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堡郜氏

2013年08月25日 | 阅读:83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双堡郜氏

        郜姓源于周文王第十五子,受封于郜国,称郜侯,春秋时期,郜国被宋国吞并,郜侯后世便以国为姓。                                                  

  忻府区双堡郜氏,是于明洪武二年相偕王姓表兄、霍姓内侄由朔州马邑迁来的。始祖为郜铎。清乾隆年间,一部分郜氏到定襄智村落户,该村有郜家巷,至今能与双堡郜氏排起辈份来。

  清乾隆年间郜氏十世祖郜怀琦、郜怀宣、郜怀琛三兄弟不甘贫困,北上塞外,来到河渠交错、土地肥沃的萨尔沁地带(今蒙古包头附近)。在这儿,他们每人骑了一匹马,把黄芥籽分开,边走边撒。碰巧那天夜里刮起了一场大风,撒在地上的菜籽被掩埋得严严实实,后来又接连下了几场透雨,他们的地里便成了一望无际的绿洲。“天助”加“人助”,当年他们的油菜卖了大价钱,获利不少。完成了资金的第一次积累。从此,三兄弟便弃农经商,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开设“六陈行”等作坊货铺。这就是“跑马撒黄芥”的故事。清道光十三年知州李培谦倡修文庙,郜家捐资名列榜首,从此名扬忻州。光绪年间,邢氏钱铺倒闭,郜家相机行事,任用原班人马在归化城开设“大义祥”钱铺,连年盈利。极盛时期,在忻州、内蒙等地有商号50余处,财产总值百万计,成为当时忻州七大富户(郜、王、张、陈、连、石、焦)之首。这时,正是十三世郜辅周时期。

  咸丰初年,郜氏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堡宅修建,如:南堡子院、松树院、书房院、旗杆院、北堡子院、菜园院。

  清未,郜家的商业开始萧条,“七七事变”前后大多倒闭了。究其原因,主要是:(1)、后继者缺乏远见,对平绥铁路建成后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没有及时采取对应之策,对经营的河北土布运输未做改道准备。被对手捷足先登,使西路生意受到致命打击。(2)、外蒙(现蒙古人民共各国)自民国前后一直闹独立,郜家对此漫不经心,直到民国十三年大揭了盖,郜家才加注意,然而为时已晚,不到二年,就被重税把在“外蒙”的财产征光了。(3)、1930年,蒋、阎、冯大战;1937年日冠侵占华北,以及1945年日寇投降后,阎锡山的“兵民合一”暴政。致使晋钞贬值,各种货物遭到掠夺,市场陷入极度混乱之中.(4)、郜家个别后人贪图享受,挥金如土。并且做起买空卖空的勾当,不料晋钞跌落,使郜家财产损失大半。

  郜象贤见时局混乱,晚年便退居乡里,谨守先代余业,召回子女,盘出买卖,弃商返农,在双堡村过上安稳富足的田园生活。。这种闭关自守的做法,使郜家终于变成了掉队的孤雁。他的两个儿子,长子郜修文为光绪丁酉举人,河南候补知县,次子郜修已为山西大学堂工科学生.也只能死守摊子.在风雨飘摇中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给处于困境中的郜氏家族带来了新生的机遇.从业人员遍布各行各业,有的已成为专家领导和业务骨干.其中,以象贤门最为繁盛.如郜同善曾任农行太原市分行总稽核、高级经济师;郜淑萍在省国防办从事兵器工业安全卫生工作三十多年,被选为中国兵工学会工业卫生组长;郜富善曾任忻州艺术馆副馆长,是1989年北京亚运会山西赴京大型灯展“煤海之光” 的主要设计监制人员,灯展作品在首都获得轰动效应,因此获得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大功一次的奖励。郜继善曾任忻州地区电影公司副经理,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郜建宇拍摄的忻州第一部电影《七天》,曾参加2004年法国里昂电影节展映,获得欧洲电影界好评。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