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族谱—序言
族谱、方志、正史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同为我国珍贵文化遗产,三者互不可代。
中山前溪刘氏族谱,自南宋绍兴八年(1138)11世祖德敷公修首谱,至民国7年(1918)38世祖乡贤学粹续撰(zhuàn)(写 作),为17修。尔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无修谱之可能。新中国建立后,“文革”时期,族谱列为“四旧”,或焚或毁,所剩无几;至20世纪80年代,虽 已改革开放,百废初兴,但仍受政治、思想、经济等因素的制约,邵东、洞口等尊长族贤,只能各自割取分修,无法修成合谱。喜今政通人和,收族修谱已蔚然成 风。2006年,由学斌、绍刚(邵东)、成云(洞口)首倡,经两地贤达共议,为溯源正本、敦亲睦族、光宗耀祖计,有合谱的必要和可能,故推举绍刚先生(邵 东)主编中山安成前溪刘氏沿沛派六世祖子通、子开公位下18合修谱,后由成相(洞口)佐之。
我族之源流,前贤鸿儒均有卓论,大同而小异也。今卑人才疏学浅,拙笔本不当序,但受嘱难辞,惟懔然效颦(pín)(皱眉,语出东施效颦)综白耳。
据 考,上古黄帝五世孙尧,生伊祁山,故姓“伊祁”。13岁封于陶(山东定陶),后又封于唐(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17岁即帝位,都平阳(山西临 汾),为部落联盟首领。107岁时禅位于舜,而将儿子丹朱(又名源明)封于刘地(河北唐县)。此后,丹朱裔遂以“刘”为氏,派衍于今,星散全国。
尧下传至18世祖累,擅养龙,为夏13代王孔甲养雌雄二龙,封为相。自此,刘姓始得显贵。后一雌龙死,累惧,逃于河南鲁山,再辗转于沛(江苏沛县),卒葬于沛地。累数十代繁衍生息于沛、丰、彭城一带。
累的57世孙邦,曰“沛公”,立西汉王朝,史称“汉高祖”。自此,刘姓为皇室国姓,众望所归,异姓易刘者众;尔后,刘姓派衍为彭城、中山等25郡望。
邦三世孙景帝启之九子胜,封为“中山靖王”,治中山郡(河北唐县等14县),子裔发达,衍为大族,散布全国,其后裔属“中山刘氏”。
启之六子发,封“长沙定王”。定王六世孙秀,生于公元前6年,南阳舂(chōng)陵白水乡(湖北枣阳吴店镇)人,曾起兵白水,建东汉王朝,史称“光武帝”。秀第五子焉受封“中山王”,其后裔亦属“中山刘氏”。
清嘉庆元年至二十二年(1796-1817)在江洲所建刘氏宗祠,石雕门联云:“两水会双流,朝宗白水;群山罗四面,推本中山。”其意一语双关:一则形象地描述了江洲独特优美的地形地貌;二则明确地昭示了我族派源于“白水乡”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
宋前,谱掌于官,经五代世乱,散失无存,族史无考。故本族派以南唐(937-975)大理寺评事(刑狱官员)庄公为鼻祖。庄公约在唐末避乱,自中山徙居临川(江西抚州)宜黄县。繁衍子孙至“天”字辈,凡45代矣。
二世祖埊(dì),任宋初吉州(江西吉安)长史10年,后迎奉庄公就养于安成(今安福)县南70里之前溪。此处溪花似锦,岸柳如蓝,民俗淳厚,遂立家业;其裔繁昌,科第仕宦,代不乏人;散居邻邑,支派分流。明嘉靖壬寅年(1542)修有前溪庄公祠,成为当地豪门望族。
六世祖子通公,字达甫,徙居毗邻沿沛(今安福县金田乡沿沛村),子孙繁衍,文人辈出。通公为吾沿沛开派之祖也。
明宣德年间,通公位下23世祖子理公,由沿沛始迁今邵东县魏家桥镇三联村荞麦塘,距今约570年,殁葬天狮岭。其后裔发达,散居于今邵东县烟竹塘、野狗坪、荞麦塘、周官桥,邵阳县杉木桥和洞口、祁阳县等地。
23世祖子政公裔徙邵后,主要分居于今邵东县古奇洞、灵山寺、苏家冲、两市镇牛栏塘、仙槎桥镇马桥、九龙岭镇龙脊岗、罗古塘,祁东县陈古冲,新宁县马头桥等地。
23世祖臧勉公后裔迁居今邵阳市蔡锷乡,广西桂林、永福县等地。
明 成化年间,子理公位下25世祖笃达、笃宦二公由荞麦塘同迁今洞口县石江镇江洲村,距今约520年;约30年后,达公次子锡公又迁居荷叶塘。两公后裔迅繁速 衍,主要散居在今石江镇的栗家村(九龙、白果)、马口村;竹市镇的早禾村、徐家冲、石塘窑、秀丰、大湖、大水、白竹等地;高沙镇的罗保垣、抚军庙、茶铺等 地。而达公长子金公裔迁洞口渣林、四川等地,因其后裔难寻,此次未能造册合谱。
明宣德年间,通公弟子开公位下约文、约礼两系后裔迁邵后,居隆回西山、丁山大屋、黄泥冲等地。
明洪武年间,约修系21世祖怡公始迁今洞口县石柱乡沙罗田。明天顺年间怡公三世孙永满公再入赘洞口山门水口路边张家。24世孔愿公裔迁居隆回石桥铺。2008年,怡公裔以建文为首集巨资在山门路边复修了金碧辉煌的《刘怡公祠》。
开公徙裔与吾支派毗邻,17修与之合谱,名曰“前溪派谱”。此次亦能同志合谱。
派流千里思其源,树高万丈思其根。思恩报祖,人之本分。父母,生我养我者,孝敬理所当然也;父母之父母,乃吾祖宗者,孝敬不亦理所当然乎?孝父母,衣食所安;敬祖宗,一炷清香,勿求于物,唯求于心耳。续修族谱,即以“虔诚”之心纪念自身之由来,祖宗之恩德也。
千枝万叶同系一根,千家万户同衍一宗。同族之人一脉相承,或为爷孙父子,或为叔侄兄弟,或为婆媳姑嫂,或为姐妹妯娌等,皆亲人也,和睦相处,情理之中。敬吾老以及人之老,爱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敦宗睦族,相敬如宾,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岂不美哉!
若同脉之人,断谱离亲,长幼无序,伦理不存,实如断源之水,离本之木,岂不干涸(hé)枯朽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拒不睦族之人,无事乐嬉嬉,有难忧戚戚,急如锅蚁,慌如墙狗,求人不行,烧香不灵,岂不悲哉?
刘氏宗族,人文灿烂。唐尧开禅让圣君之道,沛邦建大汉王朝之基,白秀立光武复兴之业。此类圣君皆为吾派流之远源,有史可考,有据可证,决非虚攀为豪,媚引为傲。
远不赘(zhuì)(多 余的)述,近者可触。吾中山前溪刘氏,鼻祖庄公,乃南唐大理寺评事、陕州司户;二世祖埊公,系北宋吉州长史;十一世祖德敷公为南宋进士、杭州文学提举,创 修首谱,功德不朽;明末世玉公,上赐“神勇将军”,忠烈英名,彪炳千秋;清乾隆时文徽公,翰墨进士、河南粮盐道,朝廷忠臣,百姓父母。此皆宗祖之光耀,族 人之灵魂,后昆之典范也。
祖宗有德,嗣裔昌盛。当代精英,灿若群星,不胜枚举,海墨难书,惟另列《英贤名录》予以标榜,以示效仿。
见贤思齐,昌我族民;光宗耀祖,裔之本分。为人者,能力有大小。而光宗耀祖,勿求功名显赫,勿求家财万贯,唯求爱心一片。愿为爱我家乡、振我族业、兴我中华而尽力奉献者,皆为肖子贤孙也。
先祖前贤之光耀,堪为嗣裔后生之明灯;长江滚滚东流去,只因后浪推前浪;后生精英胜前贤,才为吾族之希望!愚序之心,唯此而已!
庄公四十一世孙 成相谨撰(zhuàn)
2009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