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家 庄 志
郜 家 庄 志
俺姓郜,生于郜家庄。乃河北省平山县郜家庄也。郜家庄现有300多户,1300余人。耕地650亩,山场面积个近万亩。属当地中等村庄。郜家庄村子不大,却也历史悠久。据说始建于宋朝。第一代郜姓人来自山东,因遭人欺凌,怒杀仇家,负案亡命而来。到此见群山环绕,林木茂密,非常隐蔽,谅官府不会追拿到此;又两条清溪发于山中,合流后蜿蜒盘旋而下,洗衣灌溉非常便利;土质肥沃,山势平缓,耕种放牧,无不相宜。遂定居于此,自名郜家庄,村名延用至今。
郜家庄虽为郜家开创,如今村中却是张姓居多,约占三分之二,郜姓三分之一。另有刘、于、何几家。郜张两姓在村中各有祠堂老坟,自有宗脉。而历朝历代两大姓间一直相处融洽,从无族群争斗。两姓间无论玩笑吵架,从没有涉及祖宗先人的骂词。据说,郜家庄的张姓是在郜家到来几代后才来的,先是一张姓青年来给郜家干活,人极聪明能干,又诚实善良,倍受郜姓全家喜爱,郜老先生遂将一视同己出的养女许配于他,并留庄居住,以相互倚靠。自此郜姓提携张姓,张姓敬重郜姓。几百年后张家人口渐旺,人数超过郜家。张姓后人同样勤劳能干,多有富户。在清朝出过平山首富。郜张两姓至今认为郜张一家,谁骂对方等于自骂祖宗。村中婚丧嫁娶,绝无只用本家本族的情况,都是郜张两姓人共同操办。
郜家庄东有无影山,孤而浑圆,状如馒头,正午阳光可洒满全山,无一处阴影,所以得名无影山。从任何一面看去,无影山都像一把展开的扇子,所以俗名又叫扇儿坡。满山长有上千棵水桶粗几丈高的柏树。正山顶是座古庙,有南天阁、大雄宝殿,规制齐全,佛像庄严。农历六月初六的庙会,正值一年最热之时。庙会规模很大,方圆百里都会有人来赶庙。很多地方庙会已变成商品交易的大集,这里的庙会却保留传统,仍然只是祭祀跳神。供祭品中必有纸折扇,故又称扇儿庙。村西南是青龙山,村里人一般称塔垴尖。因早年山上有白塔寺,不知毁于何年。青龙山山势雄伟,尖峰高耸,为周围群山之颠。郜家庄全村都处于它的庇荫之下。青龙山只有朝向村子的一面非常陡峭,有多处直立绝壁。山腰悬崖下有龙王堂,是学道修仙之处。龙王堂后的石壁上有一股清泉,泉水甘甜,雨不溢旱不绝。从山腰处向东绵延数里,为南岭;向北绵延数里,为西岭。其一脉再折向东。青龙山、无影山合围后正北有一缺口,正好有一座独立小山,俗名沙垴。几座山天然对村庄形成合抱之势,严严密密。村庄成锅底之状,四外都难看到。发自青龙山的河流穿村而过,多数村民沿河而居。原先村子正中河北岸有龙王庙。庙对面是戏楼。戏楼明柱上刻有对联“戏寓褒贬,详观胜如读《春秋》;曲有美刺,细听即是学《毛诗》。”由这幅对联可见村人的文化底蕴。村北有火神庙,至今犹在。历经多次重修,现仍保留原貌。庙中的一方石碑,刻有清朝道光年间重修时各家捐款的明细。
郜家庄疆域不小,却多为沟坡。土地以梯田居多,偶有较平整的大块农田,则以亩数命名。最大的一块叫32亩地,其实并不平整,南高北低。但村里人以它为冠,视为骄傲。其次有14亩地,其实南头是高差几尺的两块地。它的下面是另一块有名的六亩地。这就是村里人人皆知的三大地王了。村子正中现为村委会的地方,原来叫一亩地。有名有姓的地大概就是这些。由此可推见村里土地的状况。村子北面沿河两岸是土质最好的菜园子地,水井密布。其他地方就是旱地了。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其次有谷子、黍子、红薯、棉花、花生、黄豆、黑豆、绿豆、豇豆、高粱。本地树木以白杨、洋槐、椿树、柏树为多。果树有柿子、红枣、桃、杏、核桃、黑枣、花椒。沟坎坡岭,自然生长最多的是酸枣、荆芽、乎蕾。草则以白草热草为主。土地一年不种则生蒿子,为蒿荒;两年不种则生菅草。生产队的时候,旱地小麦也就长到尺把高,结的是“狗蝇穗”。就是比普通苍蝇小一号的蝇子。一个穗上三四个麦粒,亩产百十斤。如今有了抽水机、良种、化肥,小麦亩产七八百斤已是正常。村里人吃的当然比过去好多了。
在周围村庄都只种庄稼的时候,郜家庄早就有自己的副业。那就是烧石灰。村东的无影山,除了模样不俗,它的石质也与周围完全不同,整个山就是一块纯纯粹粹的大青石。傍着山势,盘上直径五六米,高达七八米的土窑。相邻的井陉县出煤,把石头采下来,底下铺层干柴,然后一层石头一层煤地码起来,从底下点火一烧,五六天后几万斤白灰就烧好了。石灰可是修房建屋必不可少的材料,周围几十里的人们都要推车赶驴来购买。郜家庄的白灰那是出了名的,烧灰的历史估计和村子的历史差不多悠久。农耕时代,得天独厚的资源,让郜家庄的人自有现金收入。山上那品相极好的青石,还可以加工成石条、门墩、柱顶石、猪槽子、井桩子,石匠的手艺和产品,也是能够换银子的。烧酒和织布,在村里也很盛行。郜家庄虽然是个旱庄子,在外人眼里却始终是个富裕村。
曾有郜家庄的姑娘到外村相亲,进了院子,竟转圈指着人家房子连声地说:“土坯、土坯、土坯!”媒人苦笑不得地说:“哪个村能赶上郜家庄的房子啊!”郜家庄的房子,俗话叫青堂瓦舍。不仅瓦房居多,石材也用得多。地基上沿多压一圈大石条,家门口还铺有五六级七八尺长的石条台阶,墙也多是青石砌就。色彩好,感觉也是庄重虎实,风雨不侵。有那个条件,平原上村庄里一般人家当然不能比。
其实,郜家庄最著名的还是文化气息。几百年来,村里重文轻商的风气代代相传。“草帽底下的人都识字”是解放前周围各村对郜家庄人的印象。村民最注重让孩子上学读书,长大走出山村到外谋事。村里至今没有出过以商起家、成名的人物。相反,官员、学者倒是历代都有。民国初年,正太铁路总工程师是郜家庄人。明朝时有村人到南方做官,致仕后带回了海边的曲艺表演《渔家乐》,年年春节到各村巡演。它有渔公渔婆,青年男女渔民和各种水族扮相,行头鲜亮,道具逼真,载歌载舞。常用的队形有:“大斜排”、“一条线”、“二龙出水”、“剪子股”、“蛇蜕皮”、“凤凰双展翅”和“大团圆”等,舞蹈动作舒展流畅,动作优雅动人。唱词文雅,如《渔翁乐陶然》—— “渔翁乐陶然,驾小船,身上蓑衣穿,手里执着钓鱼竿,船头站,提鱼在竹篮,金色鲤鱼对对鲜,河内波浪蛟龙翻,两岸垂杨柳,柳含烟,人唱夕阳残。长街卖鱼间,沽一杯美酒儿又把鱼来餐。夜晚在芦苇边,酒醉后歌一曲,明月照满船,渔翁乐陶然。”这是干旱少雨的北方绝无仅有的唱词和表演。它的伴奏有武场锣鼓和文场笙筲二胡等,最盛时光笛子就有60支,其阵仗之大,令人惊叹。《渔家乐》现已被列入河北省文化遗产。解放战争中,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时,共青团中央曾驻于此。一说为新华社曾驻郜家庄。有人回忆,当时每天有人会拿出全国战场的最新捷报交给村里年轻人,让他们出黑板报。 “文革”前,这个小山村初中以上学生的比例高过周围各村,年年有人考上大学。现在,村里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在大学任职任教的都有。村人至今把毛笔字写得好坏作为评价文化程度的尺度之一,能称得上书法家的大有人在,有的作品已成为国礼。小山村里有省级干部,地、县级干部数量就多了。现在,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农村的人多了,但郜家庄人仍然坚持通过读书求职。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外地工作的郜家庄人,已超过在村人口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