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获嘉的姓氏——苗姓(之二)

2016年06月08日 | 阅读:1141次 | 来源:光明网 | 关键词: 苗姓 姓氏

  本报记者李超

  得姓始祖

  贲皇(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因不满楚王被奸臣所蒙,遭受奸臣陷害排挤,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

  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鄢陵之战

  公元前575年6月,贲皇到晋30年后,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晋鄢陵之战,这场战役进一步显示了贲皇的聪明才智和指挥能力,为晋国立了大功。鄢陵属郑地,长期争霸中原的楚、晋都想使郑国依附自己。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楚国首先攻郑,迫郑屈服。公元前575年晋厉公以郑国叛晋附楚为由,率军伐郑。楚共王为救郑,率楚军与晋军在鄢陵对阵。晋厉公亲自督军南下与楚国争霸,以栾书将中军,卻铸将上军,韩厥将下军,卻至将新军,浩浩荡荡向楚国的属国郑国挺进。楚共王得到郑国的求救后,也命子反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辛将右军,并联合陈及南方诸蛮,沿汉水北上救郑。两军相遇

  于郑地鄢陵。

  当年农历六月二十九这天,楚军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阵,企图速战速决。晋军因营前有泥沼,加之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晋厉公知人善任,叫贲皇陪同,详察楚军阵势。贲皇了解楚军情况,而且审时度势、善用兵法,贲皇对厉公说:“楚军的精良在于他们军中的王族而已,如果我军改变原有阵势,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两翼,首先攻打楚军薄弱的左、右军,尔后围歼其中军王族,一定能够把楚军打败。”晋厉公感到贲皇分析得十分中肯,于是就果断采纳贲皇建议。在这里,贲皇提出一个高明的战略思想,即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精锐。

  晋厉公以栾书、范士燮分领中军,摆出松散的阵型,引诱楚军的左、右军来进攻,再出动上、下、中军合力将其击败。接着晋军集中上、下、新军和中军,以优势兵力猛攻楚军的精锐中军。战斗中,晋国大夫魏奇奋勇作战,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国著名射手养由基也奋勇还击,一箭射死了晋国大夫魏奇。由于晋军战略得当,楚军渐渐被逼到了危险的境地。晋军不但俘获了楚国公子伐,还差点儿抓住楚共王,经养由基和枳山冉的拼死抵抗,才把楚共王救了回来。

  在鄢陵之战中,贲皇还发挥了一次重要的作用。当楚军司马子反命令军吏视察伤情,补足徒兵骑兵,修理盔甲武器,准备鸡叫时吃饭,然后听命令进行决战时,贲皇也向晋军发布了通告:“检阅战军、补充士卒,喂好马匹,磨快武器,整顿战阵,巩固行

  列,饱餐一顿,进行祷告,明日再战。”同时故意放走楚军的战俘,让他们跑回去给楚军送信。楚共王听到这一情报,连忙找司马子反商量,而子反却与谷阳竖喝醉了酒不能进见。楚共王失望地说:“这是上天让楚国失败啊!我还等什么?”于是连夜逃走了。第二天清晨,晋军开始进攻,司马子反知道共王已走,无心再战,也仓皇逃走了。此战,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和地形特点,当机立断,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击败楚军,是中国古代灵活用兵的著名战例。

  民族英雄苗可秀

  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字而农,1906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下马塘苗家堡子。家境清贫的苗可秀,聪明好学,1926年进入东北大学文学系预科,1928年升入本科。他精勤奋勉、孜孜不倦,曾致力于先秦诸子的研究,著有论述荀子的文章20余万言。“九一八”事变后,他进入北平大学读书。读书期间,苗可秀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大学毕业后,苗可秀谢绝了老师、同学的挽留,毅然返回东北,踏上抗日征程。

  1931年9月,东北抗日救国会成立了东北学四军,他任学生军大队长。次年2月,他受救国会委托,到邓铁梅部队中了解情况,不久即正式参加邓部义勇军,被任命为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参议。他辅佐邓铁梅打了许多胜仗,在处决日伪所谓谈判代表、粉碎日伪9次大讨伐之后,鉴于义勇军目标太大,决定组织少年铁血军,与义勇军协同作战。他任少年铁血军总司令。在苗可秀的带领下,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纵横驰骋,先后取得了猞猁沟、汤沟等战役的胜利。苗可秀不仅擅长带兵打仗,杀敌救国,而且注重宣传群众,巩固抗日战线。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在抗日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4年9月邓铁梅遇害。他痛心疾首,决心支撑抗日艰难局面。一天夜里,他率少年铁血军由凤城向岫岩转移,经过羊角沟时被敌人包围,突围后,他身负重伤,不能行走,便留在密林深处医治,不料被俘,押至凤城县。敌人以高官利诱,他不为所动,严刑拷打,亦不屈服,只反复说着一句话:“只求速死。”敌人见其志不可夺,便决定将其处死。当时有一个叫前山的日本人,年龄较大,对他十分敬佩,请其最后题字留念。他当即书写“正义千秋”四个字留给前山,并写《誓扫匈奴不顾身》诗一首,以明其志。1935年7月25日,他在凤城县就义,年仅29岁。

作者: 李超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