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家族考略
在二千三百多年间,陆族繁衍的情况如何呢?由于支脉众多,迁徒纷导,我们只好选择重点说个大概。先说始祖的长子,叫陆发,字弘道,后人尊他为陆恭侯。陆恭侯被齐襄王封为上大夫,赐食邑于莱芜(今山东泰山东面莱芜市),这是陆氏二世祖。三世祖陆皋,后人尊为陆昭侯。被齐建王奉为上卿,食邑于楚,娶秦国丞相李斯之妹为妻。四世祖陆邕,字继忠,在秦国做官,升至柱下史。后辞官退隐,自号休休子。五世祖陆贾,是个有学问、有胆略、有远见的政治家兼辞赋家,协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当时赵佗在岭南称帝,刘邦想用武力征服。陆贾说服刘邦,并不辞劳苦,两下岭南使赵佗诚服,得到国家的统一。在《史记》、《汉书》都有记载,清代中叶,岭南陆氏子孙为纪念陆贾,在广州建起"开越陆大夫祠"。陆贾以文代武,以一张嘴取代万千兵马,是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典范。事成后他回到中土,安享晚年。他生了五个儿子,最有名的是第五子陆列。六世祖陆烈,字伯元,初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县令,后来升迁为豫章(郡名,今江西省)都尉(辅助郡守并执掌军事的官)。死后吴县人民为报答他任县令时的恩德,把他的遣体迎回吴县胥屏亭安葬。数百年后唐高宗时丞相陆敦信曾立碑纪念他。时至今日,苏州,上海,杭州一带陆姓人举目皆是,许多是陆烈的后人。
从陆元侯到陆贾,不过经历了五代,但陆氏的足迹己从山东的平原踏至楚(北起河南信阳,南至洞庭湖以南,东北起山东南部,西南至广西东北角)、秦(陕西、河北、四川一带)南越,到了六世祖陆烈,还在江苏吴县落地生根。吴县是陆氏发展的又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
然而整个陆氏的根络又如何连绵演进的呢?唐代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陆氏三十八代孙,陆庶,时任福建观察使(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官)上书皇帝,请准编写陆氏族谱(注:唐以前编写族谱是官办的,到了宋代以后才有民间编写)。唐宪宗准奏,陆庶便编成历史上第一部陆氏族谱。
陆庶把陆氏分为四十九支,即:颖川、公车、郎中、荆州、乐安、丹徒、宋相、庐江、松阳、武平、郁林、将军、鲁相、谏议、丞相、安南、庄公、太傅、殿中、华亭、屯骑、成都、校尉、中丞、布侯、黄门、长沙、高道、贤良、中书、驸马、车骑、太尉、侍郎、孝侯、石城、大中、梓潼、河阳、山北、山南、富春、遂宁、鱼圻、汉阳、晋陵、常侍、安乐、光子。四十九支,都以祖宗所任官职或任官所辖地方为名。
由此可见,自陆元侯建陆氏以后的一千一百多年间,己散居各地,有相当规模了。
陆九渊、陆游还关心到陆氏族谱的编写工作。陆游(元侯第五一世孙),在他重修的陆氏族谱中,增加了二十九支,分别叫山阴、中允、评书、封川、翰林、陵政、助教、赐绯、太保、太傅、宣奉、楚国、祠部、承奉、提举、金紫、通守、文安、少师、朝奉、宣教、郎中、寺丞、提刑、县丞、县令、推官、判官、渭南。这次陆氏族谱的重修,距陆庶第一次修谱是三百多年。
到了元未,第五十八代孙金紫支的陆迪吉会合楚国支的陆文愚、陆端学等晚辈又重修一次陆氏族谱,把前谱补缺补漏。此谱修成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距上一次是二百年多一点。
清朝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年)广东顺德县龙江房陆锡九中举,南海县鳖山房陆师彦等前往祝贺,其间谈及陆氏源流,陆锡九的叔父陆益斋便取出在湖南经商时得到的一本《三听堂世谱》,似是编于康熙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这是一本分谱,但所幸的是把前人的重要天章都收录进去。
陆师彦回到南海,参考《三听堂世谱》,着手编了一本家谱,打算传家之用。经十年努力,1874年广州"开越陆大夫祠"举行秋祭,陆氏子孙集,陆师彦把家谱端出来,大家提出,与其一家收藏,不如广为印发供大家阅览,于是取名《陆氏世德记》于光绪元年(1875年)出版。1979年,新加坡陆氏宗亲祠,联合马来西亚的雪兰俄州陆氏联宗会,霹雳州陆氏宗亲会,森美兰州陆氏家族联谊会,彭亨州陆氏联宗会等,共同策划出版《陆氏族谱》。
自陆元侯创陆氏以来,发展到现时估计为八十世多一点,全国姓氏一万多个,其中汉族姓氏四千多个,按人口多少计,陆姓排在第七十二位。江、浙及上海一带是陆氏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古往今来陆氏名人出得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