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论养生
人人期盼“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然而如何才能将梦想成真呢?古人有很好的实践和理论。
晋代的嵇康曾专门做有《养生论》。他认为,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饮食“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外在环境“风寒所灾,百毒所伤;目惑玄黄,耳务淫哇。”等,但其中影响最大,最为致命或者说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的情志。
“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身体和精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好自然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反之则必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而精神抖擞双目如电必是健步如飞气势如虹,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而同是一个人,则可能一夜之间,白发苍苍霜雪满头。什么原因?情志使之然也。比如有的人感冒了,喝热水、吃药还是感觉发冷,可是一旦领导、上司猝然而至前来慰问,可能立刻就会感动得热汗飞淌。假如一个人一天没吃饭,肯定会饿得前心贴后心,站立都感到困难,可是先贤曾子由于亲人去世而心情悲伤,一连七天不吃东西都不觉得饥饿。一般人都有这个体验,无论白天如何精神饱满,到了夜里都会犯困。可要是满腹忧愁,即使睡再好的床、躺再高级的枕头,也没有半点睡意。石头的秉性是众所周知的,别说我们的拳头奈何它不得,即便刀箭之类的东西也很难征服它,可是汉将军李广夜巡时误认为是老虎,情急之下,一箭竟深入巨石,等天明再射,则无论如何也不能深入哪怕一点点。古今事例,件件桩桩,无不说明人的情志对于身体的决定性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修养自己,使自己的情志有利于养生呢?嵇康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也就是说,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清心寡欲,淡泊宁静,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呈现出怡然、悠然、恬然、安然、自然、泰然这样一种状态。时刻警惕从内心滋生出的私欲和贪求,并及时将这些情志的病毒一键删除。时刻告诫自己名利、权势和地位会伤害精神,美味佳肴会戕害生命,金钱、美色会污浊心性,后患无穷。对这些道理能够看得破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使之成为灵魂的坚定信念,久而久之,如同流连芝兰之室,芬芳馥郁而不闻其香浓,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间即会有一个清静、自由的心灵和健康的情志。
《心经》上这样说:“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没有恩怨,没有忮刻,没有忧患,没有反侧。纾情顺志,心平气和,随遇而安,快乐自足。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