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族南北谭

2013年08月13日 | 阅读:151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南谭,所指江苏常熟谭氏。常熟,位於江苏省南部,北滨长江,西与张家港、江阴、无锡三市县为邻,南与昆山、吴县两县接界,东与太仓县相连。

早在汉代,常熟即为吴县(今苏州市)、毗陵(今常州市、宋曰毗陵)二县地。晋泰康四年(公元283年),以毗陵县南沙分置南沙县,南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以南沙置常熟县。唐武德七年(624年)移治海虞城、即今虞山镇。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昭文县,昭文、常熟二县同城而治。民国元年(1912年)省昭文县入常熟县,至一九八三年三月置常熟市,为苏州市隶属。

常熟谭氏,乃是谭子后裔南下的重要支派,代有名贤。明清两朝,人文蔚起,如日中天,与丹阳谭氏、苏州谭氏、并称为苏南“谭氏三望”,可谓月夜三星,交相辉映。

据周公太《瓦砾斋笔记》载;“明清间昆承湖东有地名儒浜,其处水深土肥,人称菰芦虾荣之乡,所居村民多谭姓,以捕捞为业。曾有号西坡翁者,来隐是处,筑西坡园,名闻一时。昔邑中鸿儒硕士,常往游其中,长汛崇朝,飞觞长夜,以为乐趣。园中广筑亭台楼阁,参差于碧梧翠竹间,有玉堂书屋、碧芳亭、香远室、陆舫诸景,极尽园林之趣,惟桑田乃易变,今遗址竟踪迹全无。”

明代,常熟谭氏多以耕读传家,正德年间,谭氏已发展成为常熟六大望族之一。德义操行为时所推,曾有“常熟城外谭半城”之说。

谭  晓,明,邑东里人。字,尽知。号,镜川。生於弘治十年(1497年)丁巳,本是城东农家出身,(今沙家浜张泾村一带,即为谭晓围垦)经营有方,富贵不淫,崇尚节俭,至嘉靖初(1522年)得以积累亿万家私,成为邑中首富。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倭寇不断袭扰常熟城,民不得安,时谭晓富可敌国,慨然献出四万余金,修筑常熟城池,防倭保民,时人称谓“谭半城”。后过荒年,谭氏不忘乡里,散米赈济,又斥资筑东门至昆山界岸十万余丈,建石桥十八座,以利行人。其义举感天动地。

万历初(1573年),谭晓八十寿终,阖邑官民庶留哭送,时常熟县令王叔臬,倡建谭晓公祠,祀之。并亲作《谭晓祠仪》旌其功而颂其德。谭圣蛟,清,常熟人,字,应木。顺治乙酉科解元。谭玉鹤,清,常熟人,雍正举人,十二年(1734年)甲寅,霍山学正。

常熟,自古人杰地灵,在历朝历代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之才。到明、清两朝,常熟成为创造出著名的“虞山画派”的钟灵毓秀之地,书风犹盛,特别是到了清代,“兰亭墨宝”激荡着山水常熟,吴鸿纶、杨沂孙等书画界名流层出而不穷,咸丰六年丙辰状元翁同稣更是集政治家、书法艺术家於一身,“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而这一时期的常熟画坛中,谭氏一族,亦是群彦联翩,少长咸集,成为熔铸谭氏南北二宗的书画名族。谭氏书风,声名益著,为创造常熟书画的辉煌云蒸霞蔚,再次彰显了常熟谭氏的文腾景象!

谭绍隆,清,常熟人,字,道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武进士,崇武尚文,尤工书,得圭峰碑,笔意独钟。

谭见龙,清,常熟人,字,淇升,又字潜初。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举人,三十二年(1767年)丁亥署新安知县,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先后为广东龙门、河北乐亭知县。擅山水画,能书、工诗。《墨香居画汇》、《清画家史诗》、《虞山画志》均有其作。

谭  清,清,常熟人,字,冰仲。能诗而善琴,工写兰。说者谓其性高洁,编竹为庐以居,殁后犹有琴声从庐中出,月白风清之夜,往往闻之仙去云。有《卧游斋稿》、《支溪小志》。

谭  燧,清,常熟人,善画山水松石,意境幽远。

谭  嵘,清,常熟人,字,鹤坡,善画山水。《虞山画志》。

谭企进,清,常熟人,擅水墨山水、花鸟、能诗。意高雅。《海虞画苑略》。

谭  锦,清,常熟人,字,青岩。工花卉,善山水、花鸟,独立不群。见《虞山画志》。

谭天成,清,常熟人,字,诏九,一字石航。盛大士弟子,工兰,画墨兰、墨竹,皆工绝。《鸡山卧游录》。

谭  鹤,清,常熟人,字,云路。写山水学邱屿雪,无浓重俗气,而清秀可观。《海虞画苑略》。

谭文寿,清,常熟人,字,小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壬寅,邑庠生。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太平军进入常熟后,曾为慕王谭绍光、忠王李秀成幕僚。擅长书法,精通文学,颇受器重。为歌颂太平军政绩,常熟建“报恩牌坊”,碑文由谭文寿书丹。

 

    北谭,即指山东潍县谭氏,“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区,文风昌盛,科甲蝉联。”任过潍县县令的郑板桥曾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县原是小苏州”的名句。成为当时潍县繁荣的经济和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

    据《潍城区志》记载:“潍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古城。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南唐郭乾晖,北海人,工画鸷鸟杂禽,田野荒寒之景,格力苍劲,巧变锋出,旷古未见匹敌。宋朝人物画名家李雄,北海人,太宗时供职画院,喜作寻丈巨幅,气势雄伟,所作钟馗图尤为精粹,曾因拒绝宋太宗画纨扇险被杀害,其刚正不屈,为后人传颂。”

    到了清代,潍县绘画习书之风在民间盛行。原因是如曾任潍县知县的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周亮工(河南开封人,字、栎园),“诗学少陵,文宗秦汉”,是擅长诗书画印的名家,与明末人物画大师陈洪绶引为至交,周将陈所赠四十多幅画带到潍县,因而邑人见到老莲的(陈洪绶,字、老莲)真迹,受益匪浅。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闻名於世的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幼丧母,家贫,卖画为生。历官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因赈灾饥荒,得罪豪绅,被斥罢。后客居扬州,为人疏宕洒脱,工画兰竹石,书法以隶楷行三行相容,别成一格。诗近香山、放翁,为“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年间任潍县知县长达七年之久,不仅为官清正,关心民疾,还大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给潍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书画作品。对潍县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又如道光年间潍县知县招子庸(字、铭山),平和爱民,喜画兰竹,又好画蟹,曾留石刻於玉清宫,对潍县画风亦影响颇大。

  清代潍县书画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取仕为官者甚多,有的官居京师,有的任地方官员,遍布南北各地,其中不少酷爱金石丹青,任职期间收集大量金石文物,名人字画带回故里,为潍县书画家和爱好者学习研究带来了有利条件。如清末金石文字学家陈介祺(潍县人,字,寿卿。道光二十五年三甲进士,官编修。好古,喜藏钟鼎、彝器、金石,有周印百余,汉魏印万余,筑万印楼庋之,其中以《毛公鼎》为最。有《簠斋印集》、《集古录》、《仿古别录》、《十钟山房印举》)。在京任要职多年,带回文物甚多,画家刘嘉颖经常去其家欣赏观摩,深得古人奥秘,艺乃大进。此后潍城富豪大户以及著名学者收藏家郭口、高鸿裁、陈介锡、谭信等人均酷爱金石文物的收集研究及收藏历代名人字画,也为潍县画人学习临摹创造了条件.”,在这样一个文风盈里的大环境中,清代在北方书画界占有重要一席的潍县谭氏一族,应运而起,谭谟伟、谭汝霖、谭云龙等文人雅士联袂迭出,书画、篆刻名作蝉联,称盛一方。

潍县谭氏名流多出自东关谭氏一族,据《潍县谭氏祖茔碑记》记载,东关谭氏,先世可追朔到唐广州司马都督谭长(山东北海人,其墓在今莱西市谭家院西),传至其后裔谭子实、谭子和已是元末明初,於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自莱阳县万柳村复迁潍县定居,分别占籍於潍邑东关和虞河头。至今六百余年,渐趋繁兴,惟为显族,六百年中,於科举、金石、书画,代有传人,相继名著於世。

谭漠伟,字,贻堂,清,潍县东关人,有高行。与邑人于澹园相友善,同工书善画,精通篆隶,尤精墨竹,笔法圆润,潇丽有致,深得宋元人法,偶作指墨山水小帧,亦淡雅可喜,卒年六十四。

谭汝霖,字,雨岩,漠伟弟。性潇廲,美丰仪,工诗词,精绘事。慕东南山水之胜,南游荆、楚、吴、越、桂、粤,遍历名山大川,归来所业益进。妾于氏,广东南海人,亦精绘事。汝霖殁,于氏绝粒以殉,年方二十有七。其山水人物花卉,俱臻逸品。

谭云龙,一名化龙,潍县东关木工,幼失学而姿性灵敏,仿邑令郑板桥书画几於乱真。以古墨秦汉印为基础,又受江南诸派影响,形成了独特风格,云龙公又酷奢金石,所著印谱名《谭氏印谱》四卷一册,清谭子猷辑,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珍本,今藏於首都图书馆古籍部,又《春晓堂图书谱》不分卷,子犹刻印,道光(1836年)丙甲兰格铃印二册本。黄县人贾筠生相国(贾桢,字,筠生,道光六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曾为皇六子师,累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之序,贾桢《谭子犹印谱》云:“潍县谭子犹先生。。。。。。善板桥书画,得其骨髓,乃神似非形似也”。曲阜人桂馥(字,未谷,一字,东卉,清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永平知县,以分隶篆刻擅名,精於考证碑版,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并称谓“清代四大家”。)教授莱州时,警其画神似郑燮,因以子犹字之。与掖县翟云升(1776—1860,莱州人,字,舜堂,号,文泉,道光二年三甲七十五名进士,官国子监助教,工隶书,著有《隶篇》、《说文辩异》),交最厚,每至掖,必主其家。高凤翰曾赠谭子猷诗云:“追扶古印汉时官,篆似蛟螭屈曲蟠。我有相如钤记在,随身佩戴与君看”。今青州市博物馆藏有《谭云龙密竹图》。

谭汉伟,清,乾隆、道光年间潍县东关人,家贫苦,多仰给於祉,有所馈,从未言谢。工画竹,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不名臻其妙。

谭鸿仙,字,蓼州,清,潍县东关人,谟伟孙,喜画墨笔兰竹,得其家传。

谭梦生,字,觉庵,清,潍县东关人,喜画梅兰菊竹。

谭  植,清,潍县人,喜画花卉墨竹,尝以左手学高南阜,颇肖。

谭云升,清,潍县人,喜画,更长于篆刻,主要作品有《清活阁印谱》。

谭以达,清,潍县人,著有《金石约》一册。

谭维清,清,潍县人,著有《儒教图说》四卷。

谭恩涛,民国,潍县人,著名书法家,曾为《潍县公立义田碑记》撰文并书丹,其文与字,留有美誉。

到了当代,潍坊籍美术家协会主席谭英霖以及谭新湖、谭伟、谭晓昌、谭伟峰、谭鸿长等均为书画界名流,为繁荣祖国和地方的美术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