4九山(又名之奇)。)

近代三世祖 巨渊公(广传公四子),讳叶,字英、渔琴。妣朱氏、练氏、叶氏、陈氏、李氏。

《四房》 马氏太生也。官授宁波府副总府。居潮州府大埔县七约潭,因世乱迁居上杭苦竹村,再迁避海阳丰政都,后裔分居兴宁、丰顺、潮安、惠来、饶平、揭阳、平和,广西贵港,又分福建漳州、厦门、诏安、云霄等县,又分江苏徐州碣石,山东青州等地。公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十二月十九日戌时,卒于明景泰二年辛未(公元1451年)十月十八日寅时,享寿九十岁。葬于丰顺县大龙华镇华东管理区园子岭村夫子弹琴形肚脐穴;一说公与妣练氏、陈氏合葬于石马洋门堡李芽塘回龙寨、午山子向,与长子滤公之坟相连,此系庶妣之墓加上公之谥讳耳;又有谱载在兴宁角洋经八仙亭下冈赤岭下亦有巨渊公与善士陈公合葬一墓,此系巨渊公之子滤公的岳父陈公之墓加上巨渊公之谥讳者。

妣叶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361年)七月初六日子时,卒年未详,葬龟形。

妣陈氏,生于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四月十二日卯时,卒于景泰三年壬申(公元1452年)七月初九日未时,享寿八十五岁,葬澄海县衙背象形。

妣朱氏、练氏、李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八子:l滤(致聪)、2澐(致明)、3清(致通)、4瀣(致高)、5澄(致松)、6洤(致祥)、7沧(致沧)、8深(致深)。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四房念四郎,讳英,号巨渊公,妣李氏,同住龙川土名七约回都,东水丰木公门畲头潭铁垅青溪西莲塘龙头老龙寨,各处立业。生五子:l志信妣骆氏、2志荣妣唐氏、3志壳妣曾氏、4志聪妣徐氏、5志通妣黄氏。

近代四世祖 滤 公(巨渊公长子),名致聪、字志聪、星堂,号族聪,妣卢氏、陈氏、骆氏(一说赖氏)。

《四房》1 公系处士。官授宁波府副总府。住海阳县(潮安)湖洋市,后裔分居潮阳城内、新陂、仙波、浮阳市、揭阳、大埔县公州百侯村,丰顺大龙华,兴宁石马、永和、龙田,广西贵港武乐乡胜岭冲尾、武乐叶公村、白木冲等地。生于明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四月十五目戌时,卒年未详。公由丰顺县移居兴宁县石马洋门三眼桥下开基,创建三栋围龙屋一座,辛山兼酉,葬于石马李塘龙寨下羊栖坑观音坐莲形,与渊公纪念坟排连,内午山兼丁星宿七度,外己山兼丙翌宿十一度,坐北向南。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岁(公元1794年)重修,1993年再修。丰顺县亦有滤公墓,座落在该县大龙华镇华东管理区桂角庵坑岽冲天凤形,艮山坤向。

妣卢氏,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四月十三日酉时,卒子明成化三年丁亥(公元1467年)九月十三目戌时,享寿八十岁,葬大埔县。

妣陈氏,葬兴宁县石马米渡社坛侧象形,清嘉庆元年丙辰(公元1796年)重修,内庚酉线缝,外申山兼庚,坐西向东。

妣骆氏,生于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公元1393年)九月十四日巳时,卒于明景泰四年癸酉(公元1453年)六月十八日亥时,享寿六十一岁,与夫合葬。

共生七子:1善士、2隐士、3,惇士、4康士、5惟信、6惟亮、7惟恭。

(有谱载:善士,又名九十郎、惟信;隐士,又名三万、惟亮;惇士,又名五桂、惟恭。

一说生四子:l善士、2隐士、3惇士、4康士。 又一说生二子:1三万、2五桂。

又一说生三子:1惟信、2惟亮、3惟恭,有墓碑及当地老族谱所载为据(黄金谱载)。)

近代四世祖 澐 公(巨渊公次子),原名致明,字钦明,号族明。妣饶氏、钟氏。

《四房》2 公生于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八月初九日巳时,卒年未详,葬澄海县。祖居澄海、南阳、月窟,后裔分居广东潮安、庵埠、流陇,饶平黄岗白付村,丰顺石坪西公寮、锡坑、下埔、红全,兴宁县张陂墟、龙田、刁坊以及大埔、揭阳、博罗、河源、普宁、惠来,江西赣州,江苏徐州、碣山,山东青州,福建平和、清流等地。

妣饶氏,生于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公元1387年)三月十八日酉时,卒于正统元年丙辰(公元1435年)十二月初一日酉时,享寿五十岁,与夫合葬。

妣钟氏,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正月初五日戌时,卒年未详,葬虎形。

生五子:1宗礼、2宗贵(桂)、3宗用、4宗和、5宗为(维)。

近代四世祖 清 公(巨渊公三子),原名致通,字志通、吉士,号希信、族通,妣廖氏、邹氏。

《四房》3 公生于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公元1387年)二月十四日未时,卒于正统三年戊午(公元1438年)九月十三日申时,享寿五十二岁,葬于潮阳县东门外、虎形。居大埔县公州,奉父回住福建宁化县城,因宋元之乱,迁居上杭苦竹坑,隨父避居潮安、清远、大埔松柏坑开基。后裔分居饶平县神前、大城、所石井、百口塘、沙下、揭阳、潮阳、丰顺、兴宁、五华、博罗、河源、普宁、潮州麟溪、惠来、和平、江西、福建、平和、清流等地。

妣廖氏,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公元1390年)十月初三日戌时,卒于明洪熙元年乙巳(公元1425年)七月初九日未时,葬龟形。

妣邹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共生七子:1宗责、2宗贤、3宗源、4宗文、5宗昌、6宗道、7宗法。

(一说生四子:1均志(六十一郎)、2均利、3均东、4均庚。

又一说生七子:1祥富(均志、四七郎);2祥廉(宗贤、均利、朝请);3祥元(宗源、东三、朝奉);4祥云(宗文、庚一、五十五郎);5祥炽(宗昌);6宗道(千二郎);7宗法(念七郎)。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