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古氏源流概述
赣粤闽边是客家人聚居中心,赣南是客家先民自中原南迁后赖以生息的居住地之一。
据现存乾隆四十四年(1779)古奇洋主修的《宁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谱》(笔者收藏)记载,客家古氏最早入籍赣南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时有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的古念五府君(又称古云应),官任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勤政爱民,六十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以才学任职虔州府虔化县(今宁都县)县令,古念五便随子卜居虔化县北关梅川。因古念五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也是客家古氏的共同祖先。
至907年,唐朝灭亡,五代伊始,时有三府君古代贤(又名古蕃),任窦州都监,传下六世祖古全交等六兄弟,亦分居各地:长子十一府君古全交迁居古云、次子十二府君古全规仍居宁都县守祖业、三子十三府君古全则居福建省汀州、四子十五府君古全望居广州府增城县、五子十六府君古全让居广东惠州府长宁县、六子十七府君古全赏居圳边,后嗣子孙散居世界各地。
如今赣州地区所辖十八县市,均有古氏居住,都是唐代古念五的裔孙,但各地源流支系不一,在此略作概述。
1、世居赣南古氏
宁都县是唐代古念五、古浩的拓基地,因一连数代人都在朝廷为官,北关宅第只能算是暂时栖身之所。直至宋代,有会稽太守古全规之子古延昌,任职虔州(今赣州市)牧知,见家乡宁都县陆续有中原衣冠士族迁入,且该地民风淳朴,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守祖业也要创家业,便与父亲广置田园产业,乐而居之。宁都古氏后来成为当地望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古念五父子创基地宁都县北关,便有古屋巷之称,后来又有古楼岗、古家堂、固厚等与“古”相关的地名。就“固厚”来言,《宁都县地名志》引用固厚乡明坑村《横塘古氏六修族谱》中“古柏庵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从古楼岗迁此建村”,以“古姓根基深厚”之意谐音。
世居宁都县古全规的后代,播迁他处者不少。如宋代的古仲明、古仲先、古仲光兄弟迁往广东省程乡县(今梅县)。元末明初,有古近天迁居瑞金县承乡黄安隘沿坝(今云石山乡回龙村)。明洪武年间,古近爵、古近栋等迁居广昌县白水镇(今赤水镇),古近伯迁居广东省大埔县,古朝佐兄弟迁居石城县雷雨坪;嘉靖十年(1531)古鉴完迁居于石城县柏中里闪畲。清代,有古日锋移居赣州市、古应满移居袁州(今宜春地区)、古贤迁于雍正元年(1723)移居贵溪县塘湾乡、古道五等移居永丰县,等等,难以悉数。
2、福建、广东回迁赣南古氏
宋代,福建省汀州府古全则的后裔,自汀州迁来江西省信丰县九子岭后,又散居于安远县车头村古屋、寻乌县中和(今晨光镇)及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
元代,广东进士古汉卿,任石城县教谕,致仕后,居于安远县固营堡白沙塘。与此同时,古汉卿的二弟古朝贵徙居篁乡、三弟古贵卿徙居版石坳下。
明清之际,闽粤边客家居民,因当地人多田少,难以谋生,再加上地方贼寇经常骚扰,居民流离失所,听说江西地广人稀(见广东梅县《古氏族谱》),便大批迁入江西。此时迁入赣南的古氏计有:
明初,广东省梅县大坪村的古受福率先迁居寻乌县大同村。至嘉靖年间(1522—1566),梅县大坪村的古咸宁迁居会昌县筠门岭、古涟迁居瑞金县超田村。万历年间(1573—1619),蕉岭县的古我秀,因寇乱,邑民流离,乃携子迁居于都县仙下乡、同胞兄弟古我明则迁居瑞金县叶坪乡岗背赤脚山下、古应凤迁居兴国县宝石乡。崇祯年间(1628—1643),梅县的古铎迁居瑞金县超田村岽下、古秀和迁居宁都县平阳乡六十一都。同时,梅县莲塘的古永灵,因田园狭窄,衣食难图,乃率三子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塘坑子,同胞兄弟古永寿则居兴国县宝石大源洞
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广东省兴宁县龙虎圩的古士显兄弟迁居兴国县衣锦乡,河源县的古瑞球、古伦裕、古生民等迁居南康县金鸡岭一带。康熙年间(1662—1772),梅县的古麒先迁居兴国县合富坪、古祖兴迁居南康县赤土镇神背村、古应谋迁居崇义县;兴宁县下堡的古伯森迁居南康县沙溪堡;蕉岭县的古惟兆迁居于都县安仁里龙潭面;五华县的古永盛迁居上犹县油石乡上元村。雍正年间(1723—1735),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的古允章迁居瑞金县拨英乡檐坑尾。乾隆年间(1736—1795),广东省蕉岭县的古正清、古应昭迁居兴国县,梅县的古永兆迁居兴国县太平乡,五华县的古仝章、古会章迁居兴国县隆坪乡吾立村。
3、赣南客家古氏人物
据明《嘉靖赣州府志》、《明万历赣州府志》、《清道光宁都州志》记载,宋朝,宁都县的古师古于淳熙癸卯科(1183)解试中举,古应召、古善之于绍定辛卯科(1231)解试中举,古訔、古之奇、古介于嘉熙丁酉科(1237)解试中举,古之善于嘉熙庚子科(1240)解试中举,家门一时称盛,望重一乡。后来家族重修古姓宗祠时,悬“叔侄同科”、“兄弟同科”匾额于祠内,光宗耀祖,祠宇生辉。到了明朝,宁都县的古殷于永乐己亥科(1419)府贡、古文于天顺庚辰科(1460)府贡、古敏于成化壬寅科(1482)乡贡.
清朝康熙年间,寻乌县菖蒲乡粜米岗村的古全仁,自小习文弄武,一丝不苟,力学不辍,开辟跑马岗教子侄练习武艺。至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中式为武举人,后敕封为昭武大夫,开县中古姓武学之先河。继后,其子古安邦、胞侄古风度、堂侄古刚,均为武举人。古刚和古风度,皆倜傥出群,勇胆过人,力能扛鼎,兄弟同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中武举。古刚于次年辛未科会试时,高中第34名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将军,而古风度则于甲戌科(1754年)才考中武进士,也被钦点为御前侍卫,保卫皇宫,功劳卓著。至今,寻乌县菖蒲乡粜米岗村古氏祖祠门口,仍悬挂着古全仁于乾隆二十三年立的“三世科第”匾额,及古刚、古风度于乾隆三十年立的“钦点御前侍卫府”匾额,当时家门之盛,为赣南第一。毛泽东在著名的《寻乌调查》中写道:“秀才生存者全县还有四百个,其中篁乡区塘背古姓一村六百人中占去十一个,是秀才最集中的地方。古柏的高祖七十岁,死时起了个‘圣旨’牌坊,中间写着‘亲见七代’,两边写着‘眼见五廪贡’、‘膝绕十二衿’,说的就是那时候他的孙子同时有十二个秀才。塘背古姓的旧文化在全县是最盛的,他们在政治上也历来占着支配的地位。”
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有两位在清朝皇宫里担任侍卫将领,一位是乾隆年间的古道千,另一位是道光皇帝钦点的御前蓝翎侍卫古礼治(道光戊戌科进士).
南康县叶坑村的古咏洪,是一名义士。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省始兴县有红巾军作乱,占领县城。南康县周县令,请求上级政府以不分疆域前往增援。县令素闻古咏洪相貌魁梧,技勇过人,便任命他为百夫长,率领义勇前往声援。古咏洪用计攻下县城,活捉红巾军首领,县令大喜,以军功赏其七品顶戴。第二年,红巾军复起,进攻韶州(今韶关市),韶州告急,古咏洪又率师前往救援,长驱直入,杀敌无数,缴获军械一大批,再次得到上级嘉奖,晋赏秩衔。
近代,赣南古氏也表现的非常出色。如1928年3月25日,寻乌县发生了著名的“三·二五”暴动,而这次暴动的直属总指挥就是古柏。古柏,字显裘, 号劲生,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司马第人。先后担任过梅县团县委宣传部长,东江二十一纵队政委。1930年5月,任寻乌县工农民主政府县委书记,并全力协助毛泽东在寻乌召集的调查会,那就是后来毛泽东著名的《寻乌调查》。6月,古柏被任命为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成为毛泽东的左右手。8月,古柏调任红一方面军前委秘书长、赣西南特委特派员。此后,古柏曾担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党团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裁判法庭主审,古柏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劳动部秘书。
崇义县的古达培,在革命年代历任红色警卫营营长、独立35团团长、师长、湘赣边红军河西特委军事部长。
兴国县的古远兴,参加红军长征,历任中央军委后勤部中央警备团副参谋长,公安中央纵队二师副参谋长,公安部中央警卫团副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军职)等职,第五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当然,在教育、学术、科技、工商等各个领域里,亦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客家精英与骄子,这应当说是承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赣南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古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