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嵇康

2013年09月16日 | 阅读:119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1800年前,在魏晋时代“乱云飞渡”的夜空中,曾闪烁着一颗颗灿烂的星辰,有一颗特别明亮、格外耀眼,他,就是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魏国谯郡銍县(古宿州临涣县)人。三国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魏晋名士,又是“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风流倜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晋书·嵇康传》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按史书记载,他虽然不爱修饰,但他是力与美的结合,一种浑然天成的男子汉气概。嵇康的好友山涛曾用非常美妙的句子来形容他:“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魏晋名士大都喜欢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出名的。饮酒大醉,能忘掉世事,解除与现实矛盾的纠缠。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酒会诗》,酒逢知己,诗酒交融,酣畅淋漓,读后让人感到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但嵇康与刘伶不同,刘伶是个十足的“酒晕子”,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一般不过量、不酗酒。他说:“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同时嵇康还知道,醉酒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最终还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因此,嵇康又是一个十分清醒的“饮者”。

    

    嵇康早年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把他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又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对文学、哲学、音乐、书法、绘画等无不精通且成就非凡。

    《晋书·嵇康传》评价说:“嵇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他著有谈帝王之道的《太师箴》,有音乐方面的论著《声无哀乐论》,有养生方面的论文《养生论》《答难养生论》,有书信体的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有精美的赋文《琴赋》《酒赋》《蚕赋》,还有为上古以来的高士所作的传记,等等。其文独具特色,尽显真性情。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真正体现文人独立性格的讽喻佳作。他在文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文笔犀利,字字珠玑,在1800多字的篇幅中,与其说是在羞辱山涛,不如说是在羞辱司马氏集团残暴的统治。最能代表他个性的是他这信中提出的“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七不堪”之论及“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赤裸裸反礼教言论简直就是刺向司马氏心窝的利剑。从嵇康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自然、大胆直言、不畏强权的高雅士人。

    嵇康的诗歌,今存70余首,以四言诗为主。其代表作是《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述志诗》《幽愤诗》,等等。其诗歌的风格是追求天人合一和自然简约。纵观魏晋诗坛,自曹操之后,能继承《诗经》创作传统的诗人首推嵇康。他的《赠兄秀才入军》诗,从表现手法到语言运用都受到《诗经》“风”、“雅”的影响,而又融入自己对实际生活的感受,洋溢着自然纯朴的审美情趣。写景状物,往往通过真实、客观的描写,反映出情、景、事、理的本来面目,而无靡丽雕饰之痕。如这十八首诗的第一首:“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诗人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述与兄长陶醉于山水之间的自在与快乐,而这些充满生机的自然景物无不衬托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欢愉舒畅之情。艺术领域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自然美,“天然去雕饰”。嵇康做到了,他的诗宛若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完美境界。

    嵇康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是登峰造极的。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最著名的琴曲。前两首琴曲的内容是借描写雪的洁白无尘,以歌颂他所向往的清风高节。后世有皇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

    嵇康最擅长抚琴。以乐言志,以琴抒怀。他在《琴赋》中提到过许多琴曲作品,包括传说中的师旷演奏的《白雪》、《清角》,以及古代的《渌水》、《清征》、《尧畅》、《微子》等曲目。他对琴曲《广陵散》的弹奏,更是独步古今。嵇康弹奏的琴曲题材大多采自大自然的景物,在挥手弄琴之间,鲜明地呈现出嵇康自然平和的人生哲学。

    此外,嵇康还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唐代张彦远的《书法要目》将其品为草书第二。嵇康又喜丹青。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载有嵇康的《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现俱已失传。

    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治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又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文学、哲学、音乐、书法、绘画、雕刻等领域都涌现出许多天才人物,体现出独特的魏晋风度。何谓“魏晋风度”?轻名淡利、率真自然是其精神本质与内在追求;潇洒放旷、风流蕴藉是其外在表现。魏晋风度表现在文学中,就是清峻、通脱的风格,即简约严明、随心所欲、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便写出来。从嵇康的论文、散文和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风流潇洒和铮铮铁骨。

    

    嵇康性格耿直,恃才傲物,特立独行。

    嵇康是曹操的孙子曹林的女婿。在司马氏与曹魏争权的斗争中,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集团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后来,为逃避司马氏的政治迫害,嵇康索性弃官而去,隐居在河南焦作的山阳。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甚密,几个人常常啸傲于竹林,诗酒盘桓,世称“竹林七贤”。

    后来,他索性又在洛阳城郊开了一个铁匠铺,每天在一棵大柳树下打铁。他引来山泉,环树筑起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他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奖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写道:“(嵇)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瞻给。”和嵇康一起打铁的向秀,是嵇康的铁杆朋友,也是文坛骄子、魏晋名士。两位名士一起打铁,便构成了魏晋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

    嵇康的特立独行,还表现在对钟会的态度上。钟会,魏国太傅、大书法家钟繇之子,后来成了司马氏集团的宠臣和红人。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而钟会对年长他两岁的嵇康素来景仰。《世说新语》中说,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想求嵇康指点,可又怕嵇康看不上,竟悄悄地把文章塞在嵇康嵇康住处的窗户里。显赫后的钟会再次登门拜访嵇康,嵇康仍旧不予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甚觉无趣,于是悻悻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钟会对嵇康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嵇康本来就是一位学富五车、知名度很高的名士,居然在京郊干起了打铁的粗活儿,他对钟会的盛情来访不予理睬,这在常人看来都不合情理。但是,嵇康的这些举动正是他“远迈不群”、藐视世俗和不畏权贵个性特质的自然宣泄。

    

    嵇康是性情中人。他不仅嫉恶如仇,而且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这种性格集中表现在他先后与山涛和吕巽的“绝交”上。

    山涛是嵇康的好友,既是魏晋名士,又担任着一个不小的官职:尚书吏部郎。在山涛就要另外高就的时候,朝廷要他推荐一个合格的人选接替他,山涛真心实意地推荐了嵇康。然而,嵇康知道后,却立即给山涛写了一封“绝交信”。嵇康在信中一口气列举了自己不能当官的许多理由:一是惯于傲慢懒散,二是不懂人情物理,三是喜欢快人快语,四是没有能力,等等。又说:现在我只想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教养孩子,常与亲友们叙叙离情、说说往事,浊酒一杯,弹琴一曲,也就够了。接着,他对山涛的一片好心不但不领情,反而说:你如果来勉强我,则非把我推入沟壑不可!你其实是在逼我发疯!我想你如果对我没有深仇大恨,你是不会这样做的吧?最后说:我说这些,是使你了解我,也与你“诀别”。

    乍一看,会觉得嵇康太不知好歹。其实,这是嵇康在保护山涛。因为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已经对嵇康的不合作态度十分不满,而山涛在这个时候推荐他,难免会引火烧身。嵇康的这封“绝交信”正是要告诉司马氏,他与山涛的关系“并非友好”,既使山涛免遭迫害,又不给司马氏留下任何把柄。嵇康为朋友着想,真是用心良苦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嵇康与山涛果然不愧为生死之交的朋友。嵇康在临死之前,他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哥哥嵇喜或其他朋友,而是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儿子嵇绍说:“有你山伯伯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山涛也没有辜负嵇康的重托,视嵇绍为亲生,将其养大成人并推荐他入仕做官。

    此外,嵇康还给吕巽写过一封“绝交信”。吕巽、吕安是一对亲兄弟,并且都是嵇康的朋友。吕巽看上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并偷偷地占有了她。为了掩饰,竟给弟弟安了一个“不孝”的罪名上诉朝廷。一贯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大将军司马昭便因此抓捕了吕安。嵇康闻讯,拍案而起,不仅出面为吕安作证,且修书一封,既为吕安鸣冤叫屈,又把吕巽痛骂了一顿,断然宣布与吕巽绝交。嵇康本想通过作证和“绝交”来表白自己的好恶和论定朋友的含义,不想却触怒了专断曹魏国政的司马昭。司马昭遂以“不孝者的同党”把嵇康也抓了起来。

    嵇康万万没有料到,这后一封信竟给他招来一场匪夷所思的横祸!

    

    嵇康命运乖舛,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

    说穿了,嵇康因吕安的案子被收押,不过是司马氏集团的一个“借口”。其实,大将军司马昭曾礼聘嵇康为幕府属官,嵇康非但不应聘,而且跑到河东郡躲了起来。司马昱谓嵇康“俊伤其道”。司马氏早已把嵇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嵇康被捕后,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深知司马昭的心思,便趁机落井下石,再三向司马昭进塞谗言,攻击嵇康“言论放荡,诽谤圣人经典”,“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甚至诬陷嵇康“想帮助别人谋反”。结果,司马昭又以“乱政”之罪判处嵇康死刑,立即执行。

    行刑当日,3000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但是都被拒绝了。临刑前,嵇康神气不变。他抬头看了一下太阳,觉得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要家人拿来他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激越的琴声如狂飙落地惊涛裂岸响遏行云……

    相传,《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王曲》,描写的是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早年,嵇康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亭,独自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交谈间来了兴致,向嵇康要琴弹了一曲。曲子慷慨激昂,声调绝伦。客人说,此曲名叫《广陵散》,并传授给了嵇康,还反复叮咛,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说罢,这位客人飘然而去,也没留下姓名。此后,嵇康再也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此曲。

    弹毕,嵇康把琴放下,仰天长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从容赴死,时年四十。

    一代魁星,倏然陨落。

    山阳的竹林虽然成了一抹过眼的烟云,但京郊铁匠铺的炉火却冶炼出嵇康钢铁的风骨。一曲《广陵散》宣泄出满腔的悲愤,然而,那把古琴却留下旷世的寂寞。于是,嵇康走了,一身傲骨,是他远行时唯一的行囊。啊,这就是名垂千古的宿州魏晋名士嵇康!  文/韩心荣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