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包公后人来肥祭祖 两本罕见“包氏家谱”首次露面
记载包氏家族支谱
经过百余年,家谱的封皮已有破损,扉页也有一些字体因为年代的关系模糊不清,上面的字体有很多都是繁体,页面的左右两侧都标注了年代。“这两本家谱年代久远,记载了包氏家族支谱。”包慧良介绍,祖宗谱里规定修谱为30年一修,完成一次修订耗时十几年。江西包公后裔从1204年开始修谱,1850年《吉林包氏支谱》修订出来,主要记载了清道光年的包公后裔;1896年,包金坡、包竺峰、包荃孙三位包公后人又修订完成了《包氏家乘》,记载了从清道光年到光绪年代的包公后裔。
“清道光年的《吉林包氏支谱》一套是5本,共修8套;清光绪年的《包氏家乘》一套6本,共16套。现在世界上仅存一本《吉林包氏支谱》在我手里,《包氏家乘》世上仅存2套,我这里有一套,还有一套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包慧良说,这套《包氏家乘》是其先祖父包云章1896年领取的。
江西包公后裔办过旅社
包慧良介绍,从家谱记载来看,1864年之前,包氏还是默默无闻,子孙都耕读立家。到1896年,包氏家族跻身于首富之列,这也是当时能修《包氏家乘》的客观原因。“西起四川,东至上海,南至江西,北至徐州,包公后人发展了钱庄、盐业、米行、箔坊等各个领域,推算起来,包公后人当时可能还当过地主。
1922年包公后人还建立了‘江西大旅社’,当时是南昌最好的旅社,1927年共产党还在大旅社建过总指挥部,解放后改为‘八一起义纪念馆’。”包慧良说,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包氏家族企业衰败了,包竺峰留在了南昌,其他的人各自回老家了;包金坡的长子去了台湾,成为国民党中将,3儿子在台湾成立立德电子集团,4儿子垣敏任江西民盟副组委,后改组委为主任,其也是民盟的创始人之一;长孙包忠谋在科大任副校长,研究辐射小有成绩。
包氏家谱起始于北宋末年,到明代中叶,包氏旧谱散失,目前在全国各地流传的一些包姓家谱都是明朝后年修编的。全国各地包公后裔总人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估计约有10万人,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云南、贵州、江苏、四川、福建等省。其中,安徽省内除合肥以外,庐江、舒城、桐城等地也有包公后裔聚居地,累计约有1万人。
2008年是包公诞生1009年,这一年的10月21日,包氏后裔、江苏江阴文林包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包荣如一行7人,将新续修的全套《文林包氏宗谱》70册无偿捐赠给包公园。全套《文林包氏宗谱》共约291万字,收录现今包氏6000多户人家,人口超过2.1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宗谱》只印制了260套,江阴文林包氏将其中两套分别捐赠给了合肥包公祠和安徽图书馆,这也是迄今海内外存世的包拯后裔宗谱中卷数最多、保存最完整、收录族人最多、收集诗文最多、文化底蕴较深厚的一套宗谱。
扬州图书馆现有一份从市民间收集的《包氏宗谱》。据当地包家后人介绍,元朝时期,包公后代包实到镇江做官,遂在镇江落户《南昌包公后人来肥祭祖 两本罕见“包氏家谱”首次露面[图]-合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