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谱传家风家训延续好的传统文化

2015年01月08日 | 阅读:3020次 | 关键词: 家谱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在奉贤区杨王村,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村民的生活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家规则是‘细胞’中的正能量基因。”昨天,奉贤区文明办主任王秋萍接受采访时表示,杨王村的这一创举已在奉贤区逐步推广。政府部门鼓励居民自编“好家训、好家风”,同时也找出20部历史悠久的古家谱,从中寻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至今的历史脉络。

转型之痛让村民重拾家训

杨王村曾是奉贤出了名的贫困村,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如今村年产值数百亿元。而在高速发展中,转型中的杨王村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2006年杨王村与其他两村合并,急需能够提升凝聚力的举措,而且相比物质文明飞速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有些跟不上,杨王村党委书记孙跃明说。

作为对策,村政府开始编写村训,试图制定统一的价值观增进彼此认同感,并且引领村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在村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后,于是又进一步要求村民以家庭单位编写“家训家风”,这一举措是杨王村首创。

孙跃明说,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环境就是家庭,而家风家训则是最好的传承载体。去除糟粕,保留精华,融入进步思想,以好家风带动社会之风的进步,促进社会成员文明素养的提升。

“家训家风”造就文明村

杨王村的张龙兴经营着一家工厂,十几年来辛辛苦苦从一穷二白做到了年入百万元,如今张家祖孙四世同堂,生活安逸美满。

每天出门前,张龙兴都要看看贴在家门前的一段文字:“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和谐,家和万事兴。”这是张家自编的家训。

这段文字看似朴实简单,但却是张龙兴最的人生感悟。他告诉记者,回望奋斗十多年的艰辛和收获,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对家人尽责、对他人谦和、对自己严格。“道理都是祖辈教的,但以前都是口口相传,不注意保留,现在写下来挺好。”张龙兴说,编写家训,让他重新审视祖辈们的美德,同时提醒自己,家里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究竟是什么。

和张龙兴一样,全村800户村民全部参与编写了家训家风,村民文明素养显著提高,而杨王村也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杨王村的家训家风活动除了让村民了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外,同时也得到了奉贤区政府的肯定,编写“好家训好家风”的活动已开始在全区推广。

除了鼓励市民编写家风,奉贤区文明办也尝试在一批古家谱中寻找家训家风的痕迹。在奉贤区档案馆,专家正在对20部古家谱整理研究,这批家谱记录的历史短则数百年,长则上千年。

20部古家谱中,有11部被发现编写有家训家风。奉贤区史志办主任丁惠义说,古人倡导的美德其实和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基本相同,孝亲、诚信、仁义、敬业、勤俭、爱国、惩恶……几乎所有家训中都提及了这些美德。

据介绍,奉贤区将在杨王村的成功经验上继续开展家训家风活动的推广,推进南桥镇及庄行、青村古镇试点,针对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妇女组织、学生家长三个层面进行了发动试点工作,并从古籍家谱寻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至今的历史脉络,尊重历史,回归传统,提升素养。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