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氏从古至今的迁徙

2013年06月19日 | 阅读:1643次 | 关键词:

     游氏家族的迁徙路线首先是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接着到中原地带,然后长江流域,之后福建,最后回流和外迁至各地。国内如如湖南、台湾等地,海外如东南亚等地。

    游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六位,但在台湾省则排名为第三十六位,人口约九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游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三十六位。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在分布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余略)。
    据历史考证,游氏源出于西周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而姬昌的远祖则为后稷,溯源为甘肃东部、陕西西部一带的姜嫄部落。 春秋时期,郑穆公有个儿子名为公子偃,字子游。子游的孙子皈为纪念他的祖父,就取祖父的字中一字“游”为姓氏,称为游氏。游眅弟游吉号子太叔游吉(?-前506年),姬姓,游氏,名吉,字子太叔(一作子大叔,曾一度主政郑国。郑穆公的曾孙、公子偃的孙子、子蟜的儿子。历事郑简公、郑定公。其兄游眅被废后为卿。善于辞令,多次出使楚国、晋国。辅佐子产执政。前522年,继任子产为政。尽杀崔苻之泽的群盗。他曾经阐述礼和仪的区别,认为礼是天地经纬、上下纲纪的准则。前506年,游吉去世,驷歂执政。)继著名宰相子产后执掌郑国国政,游氏的声名也随之大张,传播更为广泛了。游氏堂号有:冯翊、广平、立雪、东兴。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游氏从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今中国南方的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 
    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而迁入。 福建游氏族人又逐渐回流至国内各地甚至海外,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梅州,浙江的遂昌、温州、苍南、平阳、玉环、瑞安、泰顺,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此后,诸地游氏又进一步开枝散叶,比如湖南江华赫洞一支就是由福建永定大溪迁往渐成,而后赫洞又有分支陆续迁往全国各地,如今已繁衍至数千人,仅该村游清沂老大人一家,子孙及曾孙辈已达百人之众,其后人近布湖南江华、零陵、长沙,远至广东珠海、深圳、东莞、中山、阳江等地。 
 
百姓通谱网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