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煌的古镇煌
古镇煌是一个人,也是一个私家菜馆。就是一位名叫古镇煌的香港人退休后在北京开了间名叫古镇煌的私家菜馆。在古镇煌取得了足够的财富,经历了无数的功名,踏足了所有想去的地方,消耗了玩赏古董表、古董笔的热情之后,他饶有兴趣的玩起了开私家菜馆的“游戏”。
四大家”中尝尽千般滋味
所谓“四大家”,就是古镇煌在退休前的四大主要头衔:既是投资家,又是旅行家,还是收藏家和作家。
古镇煌在年轻时就自创了一套“倒数哲学”:认为人生下来,便得走向最终“息劳”之途。他认为往“息劳”的方向倒数,不但不消极,反而有积极的建设性,可以及早经营人生。“常常看到上一代的前辈们一生悭吝,到‘息劳’之时没有享受过一天,徒然留下带不走的钱,太可惜了”。基于这个“倒数哲学”,古镇煌一早便有了发达的心态,一心想在中年时便赚够钱,提早退休,到“息劳”之前能好好享受,这便是古镇煌心目中最理想的事。
学化学出身的古镇煌早年在伦敦BBC中文部工作,主要是搞文字,练就了迅速翻译的本领,后来写稿,更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写。他喜欢旅行,有时飞机误点,他也没有浪费时间,随便在机场一角就地涂鸦,而且字迹清楚。大约十五年前,古镇煌绝对是香港极少数的一线作家之一。那个年代,他的文章曾见于香港大多数最重要的出版物,后来编集成书的著作有大约70种,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红酒鉴赏也有旅游心得,还有投资指南等方面的作品。
古镇煌曾服役过英国机构和美国机构,还在包玉刚航运集团、赛马会、美国大通银行和中文大学任过要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开始涉足投资市场,楼、股、金、汇,几乎能赚钱的东西他都炒,在投资方面,他有着准确的判断力及洞察力,这为他日后的富足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古镇煌辞去最后一份工作,声称不想再“受闹钟的威胁”。退休这十几年间,他吃尽美食,把香格里拉的Petrus、半岛嘉麟楼等名店视作饭堂;足迹踏遍五大洲,上至北极边缘,下至新西兰南岛(游览南、北极太辛苦,他才不会难为自己)。
古镇煌爱享受,但不挥霍,举例说,香港飞伦敦,他会知道在英国出票更便宜。会替法国波尔多的一级佳酿估价,然后得出结论在哪里买最便宜。连嗜好,他都认为以能带来收入的为佳。爱品红酒,他就把红酒的学问研究到底,透彻得可以率团参观波尔多酒庄。爱收藏古董表、古董笔,便矢志成为世界级专家,闲来上邮轮开坛讲收藏心得,顺便再为邮轮撰写旅游文章,便可免费上船旅游兼赚钱。再者,他更可以寓玩物于投资,一旦山穷水尽,便可卖掉其二十箱红酒、二百只古董表及过千枝古董笔度日。机关算尽的他,无妻无儿,口口声声嫌这类投资没回报。别以为他眼中只有钱,认识他四十年的董桥说:“他的音乐造诣好高,其实好艺术。”浪漫文艺的一面,古镇煌藏得好深。
这样过了十多年的退休生活,古镇煌住厌了欧洲,从伦敦搬到北京来。为了有新的玩意,他竟然第一次做生意,开了一间餐厅。
“独一家”里品味无穷情趣
“独一家”便是古镇煌退休之后专心做起的美食家。投资逾百万元做成“私家菜馆”,只为可以亲自设计菜单,让顾客尝尝他认为最美味的粤菜。
“古镇煌美食房”位于什刹海,由一间普普通通的四合院改装而成,十分低调,门口没有招牌,只有一个以“3”字为标记的门牌号。院里古色古香,院中一栋相对独立的玻璃屋很有格调,这座模仿巴黎咖啡座的玻璃房子,有满墙的书和CD,可以在里面寻到主人的著作。
来京之前,古镇煌旅居英国十余年,尝遍中西美味之后,起了“到北京来玩开餐厅的游戏”之念。本想开个西餐厅,不料想什刹海的一个四合院儿勾起了老先生操办私房菜的兴趣。因为自己喜欢吃,他也想把他的饮食文化概念和北京的朋友分享。
“私房菜”,顾名思义应是餐厅给客人配套吃的菜:你只要说明选择的消费标准,厨师便会给你配餐。此中妙处,就是即使你只是两位,也有超过十道不同的菜可以品尝,厨师按人头给客人配餐。正如香港《壹周刊》所说:在这里吃,像在古先生家里吃,不妨“他要你吃什么,便吃什么”。想想看,有一位专家能特意为你点菜,把他十多年的经验介绍给你,吃他认为是香港最好的菜色,又何乐而不为?这便也是古镇煌的逻辑:光顾一间餐厅,你不一定“懂”怎样点厨师的拿手菜。我们虽知道自己的口味,可并不知道厨师做什么菜做得最好。懂不懂点菜,往往是一顿饭最终是否吃得满意的真正关键。港式私房菜的概念,正是由厨师给你做他的拿手菜。
私房菜菜馆必须“小”,菜肴才能做到十足的品质控制。“以小为美、以小为精”,古镇煌是在以他大半辈子的美食经验为客人提供他心目中的美味。这里还有多种20年的陈年佳酿,都是他多年的珍藏。这种用心,又岂是大酒楼可比的?当原本每晚只做一席的私房菜鼻祖厉家菜,发展到今天可以筵开十席八席的“酒楼”时,小为美就更显得可贵了。
这里的每道菜都堪称色、香、味三绝,因为烹调过程制作一丝不苟。但要说镇店菜,那非“鱼露冬笋炒带子”和“海鲜蒸奶酪”这两道菜莫属。此外,干煎大虾、芥末锅贴鸡、鲍汁鹅掌……都十分好吃,难怪很多慕名而来的香港客人都说这种水平的粤菜,不但在北京很难吃到,在香港也不易。这里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情调及美味吸引着那些异常崇尚粤菜的,对粤菜的出品有至高要求的,懂吃、爱玩,与主人惺惺相惜的食客。
厨师也来自香港,出身于名店怡东轩,听说在香港曾夺过厨师公开烹调比赛的热菜大奖,炒菜“镬气足”是他的烹调特色,难怪吸引了许多京港名人来此品尝。
正是这种专业、小巧、精致,“古镇煌美食房”赢得了许多顾客的称赞,餐厅开业一年多,己好评如潮,包括被周末画报和名牌世界乐杂志选为北京2005年最佳餐厅之一。听说日本的Casa Brutus和朝日新闻都有介绍。然而问及古镇煌最希望达到的状态,他却淡然如水:“我喜欢高档餐厅,信奉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所以喜欢开高档店,也不怕亏本。我没有指望餐厅为我挣很多钱,只希望2006年在成都的店能顺利起来,能带给更多的人美味,然后都不用我再操心,也不赔太多钱,我就心满意足了”。
后记:
在采访古镇煌之前,一位和古镇煌有过接触的朋友提醒我一定要带上采访机,我问何故,她却笑而不答。直到我见到了古镇煌才恍然所悟:一直生活在香港和国外的古镇煌,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这位朋友是在提醒我,如遇到听不懂的可录下来反复听。真感谢这位可爱的朋友,还真帮了我不小的忙!
采访的当天,正是北京最冷的那几日,门外的一切都在瑟瑟发抖。不习惯这样寒冷天气的古镇煌伤风了,但他却并没有减少对我们的热情,对于慕名而来的我们,按他一贯的待客之道,一丝不苟的遵照菜单标准,从汤到甜品,要大厨做上了十多道好菜,服务员也在一旁殷勤的服务,不知是厨师有着过人的手艺,还是被对面这个真诚、浪漫的人所感动,抑或是被这个环境所熏染,让之前不怎么爱吃粤菜的我也渐渐爱上了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