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进士三谭溥

2013年08月13日 | 阅读:152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科举制度是以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始创於隋,形成於唐,完备於宋,到了明清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自唐高宗武德五年(66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先后历时一千三百余年,共开科五百九十二榜。据不完全统计,隋唐五代登科总人数有一万余人,而从北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的三百二十年间,两宋共举行了一百一十八榜常科考试,文武两科正奏名进士及诸科登科总人数多达十万余众,是唐、五代(10188名)登科总人数的近十倍。有明一代考录进士两万四千六百二十四人,清代两万六千八百四十九人。明清两朝共录进士五万余人。

古代的进士科考试分为院试(府试)、乡试(省试),考中乡试者即为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然后参加会试。参加会试的考生则必须具备举人的资格,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最后还要经过皇帝在殿廷上亲自策问,亦称殿试或廷试。中者要根据成绩分为一二三等甲,给予不同出身。一甲取前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出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均为从五品。二三甲则分为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并择其中优秀者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庶常馆,培养深造,以待重用。
笔者历时数年,从各种文献典籍及谭氏族谱中钩沉谭氏历代登科者五百余人,其中有明一代近百人,而这近百人中,名谭溥者就有三人。

谭溥,明,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人,吉林舒兰谭家岗谭氏二世祖。字,泽民,号质堂。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举人,八年联捷癸丑(1433年)曹鼐榜三甲十八名进士。丙辰三月初三日明宣宗在礼部赐宴新进士,见其貌丰伟,仪表庄严,语达理据,有大义像,钦点南京刑部主事。任间用法明允,案无停牍,自大司寇而下,率礼重之。未几,迁刑部郎中。正统间,时值马政衰微,四年己未(1439年),陞辽东苑马寺少卿,兼营兵备、粮饷。其间多次巡狩六监二十四苑马政,足迹遍布辽东、辽北、吉林乌拉。力惩贪腐、裁革陋规,铲除马政之蔽,边用仰赖。景泰元年庚午(1450年)以绩迁江西右参政,四年癸酉(1453年)广东右参政。七年丙子(1456年)擢陕西左布政使。以廉洁刚正自恃,建树良多。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丁父忧,夺情起复。上念其清,直徵为南京户部侍郎,未愈年卒於任。椁回,行李单篓,一无赢储。帝赐祭葬,遣官谕祭,身后恤典,一切从厚。墓在昌邑城东文山东麓谭氏茔。《昌邑县志》有载。明英宗旨曰:“惟尔秉性刚方,持道毅慎,俾居廊署,己著能声。累任藩垣,并扬清誉。加卿之职,迁莅南都。何半载之未逾,一疾而长逝。讣音忽至,良用悼嗟。追念勤劳,特兹遣祭。尔灵不昧,钦此光归”。
溥原配赵氏,封宜人,继配袁氏,封淑人。有子三:长子玉口,名讳失考,次子玉恩,三子玉口,名讳失考。载《昌邑县志》、《山东通志》、《南京通志》、《辽东通志》、《江西通志》、《广东通志》、《陕西通志》、《中国人名大辞典》。
谭  溥,明,四川泸州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曾彦榜三甲第一百五十三名进士,(又记为:一百九十名进士),喜报传出,四川督学毕瑜特地赋诗祝贺:“一官耻不与清流,退食遗编自校雔。枳棘岂能留采凤,盐车未必困骅骝。东藩领薦名初显,西蜀题桥志已酬。脱却樊笼入佳境,春雷万里步瀛洲”。溥曾历山东胶县、昌邑县、东阿县田县驿驿丞。(引自清褚人获《坚瓠集》卷二驿丞登第)。同榜登第的谭姓人还有谭公望、谭升(与弘治进士谭升重名)、谭宗泗、谭肃等,其中谭肃为三甲第二百零一名进士。

谭  溥,明,四川铜梁县人(今属重庆。又记为北京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钱福榜三甲一百九十八名进士。任职不详。同榜登第的谭姓人还有谭玉瑞、谭升等,其中谭升为三甲三十一名进士。

以上三人,姓同名同,又均为明代三甲进士。所不同者乃籍里所异,一谓山东昌邑,一谓四川泸州,一谓四川铜梁;登科时间分别为明宣德八年(1433年)、成化十四年(1478年)、弘治三年(1490年)。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