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鲍氏:名门往事 百年洋楼
在浙江绍兴袍江新区马山镇东豆姜村,一座特殊的洋房在暗沉的天色里尤其引人注目,水磨花纹的门庭,大理石柱子,圆拱形的亭子高高地建在屋顶上,这就是百年之前的洋房,而百年之前造得起洋房的主人,是绍兴典型的大户商人——鲍氏家族。
百年之前的洋房相当于鲍家的“贵宾接待处”
百年前就已经建造这样的建筑,他们是一个怎样的家族?洋房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呢?家住绍兴市区的鲍氏后人鲍世济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事业达到鼎盛时期的绍兴豆姜第三代鲍氏集体出资而建的。洋房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由豆姜鲍氏“九思堂”族务主持人鲍德衔主持建造,投资10万银元,历时近两年,由绍兴“章积已营造厂”承建,包括花园、附房等建筑,属豆姜鲍氏“九思堂”族房产,原名“饮酒楼”,是族人接待宴请宾客和举办喜庆活动的场所。
豆姜鲍氏的远祖在安徽歙县,从事盐业生意,清初迁至绍兴,而后,其中的一支落户马山豆姜。经过三代人的奋斗,到了“德”字辈的20世纪初时,事业达到了顶峰。投资涉及盐业、典当业、金融业、旅馆业,有实体盐场、酱园、油坊、布厂等,销售网络遍布绍兴、杭州、衢州,并向江西等地发展,其银楼成为杭州三大银行之一。鲍氏小洋楼就是在当时这样的环境下建造起来的,用于接待来绍的高级宾客,而东豆姜村村民,今年已经83岁的谢云堂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就亲自参与过小洋楼的建造,“当时这个洋楼是非常有气派的,包括花园假山,一整片地都是鲍家的,听我父亲说造楼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听从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出当年鲍家要破财,所以索性造楼‘消灾’!”,老谢这么说。
一个家族的历史百年越商的传奇足迹
百年之前的小洋楼就像一个点睛之笔,将鲍氏家族的繁花鼎盛描绘得淋漓尽致,而这当时市价就值10万银元的小洋楼的背后呢,是一个越商的发展轨迹。这个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鲍姓,从安徽迁徙到绍兴之后,是靠着什么发家致富,并且几百年不衰的呢?
绍兴鲍氏原籍安徽歙县,鲍曾尚自幼丧祖父、父亲,全赖祖母、母亲含辛茹苦扶养长大,公元1774年,为生计所迫辍学来到绍兴打工,后自己独立经营盐业,定居于马山高车头。230年来绍兴鲍氏已延续10代,发展到万余人,散居于海内外。
据鲍氏家谱记录,鲍氏迁绍时十分清贫,相传鲍曾尚因难度除夕,受母命前往亲戚家借贷,无果而返,只得用蔬菜当年夜饭。为不忘祖先艰难的生活,绍兴鲍氏有年夜饭吃素的传统。
鲍曾尚9岁时,绍兴适逢灾荒,赈灾者将“极贫”字条贴在鲍家门上以备救济,鲍曾尚祖母江太夫人发现后即令鲍曾尚取来梯子,亲手将纸条撕去,并向邻居说:“鲍曾尚是男子汉,今天得了优待,如果他有才,将来会被人贻笑;如果没有才能,多了一斗一升,也只能苟延残喘,无济于事。”江氏的行动对幼小的曾尚留下深刻的影响,从小树立起自强自立的意识。
而经营盐业发迹之后,鲍氏家族一直秉承着诚信友爱的从商治家理念。据史料记载,自鲍曾尚开始,在当时的盐栈里,均开设医疗服务,免费为贫苦农民治病,并提供食宿方便。每逢大灾之年,必捐金救灾,安抚百姓。
虽然岁月流经了好几百年,即使这一座曾经极盛繁荣的洋楼也早已人去楼空,但是这些曾经的越商故事尚存,与今日相承。
一座洋房的现在一段历史的将来时
如今的鲍家洋房,是豆姜小学的所在地,门口的省级文保单位是2005年批下来的。一楼二楼是豆姜小学的教室与办公用房,踩着陈年的旧地板,嘎吱嘎吱地走上三楼,墙面的灰都已经掉落下来,“三楼的凉亭,原本是我们小时候玩躲猫猫的地方,那时候总是在这里钻进钻出的,现在都荒废了!”老谢这样感慨。
站在小洋楼最高处的平台,抬目望去刚好是那棵百年玉兰树的顶,当年的那些德国的琉璃窗,风情十足的假山,如今早已灰飞烟灭,只有当时精致的手工雕刻,大理石的威武依旧诉说着旧日里的风光。来绍兴探亲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70多岁的鲍世行先生就曾经说过,这个建筑与上海外滩的建筑群可是同一批的,不简单!
“现在大家也遇到了些困惑,这个建筑修修也要花好些钱。虽然2005年被评为文保单位,其价值也得到了文物部门的重视和肯定,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被拆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也不多,所以洋楼基本还是在用作教学楼!”袍江新区马山镇东豆姜村村委主任谢土祥和马山镇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鲍家的后人们大多都已经远离故土,“去年也有人从上海过来,看过这幢老楼,说是原来鲍家的小姐!”村里人说。
鲍世行教授认为,豆姜小洋楼的难得之处在于地处农村,且建筑的西方柱式和檐口细部均为古典做法,他认为,修复后的建筑可以开辟为民俗博物馆。待水路、陆路恢复后,可以将其纳入绍兴的旅游路线,成为旅游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许离真正实现这些还需要更多的机缘,而豆姜的百年洋房不管有着怎样的将来,都曾见证了一段难得的百年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