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一条古道
泰顺多山,多古道。八十年代初期,全县鲜有几条公路。当时,我就读于泰顺一中,而家居筱村,平时住校,很少回家。记忆中一次节假日,回了趟筱村,与家人小聚几日,而后于星期日赶往学校。回校线路:从筱村走古道至洪口岭头,再搭乘百丈至县城的班车。
清晨起个大早,餐后约上同学就走上了回校路。深秋季节,天蓝云白气爽。先途径泰顺最具特色的廊桥——文兴桥。因其桥头两侧高低不一,一边平缓一边陡峻而闻名,人称廊桥中的“比萨斜塔”。文兴桥挑檐翘角,青瓦交叠,雕梁画栋,丹朱漆色,斜跨溪涧,如蛟龙卧波,似长虹饮涧,建造之精美,气势之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它凌空飞架,沟通天堑,仿佛一道五彩飞虹,是我们上学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桥连洪口古道,漫漫古道铺嵌着整齐的青石,青石因如鲫行人常年踩踏,风雨兼程,已露白痕。古道旁有辨不清的枫、松、杏、杉等树,树身粗壮,特别耀眼的是或鲜红或金黄的红枫,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大片绿林中,山风拂过,枫涛阵阵,落红遍地。环顾四野,一朵朵苇草花絮象一团团绒毛,漫天飞舞,随风而逝。走在古道,一种愉悦,一种神怡油然而生。走过长长的古道,来到了洪口小镇。
说起洪口,泰顺人对它可是记忆犹新。洪口位居洪溪出口处,故名洪口。明清时期,洪口和百丈以及如今福建福鼎的桐山是泰顺与外界经济交流的商贸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发现,洪口曾是泰顺境内最为著名的瓷器生产地。两宋时期,洪口乡碗窑已建窑制瓷。清康熙年间,福建汀州难民避乱来泰,在洪口乡吴坑村,利用当地特有陶土建窑烧碗,所制碗盘、瓶罐细腻坚硬,胎灰青白,享有盛誉。产品除满足本县市场外,还远销杭州、福安等地。民国26年(1937年)以前,洪口碗平均年产在300万只以上,素有“大安陶、洪口碗、司前纸、罗阳伞”美誉。洪口小镇有古街,街面皆为鹅卵石铺就。古街两侧是众多外貌古朴的乡土民居。民居大部分是具有明清特色的江南传统商居两用木构楼房,底层前为商铺,后为灶间,二楼为卧房。洪溪盛产溪鱼,所制溪鱼干肉厚味美。当地渔民夜里放置鱼网,鱼篓于鱼路,第二天清晨起收网篓,将捕得的活鱼开肚清空,生火,在锅壁上抹一层薄油,放鱼入锅,待鱼两面微黄,有淡淡的鱼香溢出,即起锅。然后生炭火,将鱼放入竹米筛于炭火上烤,烘去水分就成了美肴溪鱼干。商铺边放着几张竹椅,供行人驻足歇气。民居里一些老人斜靠在竹椅上,或打着盹儿或抽着旱烟,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儿。
穿过小镇古道,便到洪口古渡口。一条宽阔的大溪横亘在前,溪潭一个连着一个,水深流湍。溪中一个个大鹅卵石被溪水冲刷得异常洁净,露出水面的石头又圆又白。溪中小鱼儿随处可见,看到行人走近掉头就跑,无影无踪。渡口有木船儿,撑杆的是老船工,几十年往返于两岸。岸边行人一吆喝,船工便将船撑过接上,送至另一岸边。乘船人交上几角船费,与船工打声招呼,便又告辞,踏上行程。据史料记载:洪口埠头原为温州古道要口。五十年代,洪口水运占有极重要地位,全县物资主要靠百丈口、洪口两埠进出,邻县景宁、庆元及福建寿宁、福安等县的部分商品亦经此运输。运出的有竹木材、木炭、薪柴、茶油、茶叶、土纸等土特产品,运入多为食盐、鱼货、布匹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民国初期两埠有木帆船170多艘,船运较为发达。抗日战争时期,省内部分大中学校及少数机关单位迁来泰顺,客货流量剧增,船只增至320多艘,为水运鼎盛时期。
再行一段路,登上高高的山岭,就到了洪口岭头。岭头有一风雨亭,名曰沙坑亭,是行人歇息、避雨、纳凉的地方。名说亭,实是一座无门的堂屋,三面泥墙,一面朝路,屋顶铺青瓦。亭内几根木柱好像书有对联,顶梁上刻有造亭师傅之名,侧墙上挂着一块木板,用毛笔记叙造亭修亭之事,并列有捐资助工之姓名与数额。在亭中歇闲之人都会拜读一番,感慨几句。沙坑亭前就是百丈至县城的公路,因此,该亭也是班车的停靠站。搭车的人在此等候,然后乘上车远走高飞;下车的人在此整理行装,然后再踏上归程。
时光流逝,如今,文兴桥由于年久失修,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有关部门正对其修缮。而洪口小镇、古渡口已淹埋于珊溪水库淤泥暗流之下。唯独古道仍残存,但迹稀少,当年被脚板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也生了青苔,两旁野草肆意旺长,一片荒凉景象。唯独古亭仍在,但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记忆中的这条古道,已在记忆中…
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