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宗祠、铁槛寺来源于顾氏祠堂和荆藩家庙铁佛寺

2013年03月30日 | 阅读:287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贾氏宗祠

宗祠,俗称祠堂,也称家庙,为某一家族祭祀列祖列宗的灵位之所。“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才允许建祠堂,并且规定,皇家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一律称宗祠。一般祠堂都有自己的堂号,如王姓的“三槐堂”,还有《红楼梦》作者虚构的贾氏祠堂的“荣禧堂”。堂号由族人或名士名家所书,制成匾额悬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科举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多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题字的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祠堂的功能,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外,还具有多种用处。它是本族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眼下的电视剧里常有此类情节;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里附设私塾,供族人子弟就读。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要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明嘉靖后期,南方广大地区的富贵人家相继建有祠堂,相对于南方,北方则少见,清代的满族旗人之所以不兴这个,是因为乃习俗有别所致。然而,家庙为古楚人所兴,作为奉祀祖宗和神明的庙舍,故古人称楚人家庙为“楚庙”。晋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若使羽(项羽)位承前绪,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从命,则楚庙不隳,有后可冀。”唐无可《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诗:“楚庙繁蝉断,淮田细雨生。”黄人《清文汇序》:“故其文光怪瑰轶,汪洋咨肆,如披《王会》之图,如观楚庙之壁。”明嘉靖皇帝为楚人,故允许民间联宗立庙。

《红楼梦》书中的贾府,非但有这样的家庙、祠堂——贾氏宗祠。而且,贾氏宗祠在宁国府,为贾府春节祭祀之所。王世贞《顾氏祠堂记》载:“楚俗号称朴啬,其民淫于外鬼,而略于祀先。”说的便是大略相当于祭祀祖先。明嘉靖以前家庙或祠堂较少见,生长于湖北的楚人嘉靖帝深感楚地祭祀祖宗的习俗,于是允许民间建祠堂,如嘉靖间大名士顾问、顾阙兄弟于家乡蕲州第一个兴建家庙(祠堂),开蕲州家庙之先河,自此以后蕲州富贵人家祠堂大兴,成为一时之风。顾氏祠堂落成后,顾氏兄弟请好友王世贞撰有《顾氏祠堂记》一文,记云:

昔者,三川之民,被发而祭于野,夫子盖夷之。云:先王之世,亡论贵贱,人人得缘,等尽其孝。而秦好尊大制,黔首毋特祠。即卿大夫,过抑杀嫌,其比于上冢,不复庙矣。而熟于禁者,以为固然,而忘其自。甚或执政大臣,坐祠寝,见纠有司,至劳人主,斥县官,费为庙者。噫,何其陋也。楚俗号称朴啬,其民淫于外鬼,而略于祀先。蕲顾公业诸生时,则已中非之。叹曰:“蕲之中,大夫之宫,鳞然其侈者。山节而藻梲,所以自居亦足矣。”即籍先人,遗饶什一之。息亡所施,施之从林之社,而奈何靳一椽先人也。此何以教民孝,且合族哉!于是谋置祠,祠其高大父以下,而属为诸生,力未遂久之。公二子,按察问,比部阙,先后成进士,积压以禄之余,至公,乃合耕之余,庀材鸠上,为屋若干,卜宅之阴,厥枕维冈,堰陂为塘,割燥临湿,桧柏苍蔚,深靓洞幽,神所凭依。春秋牲牢,相协厥资,益置腴脂,凡数十租。族之贫者,遴使奉祠,取其秫以醴,茁彼羊豕,左右飨粥,以给事育。祠既告成,乃合昆季,乃率子姓,卜日之吉,奉高大公以下入祠,左右昭穆,咸秩于礼。肃若肹蠁,俨若有体,雍容裸将,始卒不愆,尸警位严,灵风肃然,既毕,事公乃馂,神之赐,扬觯而戒曰:呜呼,凡我后人,毋坠忘先德,岁以其曰:“必躬,必悫。”予思曰:“孜孜砥节,励心毋辱其遗,众穆如也,又翼如也。”以听君子曰:“楚自是愧,祭寝矣,不忘其亲孝也。合族而以惠遗贫仁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楚之大夫,家有庙也,顾公风之矣。其二令子宜哉!(康熙《蕲州志·卷之九·艺文志》;顾氏祠堂记碑今存)

《红楼梦》书中言贾府春秋二祭,正好与王世贞所言楚俗“春秋牲牢”相合。顾氏宗祠为当年顾氏家塾所在地,如今它和顾景星的故居白茅堂早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顾氏家族遗址全胜坊所在地,昔日濒临雨湖,有山有水,风景极为妍丽,六十年代已经履为平地修建厂房,作为蕲春县第二机械厂厂址,地址即今蕲州博士街上。但是,王世贞撰写的顾氏祠堂碑记至今保存较为完好,顾氏家族开启的书香,依然在这条街道飘荡。书中的贾氏宗祠原型,很明显是顾景星依据顾氏祠堂而来。不妨看《红楼梦》中对于贾氏宗祠,即贾府的家庙是如何描述的:

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族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帖,大凡创业之人,无有不为子孙深谋至细。……(第十五回)

按理说,贾氏宗祠便是贾府的家庙,可是,《红楼梦》第十五回描写秦可卿死后,没有发葬,而是搞了个盛大的出殡,最终是将其灵柩寄于铁槛寺,作为贾府停灵办丧之地,主持此次活动的是色空。俨然又将铁槛寺作为贾府的家庙。

我们不妨再来看景星父亲所撰顾氏家传中是如何描述顾家祠堂的:

后二子(顾问、顾阙)先后仕宦,以俸赎所鬻,为祭田,建家庙。蕲有家庙,自始。王公世贞,为之记。(《白茅堂集·卷四十五·曾祖化之公》)

顾氏祠堂,建于嘉靖年间,一代名儒顾问、顾阙兄弟以做官的俸禄赎回所卖田地,建家庙。这与书中所介绍的贾氏宗祠“为宁、荣二公当年所建”的故事完全相同。

我在前面讲到秦可卿为崇祯帝的影子,原本与顾家、蕲州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这是因为书中的秦可卿,还有末代荆王朱慈烟的影子。因此,《红楼梦》作者顾景星,有意将他们家顾氏祠堂与蕲州荆藩家庙铁佛寺粘合在一处,也就是说,书中这个铁槛寺虽然其命名有前人诗句作参考,但是,其灵感来源更是因蕲州铁佛寺联想变化而来。或者说,荆藩家庙铁佛寺当为书中铁槛寺的原型。铁佛寺位于蕲州北门内麒麟山上。据《蕲州志》载:

铁佛寺在北门内,佛像皆铁。谚谓:三铁镇蕲。此其一也。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比丘永明创建。嘉靖十九年荆府重修,今存。(康熙《蕲州志·卷之四·建置志》)

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初年,铁佛寺还存在。相传元朝末年,蕲州地区大雨频繁,长江洪水泛滥,死者无数,人们为了乞求神力护佑,洪武初年,蕲州有永明禅师者,决定铸塑铁佛,以镇天灾。因寺内铁铸佛像而得名,是为了“三铁镇蕲阳”而建。另两铁是:州衙内的三铁缸,乱后为江南人打破盗走。一为南门外铁牯牛,相传乱时被弃于南城濠沟中,后有人在濠沟中洗澡,偶触牛角,则城中就发生火灾。昔日风水先生说,蕲州是一个“簰形地”要“三铁镇蕲阳”。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城,铁佛寺侥幸毁于兵燹而保存下来了。寺内铸有铁佛一尊,另有泥塑菩萨、罗汉等。只因铁佛寺为当年荆府出资建造,又在荆王府附近的北门内,以致荆王府将其作为荆藩家庙,不但荆府上下男女坐禅拜佛多于此佛寺,诸如丧事停柩哀悼,也多在此寺里举行。这也是今蕲春《荆藩朱氏家乘》为何将铁佛寺列入到“荆藩香火考”之故。据《蕲州志》之“荆王”条载:

荆王讳慈煙,号维庭,定王第五子,以嫡出,天启初嗣位。聪敏多材艺,嬉戏无度,疏元妃桂氏,宠嬖佞,习巫术。常有志远游,宫室衣服喜从民间称,号亡国之兆,于兹见矣。王于崇祯十五年冬薨。次年春流寇破蕲,宫眷悉被掳。元妃桂氏、世子和至,次妃刘氏所生,获免,移寓九江府。次年甲申,大清受命荆藩国除,桂氏逮至京,荷恩赦还为尼。(康熙《蕲州志·封建志·藩王》)

堪笑明末那些饱食终日的礼部翰林诸公,枉读圣贤之书,如此不会取名字,我国的汉字火字部首的字多的是,如何将荆王取名慈烟呢?乍一看就知道这个名字乃亡国之兆。这不仅使我们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小厮茗烟(焙茗)这个名字来,或许这是作者源于对末代荆王朱慈烟一名的联想吧?从末代荆王行为怪诞来看,正如书中《好事终》的曲子所言他“便是败家的根本”,所以,曲子结尾有“宿孽总因情”之语。这也是上文说到的秦可卿有末代荆王的影子之故。荆王元妃桂氏,为蕲州名家女,仪止端庄,因义谏王而失宠。癸未张献忠屠蕲城后,顾景星一家避难昆山途中,短暂停留九江,受到先期到达的荆王元妃、世子和将军等迎接,后因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其麾下乱兵一路烧杀抢夺到了九江,顾家人与元妃、世子各自逃命而去。顺治二年,元妃被清廷逮至京城后赦还蕲州,相传蕲州近郊有上万人齐聚蕲州城西门外的江边,迎接一代贤妃荆王元妃放还。元妃回到蕲州后,于东门外雨湖宝月庵削发为尼,宝月庵又名头陀庵,不久元妃亲临昔日荆藩家庙铁佛寺,与铁佛香灯为伴而终老。有康熙间名士、镇江谈允谦《蕲州麒麟山歌》“元妃祝发宝月庵,中使披缁铁佛寺”诗句为证。《红楼梦》作者以宏大的篇幅所描写的贾府迎驾贾元妃省亲的故事,或许就是作者通过一番奇思妙想,将当年蕲州人迎接元妃桂氏从京城被放还蕲州的故事予以放大,即将荆王元妃放大成皇妃,敷衍了一个宏大场面接驾贾元妃省亲的故事,而不是红学家所言曹家迎驾康熙帝南巡。也就是说,书中此元妃非红学家想象的彼元妃。

我们从《蕲州志》所记载的荆王与宠嬖好巫术一事,还可以知道《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受贾政小妾赵姨娘的贿赂运用巫术害宝玉、凤姐的故事,以及夏金桂用巫术嫁祸于香菱的故事,其灵感来源当与荆王宠嬖害元妃桂氏事。虽然《蕲州志》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是说荆王“好巫术”,“宠嬖佞”,但是,蕲州耆老传说,有荆王宠妃用巫术害元妃的故事。尤其是荆王元妃桂氏娘家桂姓一支至今在蕲州繁衍生息,其中有桂氏兄弟四人,因其父亲早逝,后来他们的母亲与我伯父履元公组合成一家,成为我的大娘,于是他们桂氏兄弟四人便成为我伯父的继子。很多年以前,我的伯母便同我讲过桂家这些祖传的故事。因那时我还小,只是听听而已,于今想起来这个故事中的荆王元妃与《红楼梦》中的贾元妃甚有关联。不知蕲州桂姓人家的家谱是否有过记载,今不得而知。总之,蕲州桂姓人家和蕲州耆老多知道这些事情。

言归正传。《红楼梦》书中还说铁槛寺其附近有一馒头庵。馒头庵又名水月庵。我们不难想见,这座水月庵当也是从荆王元妃出家为尼的宝月庵而来。况且,旧时的蕲州有水月山寺,蕲州境内的黄梅临江处,今小池镇(九江对面)有水月庵,至今还保存有水月庵的村名,难道不足以给作者带来灵感么?至于《红楼梦》作者将铁佛寺写作铁槛寺,将宝月庵写作水月庵又名馒头庵,实乃隐喻陵寝。红学家大都知道这个意思。因为“铁槛寺”和“馒头庵”源于宋代范石湖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中有“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诗句,只不过是素以炼字著称于时的顾景星,将范诗中的“铁门限”改作“铁门槛”而已。我们从范石湖的诗题中“寿藏”二字也可以看出,“铁门槛”和“土馒头”均有坟墓的意思。所谓寿藏,指的是生坟,即人未死建造的坟墓,如始皇陵便是属于这一类。《幼学琼林》云:“生坟曰寿藏,死墓曰佳城。”作者为什么将贾府家庙称作坟墓呢?这恐怕是诸多红学家感到颇为蹊跷的事情,殊不知这与张献忠屠蕲城大有关联!荆府及诸郡王府邸被屠,上千宫女、歌姬被掳,顽强对抗的军民和未及逃脱的市民全被贼寇杀戮,难道不足以给顾景星启发写作此隐语么?只是作者为了避人耳目,将原本是在北门内的荆藩家庙铁佛寺,以贾府的家庙铁槛寺写成是城外而已。

不难看出,《红楼梦》作者笔下的贾氏宗祠及其家庙铁槛寺的灵感来源,为顾氏祠堂和荆藩家庙铁佛寺而来。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