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陆氏发祥地——凤凰基
据明朝天启《平湖县志》古迹条记载:凤凰基,在县东北二十七里,汉太守陆闳隐居处。
凤凰基,古海盐华亭谷,现属平湖市新埭镇南阳村,是陆氏聚居之地,又名陆家栅。位于古泖河旁,其东侧为鹤喈泾,西侧为窑滩。这三地名均属古地名,由来已久。
陆闳,字子春,古海盐华亭谷人,光武帝时曾任颖州太守,后拜尚书令,赠中大夫。为避王莽之乱隐居泖上。其隐居宅地有凤凰栖息,集堂甘露瑞降。所以,取其地名为凤凰基,其地名自汉以来一直延用之今。邑人,陆增在《鹦鹉湖掉歌》中有诗载:“故居千古尚堪知,斯土相传东汉时,甘露瑞徵贤太守,至今犹号凤凰基。”凤凰飞翔之地,也为兴旺发达之意,在以后的2000多年间,陆氏繁衍、发展,遍布江南各地,成为江南一大姓。
据《陆氏家谱》记载,陆闳为陆氏第17世孙,汉时任颖州太守,年轻时英俊美貌,是出名的美男子。喜穿越布单衣。现今平湖乃古越地,秦汉两朝,吴越合为会稽郡,东汉光武帝见陆闳穿的越布舒适漂亮,常要会稽郡献越布。
汉、晋时陆氏为江南“吴姓”四姓(朱、张、顾、陆)之一,为地域内世家望族,并为当时社会所公认。自陆氏17世陆闳而下至33世共析为49支。之后又至51世,又列14支。至清共有陆氏200多支。今平湖境内有陆氏7支(祥里支、南陆支、泖西支、灵溪支、靖献支、县西支、陈田支)。
陆闳,配金氏,有三子,英温、恒。死后葬于苏州封门外,为江南颖州支始祖。后有子孙显见于史册。陆褒,官尚书令。陆绩,官为郁林太守,重孝思,二十四孝之一,陆绩怀橘的故事流传至今。陆逊为东吴镇西将军,加大都督左丞相,封华亭候。陆琩为东吴议郎,选曹尚书。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时称“二陆”,文章冠世,独步当时。陆元方为唐武后相国。陆希声,陆贽两人均为唐宰相。现平湖7支陆氏,也出自文公支陆希声和宣公支陆贽之后。可见,自17世陆闳之后,以居泖口为主的陆氏文武兼备,群贤纷出,显赫于江南各地。
在凤凰基东侧的鹤喈泾(现当地人称马介泾),濒临泖河,是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读书、饲鹤之地。据《平湖县志》记载:“西晋文人陆机、陆云曾在鹤喈泾读书、饲鹤。”因此,陆机在被害时曾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也在情里之中。
在凤凰基的西侧是窑滩(又称灵溪),是陆氏宗祠所在地,是平湖陆氏7支之一灵溪支的发祥地,祀宋进士陆能仁等。陆能仁,字寿春,宋咸淳二年甲戌进士第,为避伯颜之乱,定居窑滩,为平湖灵溪支始祖。
陆能仁,中进士之后,正值宋末元初,无军陷临安,元至元十一年(1274)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统军伐宋,此事件即为历史上的“伯颜兵乱”。能仁为高风亮节之人,不做亡臣,由临安迁至广陈,而后定居灵溪。卒后葬于凤凰基北圩,时称高士墓,当地人称为陆家坟或大老坟。战地10余亩,高5米,墓型奇特,是平湖新埭境内最大的古墓。其墓历经多次挖掘,现已消失,但出土的墓志铭数块,已收藏,所记载人物均于家谱相吻合。里人,清秀才俞金鼎在《泖水乡歌》中写到:“东望灵溪景物滋,青阳汇畔水分支,春来一带垂杨柳,绿到窑滩陆氏祠。”
平湖自明宣德五年(1430年)从海盐县析出,境内古来是江南陆氏世居地,而最早的陆氏发祥地之一——凤凰基,确实是一个实得纪念的地方。它使陆氏遍布各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