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城续谈
夏都原城之所在?史学界颇有争议。我们以往也发表一些文章,现又有新的延伸看法,氢为原城续谈。
一种认为在济水的源头,即现在的北海区庙街村,有许多济源文史方面的书刊及资料大都是这样介绍的。
原城遗址,又名庙街遗址。在县城西北2里许庙街村西,地处济水东西二源之间,因“源”古为“原”,夏少康及其子帝杼、周武王弟原叔曾在此建都城,故名原城。原城也曾名原乡、原村。清乾隆十六年《济源县志》载:原城在济源西北四里,今呼原村,居济渎庙西。
另一种认为应该在克井镇原昌村。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杜预的话说:“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河内心水县,汉置,辖济源北部一带地区,治所在今济源市五龙口镇王寨村。根据实地考察发现,在王寨西北的几十个村中,唯有原昌村名含有史书记载的“原”。此村位于济源西北,距市中心八公里,同时也在古沁水县旧治王寨村西北,两村相距十五公里,方向与史书记载相符。
现在史学界对以上两种认识没有达成共识,普遍倾向第一种,这就给我们爱好历史的人留下了一个茶前饭后探讨的话题。
两种认识都以古文献记载为依据,并实地考古探测,互相争论。我们认为应从原城的外围寻找线索。
第一,原昌村现属于克井镇的一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是克井村,克井村在原昌村西一里许,翻开史书让我们寻找答案。晋文公攻打原城,在原城吃了败仗,这就是所谓的克晋,“克晋”与“克井”的意思天然的巧合。
《左传·僖公二十五》:“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佰贯于冀,赵衰(墓地现在轵城赵村)为原大夫。”这就是史书所记的“伐原示信”。
从上述可以看出,晋候无论如何讲信用,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此打了败仗。三天时间没有攻下城池,准备撤退。原伯贯带领子民守卫家园何等艰巨。因为晋侯说:‘所亡滋多。’在这里我们认为“克井”与“克晋”不是巧合,应是原伯贯被迁于冀(当时济源为冀地)以后,原姓后人四处逃散,多年以后陆续回归故里及周围定居。
1、难民或者是原始后人回到原城。就在当年原伯贯率领子民击退晋兵的地方,也就是原城的西边住了下来。为了宏扬先人的业绩和防范晋势力的迫害,起名“克井”村,同“克晋”谐音。
2、难民多年后回到家乡,晋侯已不执掌朝政,为了纪念先人,起名“克晋”。随着历史变迁,“晋”字被后人念串或简化为“井”,例如轵城镇的“中王”村,“中”应为“钟”,也是被后人简化。
第二,原姓在济源的分布。庙街,据《济源县志》记载曾名原乡、原村。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原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北二里。”这与南朝的记载相错,纵观历史的延续性,大都是继承前朝的记载。到后期,经历了若干年,原姓后人定居到四面八方,庙街这时的原姓聚集最多,成为村中的大姓,呼名“原村”或“原乡”是可以理解的,这时的原昌村随着历史的变迁已逐渐被后人淡忘。
然后,我们看一下济源原姓人的分布。分布最广的是克井镇,在北社、勋掌、新庄、大郭富、灵山、小庄、闫和等各个自然村都有原姓人。它们围绕在原昌村周围,这与历史的记载是关联的。当时晋侯迁原佰贯与冀,原姓后人不愿离别故土,后居在原昌村附近。而原昌村中现无原姓,由于迁徙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在原昌建都的可能性。纵观古时在济源建的邑城,大多是以山河为屏障。邵原以太行、王屋及黄河而所建。古轵以南岭,沁水以沁河、太行为天险,以及在坡头、承留所建的邑区。都是在高坡地。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防止水患。
原昌位于盘溪的平原上,后枕太行山,西有泷水(蟒河),前有孔山为屏障,它夹于两山之间,是典型的塬,现代字典中“塬”同“原”。“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原”是宽广平坦的地方,古时的“塬”同“原”及“源”是互通的,但古书上同时用“原”和“源”,未发现用“塬”。看一看原昌村现在所处位置,就会一目了然。是后来学者把“原”和“源”误解,就成了“原城”在济水之源,这也是一种美化。
第四,原昌赵姓。“迁原伯贯与冀,赵衰为原大夫”。原姓被迁后,赵姓进入了原城,历代生息,现在原昌村中的赵姓便成了大姓。此村四周有八座大冢,相传为原国大夫赵衰后裔之墓。另外,村东通往孔山的一段便道称赵路,从古至今一直为赵氏所有。
第五,原昌的“昌”。史书记载庙街曾为“原村”、“原乡”,是那样的直接。原昌为什么不这样直呼其名,而用了一个“昌”字,让我们后人猜疑,把原本许多属于自己的专利拱手于人。我们不妨看看中国的许多地名,如许昌、武昌等,近在眼前的还有我们济源的“休昌”村。古文中“昌”有两种意思:⑴壮大美好的样子;⑵昌盛。这就不难理解了,说明当时的原城由盛到衰,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晋文公伐原示信后,先后封赵衰、先轸为原大夫,以后又将原和阳樊合并,把邑迁之曲阳,其地在济源城西。周襄王十七年晋人伐原,十九年晋军围阳樊,阳樊逐为空城。晋人把办公地点迁往阳樊(曲阳),原城的繁华已不存在。后人把原城改为原昌,只是一种寄语罢了,希望它昌盛,重新发展到以前的样子。
在济源的方言土话中,昌读chāng,并不读xiāng。但劳动人民充分的发挥了智慧和想象力,把“昌”字变成了在字典上都查不着的多音字。在济源话中,唯有“原昌、”“休昌”的昌都读成了xiāng,甚至有人在书写时也写成了“原乡”、“休乡”。从字的本义中和口语中,并不难理解,这些村名的叫法没有脱离本质,写法却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梦想,把原昌叫原昌(xiāng)是有意的。
佃头。佃,在读作tián,耕种,狩猎的意思。在宋以后读作diàn,引伸为无地农民向官府或地主租种土地,受残酷剥削。头,是太行山向平原过渡的缓冲的末端。
以上为“佃头”村字面理解,佃头村在原昌村南一里许,这里是不是古原城的粮仓之地,有待专家指正。
周代大型的祭祀,分外祀和内祀,其中祭天在南郊(佃头)祭地在北郊(交地),都在城外,称作外祀。由北往南,交地、原昌、佃头三村在一条中轴线上。
第六,史志的可信度。南朝《史记集解》载:河内沁水县在两汉至南朝时均有设立,现在的“庙街遗址”应为轵县所辖。20世纪80年代,济源修建火车站时,在施工中出土的汉代罐盖,上有清晰“轵”字印记。到了南朝刘宋时期,在本朝均没有沁水县和轵县的情况下,作者裴骃不可能犯下常识性的错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春秋的原城应在现在的原昌村及附近。另及:原昌村东有一小自然村,名“蛇庄”或“佘庄”,现已无住人,是否与“社”有关,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