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总工程师 :给战鹰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5,4,3,2,1。点火!”
9月18日,空军某装备研究院研究所3号试车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某新型战机发动机点火成功,尖利的啸声震耳欲聋。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日。今天,对我们研究院来说又是一个振奋的日子,新试验平台的建成将为国家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我们科研人员的使命,就是让国家不断强大,民族不再遭受屈辱。”作为项目负责人,55岁的甘晓华的讲话同样振聋发聩。
报国
甘晓华的从军路,曲折而又富有戏剧性。
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成绩优异的甘晓华填报了以为是军校的原南京航空学院,这一阴差阳错,暂停了他的从军梦。
1985年,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的甘晓华偶然得知,空军某研究所的研究课题正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此时,没有什么还能阻挡我的报国强军梦,哪怕是放弃即将成行的公派留学德国机会。”甘晓华说。
当时,没有资金投入、没有实验平台,甘晓华一边攻读博士,一边利用开展两个课题节省下来的经费,带着两个年轻人利用废弃的零件,在研究所的露天工棚里,动手组装了一个简易燃烧试验室,开展起国外需要数百万美元投入才能开展的燃油雾化机理和燃烧性能实验,破解了一系列困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技术难题。
——1996年,国内唯一的某型三代机发动机出现疑似燃油喷嘴爆裂故障,甘晓华在70多位专家出席的分析会上力排众议,坚定地认为这只是积碳问题并指导修复故障,化解了官兵们“打仗没有‘杀手锏’”的担心。
——创新激光反射法测量液膜表面波谱技术,发明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双模雾化喷嘴,单位时间内降低飞行油耗3.2%,已广泛运用于多型国内外发动机。
——领衔大型系列高超声速风洞燃烧加热系统研制,探索出“带强制冷却的燃烧室”“远距离点火装置”和“防积碳控制方法”3项发明专利,突破了国际类似加热系统只能燃烧气体燃料的限制。
骨气
1990年,甘晓华撰写了《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模型及计算》的研究文章,投书国际航空发动机协会。没想到,傲慢的国际权威们武断地回复:作者基于对雾化机理的理解错误,因而发展出来的理论是误导的。
沉重的打击面前,甘晓华没有低头,而是用3种方法验证了自己提出的“液膜不稳定性破碎”理论的正确性,于第二年重新撰写的论文,受到国际航空发动机界“这是一篇有用的给人以知识的论文……技术上无可挑剔”的高度评价,纠正了国外《流体力学大百科全书》中有关空气雾化机理的论述。
1996年,我国引进的某型先进战机因长期在高原使用,发动机未到寿就集体“趴窝”。
当时,国外对我国进行严格的技术限制,国内军工企业也因为没有技术资料和修理备件,基本放弃了对这型发动机的修理。
眼看重金引进的主战飞机即将成为废铁,一直跟踪这型飞机的甘晓华主动请缨。历时近一年,甘晓华带着20多人的团队成功修复这型发动机,并将其功率平均提升了11.5%。
忧患
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20多年来,甘晓华矢志成为科技强军的科研先锋:建立和推行“使用载荷谱”整机试验方法,成功确定多型国内外发动机的重大故障;主持研制“热负荷控制装置”,将二代战机发动机从单一使用状态改进为少数三代战机发动机才具有的战斗和训练使用两种状态;采取单机定寿技术,将某型高级教练机发动机平均延寿33%,解决了飞机停飞问题……
伴随一项项技术突破而来的,是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荣誉。2010年12月,甘晓华荣立一等功。2011年,甘晓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面前,甘晓华没有驻足留念,而是怀着早日赶超发达国家先进航空技术的迫切心情和深深忧虑,忘我地投入到新的工作。
尽管同时牵头负责国家多项重点工程,但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甘晓华仍然多方呼吁加快推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2011年,他提交的《关于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的提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尽管在燃油喷嘴这一被称为航空发动机“心脏”的研究领域已是国际知名专家,但为了从设计源头提高飞机安全性能,甘晓华仍然无所顾虑地投入到军机适航研究的陌生领域。
尽管作为全院科研总负责人的工作千头万绪,但甘晓华仍然用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和指导年轻科研人员,带出了一个年轻的高层次人才方阵……
“给战鹰一颗强健的‘中国心’,是我毕生的使命和追求。”甘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