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氏余庆堂研究资料

2013年08月28日 | 阅读:57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杭氏余庆堂研究资料
 

介绍西域高昌王国

 

从公元460年—640年的181年间,以今新疆吐鲁番市为中心的地区曾建立过一个高昌王国。4代国王阚氏、张氏、马氏、麴氏都是汉人。以麴氏立国时间最长,达139年。高昌王国特产很多,棉花就原产高昌。这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我们关注。《北史》、《南史》、《魏书》、《梁书》、《隋书》、《新/旧唐书》均有记载。今昔对比折射出吐鲁番地区精彩画面以供浏览。希望出土更多资料更正文中错误。

高昌王国,古西域国名。《北史·西域传》载:高昌国,是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部地。东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或云:昔汉武帝遣李广利率兵西讨大宛,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去彼处。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亦云:其地有汉时高昌垒,故以为国号。东去长安四千九百里。汉西域长史及戊己校尉并居于此。

晋以其地为高平郡,郡治在今新疆吐鲁番城东哈喇和卓西南。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王张骏平定高昌戊己校尉赵贞,历前秦苻坚、后凉吕光、西凉李暠、北凉沮渠蒙逊皆置有此郡。

国有八城,皆有华人。地多石碛,气候温暖,厥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宜蚕桑,多五果,又饶漆。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引水溉田。出赤盐,其味甚美。复有白盐,其形如玉,高昌人取以为枕,贡之中国。多蒲萄酒。有草名白叠,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白叠即棉花。草本棉花,藤类,产西域即高昌、及南番即越南,原名古终,宋代始传入江南。)有文字,知书计,所置官吏亦采中国之号。

高昌立国之前其地为高昌太守阚爽所据。后魏太武帝时有阚爽者,自为高昌太守。太延中(435—440)遣散骑常侍王恩生等使高昌,为柔然所执。太平真君三年(442)北凉王沮渠牧犍(即沮渠茂虔)之弟无讳率北凉余众袭破阚爽,阚爽奔于柔然,无讳据之。

北凉王沮渠无讳:太平真君三年(442)北凉王沮渠牧犍之弟无讳率北凉余众袭破阚爽,阚爽奔于柔然,无讳据之。次年(443)自立为凉王。《魏书·沮渠蒙逊传》载:“先是高昌太守阚爽为李宝(西凉李暠之孙,归顺后魏)舅唐契所攻,闻无讳至鄯善,遣使诈降,欲令无讳与唐契相击。无讳留弟安周住鄯善,从焉耆东北趋高昌。会柔然杀唐契,爽拒无讳,无讳部将卫兴奴诈诱阚爽,遂屠其城,爽奔柔然。太平真君五年(444)无讳病死,弟安周代立。”文成帝和平元年(460)沮渠安周为柔然所并,立汉人阚爽同族阚伯周为高昌王,是为高昌建国之始。

《网上信息》1902、1903年普鲁士探险队首次到中国新疆探察,在高昌故城内掘得:1、《凉王大且渠安周功德碑》,末署“维大凉承平三年岁次大梁” ,“岁次大梁”系采用星岁纪年法,当是乙酉年(445)。此后吐鲁番地区又陆续出土了该纪年的有关资料:2、“岁在己丑(承平七年,449),凉王大且渠安周所供养经。”3、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大凉承平十三年岁在乙未(455)四月甘四日,冠军将军、凉都高昌太守、都郎中大且渠封戴府君之墓表也。”同墓还出土有《北凉承平十三年追赠且渠封戴敦煌太守墓表》。表中说,匈奴后裔有在高昌做官种地的。据此,承平元年为443年。可见无讳、安周共用承平一个年号。

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楷书刻石为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刻,22行,行47字,存德国柏林。原碑于清光绪年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1903年被德人盗往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原碑断裂。光绪三十二年(1906)端方赴欧时拓以完本;拓本纵132.2厘米,横85.8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凉为羯族沮渠蒙逊所建,位置在今甘肃省西部,后为北魏所灭。沮渠安周为沮渠蒙逊第十子。该碑撰文为中书郎中夏侯粲。北凉石刻甚为少见,除此碑外只有比它晚十年的封戴墓表(承平十三年,455)。它们为研究北凉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此碑为隶书,但已具楷意。主用方笔,横笔两端多呈锐角并向上翘起,笔画挺拔,锋芒毕露。结字稳健中具有活泼气氛。和《露宝子碑》有相近之处。

一、阚氏高昌王阚伯周:文成帝和平元年(460)沮渠安周为柔然所并,立汉人阚爽同族阚伯周为高昌王(460—479在位),是为高昌建国之始。孝文帝太和初,伯周死,子义成立(479、480在位)。岁余,为其从兄首归所杀,首归自立为高昌王(480—491在位)。太和十五年(491)高车王阿至罗杀首归兄弟,以敦煌人张孟明为王。阚伯周奉行柔然永康年号,元年为464年。阚首归年号建初,共3年,489—491年。

二、张氏高昌王张孟明(491—496在位):太和十五年(491)高车王阿至罗杀首归兄弟,以敦煌人张孟明为王。太和二十年(496)张孟明为国人所杀,立马儒为王。

1975年春新疆考古文物工作者对吐鲁番县哈喇和卓古墓区出土文物研究:又据《魏书•孝文帝纪》载:太和十一年八月壬申十四,蠕蠕犯塞,遣平原王陆叡讨之。这里《高昌传》所记太和五年,显然是有问题的。太和五年蠕蠕王郁久闾予成尚在其位,其子豆仑也没有继立,豆仑继立据《魏书•蠕蠕传》记载,是在太和九年,即公元485年,这里的高车部也没有从柔然分离,高车部分离出来向西迁徙是在太和十一年,即公元487年,因此这那里能有什么高车王杀阚首归兄弟的事?故疑此五年的“五”字前夺一“十”字。如是,则为十五年,即公元491年方与《高车传》和《孝文帝纪》的记载相合。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年干支辛未,所出建初二年奏文的干支庚午,庚午是辛未的前一年,即公元490年,而辛未按干支应推为建初三年,则此二年其干支正与文书相合。


 


三、马氏高昌王马儒(约496—502在位):太和二十年(496)张孟明为国人所杀,立马儒为王,以巩顾礼、麴嘉为左右长史。太和二十一年( 497)马儒遣司马王体玄奉表朝贡,请师逆接,求举国内徙。孝文帝纳之,遣明威将军韩安保率骑千余赴之,割伊吾(今甘肃安西县北)五百里,令马儒居之。至羊榛水,儒遣巩顾礼、麴嘉率步骑一千五百迎安保。去高昌四百里而安保不至。顾礼等还高昌,安保亦还伊吾。安保遣使韩兴安等十二人使高昌,儒复遣顾礼偕其世子义舒迎安保,至白棘城,去高昌百六十里。而高昌旧人情恋本土,不愿东迁,相与杀马儒而立麴嘉为王。巩顾礼与义舒随安保至洛阳。

《魏书》、《资治通鉴》所载魏太和五年马儒始为王不对,应是太和二十年始为王。那么太和二十一年马儒被杀也不对,应以后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马儒被杀,立麴嘉为王。建元承平。

四、麴氏高昌王:太和二十一年( 497)国人相与杀马儒而立麴嘉为王。麴氏传9世10王(末代王麴智盛没算)144(应是139)年,至公元640年为唐朝所灭。成为高昌王国中年代最长也是最后的汉人王国。

1、昭武王麴嘉(502—526在位):麴氏高昌王国的创始人。金城郡榆中人,字灵凤。嘉既立,臣于柔然那盖。及柔然主伏图为高车所杀,嘉又臣服于高车。初,前部胡人悉为高车所徙,入于焉耆,又为嚈哒所破灭,国人分散,众不自立,请王于嘉。嘉遣其第二子为焉耆王以主之,由是始大,益为国人敬服。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孝明帝神龟元年(518)、正光元年(520)三次请内徙中原,未果,仍遣使朝贡,诚款备至。延昌中(512—515)受封为持节平西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开国伯等,私属王如故。在位期间,曾请国子助教刘燮出任高昌博士,孝明帝许之。在位二十四年卒,国谥曰昭武王。子子坚嗣位。

1975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县哈喇和卓古墓区发现,承平五年丙戌岁(506)道人法安弟阿奴从翟绍远举锦券、承平八年己丑岁(509)翟绍远买婢券。两件文书虽然不是同一墓葬出土,但两个墓葬形制相同,相隔甚近,文书书法一致,债主和买主同是一个姓名。另外在承平八年文书的背面,有义熙五年甲午岁(514)道人弘度举锦券。毫无疑问它记载的年代相对晚于承平八年。文书的债主和倩书(写书立券人)与正面文书的买主和倩书姓名也完全一致,书写风格也相同。考证承平元年(502)壬午岁为高昌王麴嘉改元之年。在位二十四年卒,谥曰昭武王。下推二十四年即公元526年,是年干支为丙午,这就是麴嘉在位的最后一年。由此得知,在这二十四年中前八年麴嘉建元承平,后十六年则改元为义熙。承平和义熙都是麴嘉所使用的年号。

2、道昭王麹光:网上查到有高昌道昭王麹光,说 526—530在位,为高昌国第二代国王,开国王麴嘉之子、麴子坚之兄。年号为甘露。而《北史·高昌传》记载麴嘉死,子子坚立。可能有误。

3、麴子坚(530—548在位):嘉死,子子坚立。《北史·西域传》载: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子坚遣使朝贡,除平西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县伯,王如故。又加卫将军。至永熙中(532—534)特除仪同三司,进为郡公。《南史·高昌传》载:魏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散骑常侍、都督瓜州刺史、西平郡公、开府仪同三司、高昌王。据章和七年丁巳(537)民部参军张孝贞妻索氏之墓表、章和十六年岁次丙寅(546)董氏之墓表,麴子坚年号为章和,元年为531年。

4、麴玄喜(548—550在位):《周书·高昌传》载:“自嘉以来,世修蕃职于魏。嘉死,子子坚立。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548),诏以其世子玄喜为王。”《北史·西域传》为,“诏以其世子玄嘉为王。”高昌与中原文化相同,祖孙不能同名,故以玄喜为对。(网上资料)已故黄文弼先生根据《永平元年岁在鹑尾(549)田符初墓表》研究,永平(549—550)是高昌王曲玄喜的年号,共2年。

高昌王国疆域初只有原高昌郡地,450年西并车师国,始有全吐鲁番盆地。其后逐渐扩大,至麴氏全盛时,“南接河南(指罗布泊以南的吐谷浑国境),东近敦煌,西次龟兹(今库车一带),北邻敕勒(在天山北麓)。王都交河城,汉车师前王庭地。田地城,戊己校尉所治地。胜兵万人。置四十六镇,有交河、田地、高宁、临川、横截、柳婆、洿(乌)林、新兴、宁由、始昌、笃进、白力等镇。《周书·高昌传》:官有令尹一人,比中夏相国。次有公二人,皆其王子,一为交河公,一为田地公。次有左右卫。次有八长史,曰吏部、祠部、库部、仺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等长史。次有四镇将军,及置杂号将军、长史、司马、门下校郎、中兵校郎、通事舍人、通事令史、咨议、谏议、校尉、主簿。其大事决之于王,小事则世子及二公随状断决。

《南史》载:“梁武帝大同中(535—546)子坚遣使向梁献鸣盐枕、蒲桃、良马、氍叟(叟,右加毛字,音渠叟。有花纹的毛织品)等物。”境内多汉魏以来屯戍西域的汉人后裔,语言、风俗、官制、政令、文化略同内地。居民务农、养蚕、植棉,亦从事畜牧。王国的统治者为汉人,被统治者多数为汉人,少数为柔然、高车、突厥、及匈奴人,故与中原联系密切。国小,世代臣服于北邻游牧民族柔然、高车、突厥及中原王朝。

5、和平王(550—554在位):(网上资料)黄文弼先生根据和平二年壬申(552)岁镇西府虎牙将军领内干将汜绍和及夫人炖煌张氏墓表、和平四年甲戌(554)岁镇西府省事迁功曹吏字宣宗孟氏之墓表考证,玄喜、宝茂之间有一位和平王,佚名,是玄喜之子。公元551—554年在位,共4年。大约死后无子,由弟宝茂继立。宝茂是田地公。前面说,有公二人,一为交河公,一为田地公,皆是其王子。

6、麴宝茂(554—560在位):《周书·高昌传》载:“恭帝二年(555)又以其田地公(麴宝茂)嗣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其王遣使贡方物。武帝保定初(元年为561年)又遣使来贡。”麴宝茂年号建昌。建昌元年至六年,为555—560年。

7、麴乾固(560—601在位):据1966—1969年,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区发掘古墓105座。其中出土高昌延昌七年张神穆墓表及延昌七年牛辰英随葬衣物疏。由此可知本墓葬年代为高昌国王乾固延昌七年,相当于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二年,即公元567年。年号最后为延昌三十五年(595)康衆僧墓表。因此断定,延昌元年为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至延昌四十一年(601),应有一世高昌王在位。是在位41年时间最长的国王。

8、献文王麴伯雅(601—613在位):麴乾固死,子麴伯雅立。《旧唐书》载:”其王麴伯雅,即后魏高昌王嘉之六世孙也。”隋大业间(605—617)遣使贡献,帝优待之,旋入朝。因从击高丽还,尚戚属宇文氏女,号华容公主。归蕃后,令国中庶人以上皆解辫削衽。帝闻而善之,诏赐车服冠带,而伯雅以畏铁勒故,竟不敢改。麴伯雅嗣位时间诸史皆无,黄文弼先生根据延和二年癸亥(603)唐元护妻令狐氏墓表推算,延和元年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结合木纳尔出土延和八年(609)五月壬辰張容子墓表、延和九年(610)十一月己未日張保悅墓表。及延和十一年壬申(隋炀帝大业八年,612)任谦墓表可以证明。延和(602—613)是高昌王麴伯雅的年号,共12年。

9、义和王(613—619在位):网上黄文弼先生考证,延和十二年(613)高昌国发生了一场政变,上台之王,次年改元义和。共用了6年。大约政变者乘麴伯雅入隋之机发动政变。约武德二年(619)麴伯雅在其子文泰扶持下夺回政权。次年(620)改元重光。武德六年(623)伯雅死,文泰嗣位。据重光元年(620)刘保欢墓表、重光二年(621)张保守墓表,620—623年4年麴伯雅复位后用重光年号。

10、光武王鞠文泰(623—640在位):可是《旧唐书·高昌传》载:“唐武德二年(619)伯雅死,子文泰嗣,遣使来告哀。”七年(624)文泰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开始。累遣使朝贡。贞观中入朝,后渐不驯。稍壅绝西域诸国来朝贡者,又与西突厥击焉耆,焉耆来诉。太宗征之入朝,竟不至。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命侯君集往征,及临碛(音气,沙漠)口,文泰慌骇无计,发病死,子智盛立。文泰用延寿年号,延寿元年为624年。延寿十四年为637年。一直用到十七年,即公元640年。

11、末代王麴智盛:麴智盛嗣位,侯君集攻田地城,拔之,虏七千余人。攻其都交河城,智盛降。分兵略定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万七千七百,马四千三百匹。高昌亡。徙高昌豪杰于中国。拜智盛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唐在其地置西州及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陷于吐蕃。唐末咸通七年(866)西迁的回鹘首领仆固俊占领西州,另建立高昌回鹘国。

1985年于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发现一方唐代《尼真如塔铭》。石呈方形,高66厘米,宽72厘米。铭文9行,行字数不等,凡93字,楷书。石左上角残损。首题“大唐甘露寺故尼真如之柩”。真如,俗姓鞠,其曾祖伯雅,为高昌献文王;祖文泰,为高昌光武王;父智湛,为末代高昌王智盛之胞弟。侯君集在攻破高昌城后,俘智盛君臣回师长安,智湛亦在其中。智湛后任唐左骁卫大将军、西州都督,授上柱国,封天山郡开国公,卒赠凉州都督。高宗总章三年(670),真如为亡父智湛祈福,在长安城甘露寺出家为尼,其年三月甘二日身亡。这块塔铭的发现,对研究鞠氏高昌王及唐西州历史有所裨益。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