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蔻:和母亲合著的小说《永不沉没》出版发行

    ■“能遥想并能美丽地表述,不是每个女人天生都能够拥有这份幸运。”寇蔻是幸运的,因为上天给予了她写作的天赋。 ■她说:“我喜欢写作,虽然创作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仍是个写到双手抽筋仍然不肯停止的孩子。”
    阅读:596次
  • 寇母“三赞”

    据载: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材。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达家乡时,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把这幅画给他!”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了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阅读:885次
  • 寇准思想与北宋王朝

    先祖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今陕西谓南人,其祖先曾居山西太谷县昌平乡,后移居陕西大荔,最后迁至下邽。 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但属书香门第,其父亲 寇相学问很好,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曾在一个贵族府第做秘书。但寇准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贫寒,他自幼跟着母亲饱经了人世间的艰辛。可是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母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
    阅读:584次
  • 《寇准传》————中华寇氏网寇氏传记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阅读:844次
  • 南城寇家今昔———讲述老北京寇家的故事

    入秋前后,郊区农民捉了蝈蝈到城内卖,大都是小孩买了玩。成年人,挑选个儿大,足壮的,养在葫芦罐里,精心喂养,能使其过冬。冬天揣在怀里,有时放出,在阳光下鼓翅长鸣。这时,它不是翠绿,而是紫褐色了。
    阅读:611次
  • 寇氏赠字龙寿给沈阳寿文化博物馆

        繁体的“龙”与“寿”组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寇育造说:“那是从晋朝开始流传的给皇上祝寿用的专用字,到了我们寇氏祖上,就成了家族给皇上的书法贡品,此后代代相传。”   寇育造是谁?沈阳市文物古迹博览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他出生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县城,今年已62岁,是辽沈地区较有名气的书法家。昨日他将自己的书法珍品“龙寿”捐赠给筹建中的西塔寿文化博物馆收藏。
    阅读:734次
  • 贵州长顺县寇氏春秋 (史略之一)

    贵州长顺县寇氏,明朝末年入黔始祖寇奉玄,系四川东道重庆府忠州垫江县新庙木头滩上坝人氏(今重庆市垫江县)。移徙河南省卫辉府直颖州(今河南卫辉市)。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移贵州贵阳府广顺州上街定居(今贵州长顺县广顺镇北场村上街),时定居点于州府门口南侧之上街。
    阅读:1278次
  • 寇准不谙世故一书生 ——宋朝人物评说

    翻看寇准的事迹,我忽然想起《红楼梦》第五回里有这么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联是不是老曹的原创我没把握,但是他写这么一句对联,我以为含义深刻。对于一个自视清高的读书人,半世孤贫是一份不足与他人道的辛酸,这副对联在他这本书里得以流传,自有他对其所蕴涵深意的刻骨理解。曹雪芹是一个落魄的文人,他付出了清贫一生的代价,终于体会到人情和世事比胸中的墨水重要
    阅读:604次
  • 寇准:————被小妾指责的“三大硬伤”

    听过传统评书《杨家将》、《清官册》的人,都熟悉其中的“双天官”、“寇老西儿”。这个足智多谋、为官刚正的大宋名臣,在民间颇有威望,堪与同时代的包拯相提并论。剔除说书艺人的美化成分,寇准在历史上也的确是位“治世能臣”。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宋华州下吉县(今临渭区官底)人。他可算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先中进士,随后作官,19岁就踏上了步步高升的仕途。小小年纪就步入官场,应是少年得志了吧?
    阅读:543次
  • ————寇准家“圈儿茶”待客——————

    宋朝寇准的传世文集叫做《寇莱公集》,因为他生前曾被宋朝皇帝封为“莱国公”。被封莱国公应该是在他60岁左右的时候,但是,在以青年寇准为主人公的西河大鼓《调寇》里,却提到奉旨宣调寇准进京的太监崔进忠站在霞口县衙门口大喊:“七品的县令寇莱公听令啊!东京汴梁来了奉旨的钦差,离城五里之遥打下了公馆,叫你出去接钦差去呢!”既是小小县令,却又被称为寇莱公,这事儿虽不如关公战秦琼般时空错乱得厉害,可还是有点别扭。
    阅读:697次
  • 中华寇氏网—高县寇氏家族联宗代表大会公告

    2004年12月12日(农历甲申年冬月初一日),寇氏家族联宗大会在高县庆符镇寇华柱家隆重召开,参加会议人员有高县寇氏家族清理族谱领导小组组委会全体领导和八地区的代表十五人,南溪县寇氏家族代表二人,翠屏区寇氏家族代表三人,特邀妇女代表二人等。副组长寇华科主持会议,组长寇华明作了就自成立领导小组以来所开展的全面性工作报告,各位副组长按各自分工的职责向大会代表作了工作汇报,南溪县代表寇代兴,翠屏区代表寇代鹏和寇代琼在会上相继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常务副组长寇国强作了大会总结。
    阅读:602次
  • 寇 准 轶 事

    史家有云:寇准疏通博裕,果敢沉毅,官居鼎鼐,宅无楼台。义在则死不足畏,义亡则生不足惜;势无以易其操,利无以疚其心。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其准之谓乎。 其著作有“寇忠愍公集”、“寇莱公集”传世。为使人们对这位家乡名人有更多了解,笔者将搜集到的莱公轶闻趣事编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阅读:762次
  • 寇准陵保护缺资金 急煞农民护陵人

    在临渭区官底镇左家村南,有一片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柏树林,那里长眠着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的英名和唐代诗人白居易、边关大将张仁愿一起,被称为“下邽三贤”。他就是北宋闻名的“无第宰相”寇准。早在1956年,寇陵就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961次
  • 法官小寇:寇文启 清官善断家务事

    小寇是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的法官寇文启,三十五六的年龄,瘦瘦高高的个子,配着一副近视镜,显得文质彬彬的,是一个“帅哥”形象。初与小寇相识时,你会认为他是一名教师,与他聊天时得知他就是教师出身,1995年考入法院的。   小寇已做了7年民事法官,参与审理了1000多起民事案件。在工作中他发现,离婚案件竟占了普通民事案件的近一半。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的,家庭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稳定,他认为婚姻纠纷并非小案件,而应当用“心”去审理,长期的审判实践使他对婚姻案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化解法”
    阅读:972次
  • “寇氏文化研究会”致寇氏宗亲族人的一封信

    我谨代表“寇氏文化研究会”全体成员,向各地县(市、区)的寇氏村落族人,向远离家门散居异地的宗亲、同胞致以真诚的问候。 忆昔日,我族人由于生计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抛亲别友,去到那举目无亲又前途未卜的地方落脚。其间的辛酸、艰难、痛苦、创伤,实用语言难以表达。
    阅读:2228次
  • 寇准不谙世故一书生 ——宋朝人物评说

    翻看寇准的事迹,我忽然想起《红楼梦》第五回里有这么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联是不是老曹的原创我没把握,但是他写这么一句对联,我以为含义深刻。对于一个自视清高的读书人,半世孤贫是一份不足与他人道的辛酸,这副对联在他这本书里得以流传,自有他对其所蕴涵深意的刻骨理解。曹雪芹是一个落魄的文人,他付出了清贫一生的代价,终于体会到人情和世事比胸中的墨水重要
    阅读:794次
  • 寇姓“裕兴烧锅”竟然是北京二锅头的源头

    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系原国营北京大兴酒厂改制企业。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山东寇姓富商在皇家围猎苑南海子西南角兴建“裕兴烧锅”酿造御用酒。1948年,河北任丘县“溢泉涌烧锅”随军迁至黄村兼并寇氏“裕兴烧锅”组建“黄村酒厂”。1958年,更名“国营北京大兴酒厂”。2003年,大兴酒厂改制,组建股份制企业--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迁落在大兴区瀛海镇。
    阅读:1001次
  • 黑龙江省望奎县发现寇姓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

    《岫岩巴尔虎旗暨巴尔虎蒙古族翁阔特寇氏谱系》一书出版,从而获悉黑龙江省望奎县竟然存在一支寇姓巴尔虎蒙古人。 巴尔虎蒙古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原驻牧地在贝加尔湖东岸,即现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的巴尔古津地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巴尔虎人万余众随喀尔喀部南移内迁,在张家口外、辽阳一带游牧,康熙三十一年奉旨披甲吃粮,驻扎于岫岩(庄河)等七城,设置巴尔虎旗衙,属镶黄旗,旗人军政管理独立于“八旗”之外,俗称“第九旗”。
    阅读:1319次
  •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寇莹谈阳光教育

    最近,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武大第二附属小学的墙上“阳光学校、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几行字,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瞩目与关注。这是该校结合实际推行素质教育而创导的“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了全面了解这一理念,我们采访了该校校长。
    阅读:13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