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鼎”是如何成名的

2013年08月25日 | 阅读:78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郜鼎”是如何成名的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了郜鼎被宋国当作礼物行贿鲁国的事。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了一本影响极大的古文集子,即《古文观止》。这本书着眼于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做策论,因而被官方肯定,列为当时天下文人的必读书。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编者在选中《左传。桓公二年》这段文字的时候,特意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臧哀伯谏纳郜鼎”,在全书800篇文章中排在了全书的第六篇。这样天下文士无人不能背诵此文,无人不知郜鼎大名。

 

 

 

其原文是这样的:

 

 

《臧哀伯谏纳郜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玉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俱,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把这段古文用现在语言再解释一下吧。这段文字用白话翻译过来是:

 

 

夏天四月,这时已经到了鲁桓公二年,也即鲁隐公被害的第二年,鲁国从宋国取来郜国的大鼎,将之收纳在大庙。这一举动是不合乎礼制的。

 

臧哀伯进谏说:“治理国家的君王,都要昭彰德行杜绝违例,以示范于官吏,就这样,还唯恐哪里有什么疏漏,所以必须宣扬礼教来教育子孙。这包括:在祭祀中要将祖庙建成茅草屋顶,君王的车(路:古字通辂指车)要用草来结(越huo)座席,摆放的肉汁(大羹taigeng)应五味不加,谷物粢(zi)做成的食品(食si)加工不要精细,这是发扬节俭的传统;官员的礼服(衮)、帽(冕)、礼服上绣的花纹(黻fu)、手持的玉笏(珽ting:玉笏hu)、束衣的皮革带子、裤子、绑腿(幅bi)、鞋子(舄xi:不怕泥水的复底鞋)、冠冕上的饰品横簪、塞耳玉石系的绳子和帽带(紞dan、纮hong)、饰布(綖yan),是彰显尊者的风度;圭玉垫(率lu)的水藻图案、刀鞘(鞞bing)及其饰物(鞛beng)、束腰的带子及其垂穗(鞶pan厉)、旌旗和战马的缨穗,是明示尊者的等级;礼服上绣上火焰、游龙、黑白或黑青相间的花纹(黼fu或黻fu),是分别尊卑的不同。王权至尊还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五种颜色对应东西南北中天地四方,涂在车服器械上以示王室的尊贵显赫,马匹额、嚼和车、旗上的铃铛(钖yang、鸾、和、铃是分别挂在这几个位置的铃铛),能造出王室的声势;绘有日月星(三辰)和龙熊虎的旗帜(分别称祈qi旗),则光耀王室的威仪。所谓美德,就是节俭有法度,尊卑有等级,以花纹物色为标识,以声响光彩为象征,用来昭示各级官吏,他们就会谨慎(戒)警惕(惧)起来,而不敢轻视纲纪法规。现在您抛毁道德标立错误,竟然将纳贿所得的器物放入(寘:置入)太庙,这样明目张胆地给百官看,他们照此仿效,那又怎样处罚呢?国家的衰败就源于官吏的违纪。官员失去了德操,容忍放纵(宠)贿赂会使之肆无忌惮。郜鼎放进太庙,将导致徇私纳贿的公开化,还能有比这事更为严重的吗?周武王灭商,将九鼎——相传其为夏禹所铸的传国之宝,夏灭由商朝承继,——迁往洛邑,还有些义士非难他,更何况把违礼乱法的贿赂器物放在太庙里,这怎么能行呢!”鲁桓公不听他的劝告。

主持的史官听说这件事,说:“臧孙达——即臧哀伯在鲁国一定会后继有人啊!他在君王违反礼法时,不忘以德操进行劝谏,留下一种好的传统。”

 

鲁国大夫臧哀伯(《臧僖伯谏观鱼》中臧僖伯的儿子,其父以直谏而名,其子又以谏名而名垂青史,正应了《诗经》中“孝子不匮(竭尽),永赐尔类”的箴言)向鲁桓公进谏,认为这是“非礼的”。因为宋灭郜时夺取了郜鼎,此鼎本为他国之鼎,诸侯之间私自取用他国之鼎,在当时是违法乱纪的。

 

 

臧哀伯的进谏,比起他的父亲臧僖伯,在政治、社会的作用方面,要高出不知几个档次。臧僖伯所劝谏的君王,是具有封建生产意识重视农业发展、客观上促进社会进步的鲁隐公,而他所阻挡的事体,是鲁隐公深入基层、亲自考察渔民作业的行动。所以他再讲礼法,也只能是在奴隶制规范的基础上,从强调阶级层次的切入点,扑灭任何要改变社会结构的火种。而臧哀伯所说的,虽然也是周朝的成规礼法,也用了大量的篇幅,絮絮叨叨讲尊者的层次。但是他所强调的,是这些尊者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他们应该是臣民的榜样!他们的作为,只有符合基础道德规范,才能为社会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而这些基础道德,应该是人性化、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例如节俭、廉洁(拒贿),就这样,他赋予了礼法进步的内涵。并且强调了君王必须以身作则!

 

 

臧哀伯更深的寓意,是对华督、鲁桓公的批判。他所表达的“君之灭德,臣则效之”、“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忧虑,表面是指鲁纳贿郜鼎置入太庙,深一层则是对华督和宋殇公所作所为的否定。宋殇公勾结州吁支持共叔段,挑动战争致民不聊生,华督则是为了夺人之妻,策划政变拭灭君王。真的是君邪臣效、国家之败也!他们就是前车之鉴!这就影射鲁桓公偏听偏信奸佞挑拨,杀害了鲁国的道德范本隐公。臧哀伯的谏辞,实质是对鲁隐公德行的肯定,劝诫鲁桓公效之。

 

 

其中的名句: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俱,而不敢易纪律。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臧哀伯的劝谏,在世界多国面临艰巨反腐败任务的今天,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鼎,绝大部分是诸侯鼎及大夫鼎以下的鼎,个别的天子鼎,则出土于商代,而夏王鼎和周天子鼎几乎并没有发现,截止到目前为止,尽管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仍然没有找到周天子墓,这也正为人们带来了对周天子礼器的更大渴望。

 

古往今来,有名的鼎不少,而郜鼎算名气比较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由于此典故“登上”了《左传》和《古文观止》,是以声得益张,另外,韩愈在《石鼓歌》中有“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的诗句,郜鼎的名气自然更是非比异常了。人们说“汉武得鼎,以名其年”,但没人知道武帝得到的这个鼎到底叫什么名字,看来,还是郜鼎的名气大!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