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同姓不婚”的规律判别姜姓甘氏之实
中国上古时期,“同姓必同宗”有其历史根源。在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在母权制社会中,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到了炎、黄二帝时期,开始出现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不同的氏族,标示着家族对土地和财产的占有程度。舜时的“赐姓命氏”,又进一步促进了氏族间的贵贱和等级差别。
姓氏,作为区分血缘与族群关系的一种文化符号,将族人按血缘关系区分为不同的集团。有了姓氏,就可自然简便地把不同的家族群体加以区分。因此,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姓氏就是凝聚族人的重要力量。通过姓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源都可追溯到人文始祖炎帝与黄帝。所以,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姓氏的尊重,便是尊重祖先,其中也包括尊重他人、他姓的祖先。综观所有家族的家训,无不教导其子孙遵行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可见,姓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在古代的家训中,一般还附有“同姓不婚”的家族之规。这条规定在政治上,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客观上可促进与异姓之邦的联姻,以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政治合作及军事联盟。历史上姜姓与姬姓之间,相互通婚的情况就比较普遍。尤其从西周初期时起,就更加明确了这一婚姻制度。如“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然,这不仅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更有利于防止近亲婚姻对后代造成的影响。所以,古代对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从制度上严格禁止同姓成婚。另据史料记载,从周代往后,历朝历代都对“同姓不婚”有严格的规定,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很多人虽为同姓,但不一定都有血统关系了。所以到了清末,《大清现行刑律》就删除了这条规定。
当我们在研究炎帝之裔姜姓甘氏的源流问题时,为了便于明晰其宗源,我们是否可以按照古代“同姓不婚”这一普遍规律,通过以下姜姓甘氏与黄帝轩辕后裔通婚的历史实例,从中得到新的佐证?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
(一)甘氏与黄氏的婚姻。
根据《黄氏公谱》的记载,黄氏家族的一世祖高是黄帝轩辕的八世裔孙,其世系为:黄帝-昌意-颛顼-卷-章-吴回-陆终-樊-高。《轩辕世系黄江夏谱传》:“据史志记载:‘歇公、战国时楚国贵族’”。……“50世:歇公,春申君,字肃夫,生于周郝王元年,岁次丁未(前314),居楚黔中,自初博学闻名,时号黄五经,佐楚封为春申君兼太傅,随太子熊完质于秦,后设计冒险保太子回朝。太子熊完登基为楚考列王,列王以公为丞相,赐淮北十二县禄之,执掌雄兵十万,门下三千食客,声振诸侯,为六国合纵长,联军攻秦。楚考烈王廿五年(前237)王薨,朝廷政变,公为佞臣李圆所害,其年七十七岁。公娶江氏,生十二子;继娶甘氏,生一子(为第十三子)。后夫妻三人奉敕葬鄂州(即今湖广省武昌县)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离城三十里,前有石马、石驴、石狮、石象等物,山陵高拱,松柏茂盛者也。”又记:“十三子黄挖(按:其母甘氏),字通亮,又名广文,官至金吾将军,居古岳州,是江夏传世之祖。娶刘氏,俱葬大江山,生子植。”
(二)甘氏与傅氏的婚姻。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傅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因以为氏。商时虞、虢之界,有傅氏居于岩傍,号为傅岩。盘庚得说于此,命以为相。”根据《傅氏族谱》记载:始祖傅说(音同悦),帝局(按:《帝王世纪》曰:帝局,一名帝禺,或曰高阳。在位二十一年)之次子。讳鹗荐。生于公元前1335年4月8日,殁于公元前1246年,享年八十九岁,葬虞步界下,圣人涧里马趵泉头。……二十七世端,柏公长子,任伍长。妣甘氏。子:叟。二十八世虞叟,端公子,春秋鲁哀时为晋大夫。郑人击赵简子中肩太子救之,以戈郑师此温大夫,赵罗太子。复伐之,郑师大败。获贲票千车。赵孟喜曰可矣,虞曰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矣也。妣盖氏、钱氏。子:美、善。
(三)甘氏与刘氏的婚姻。
根据《中华刘氏通谱》记载:黄帝轩辕氏苗裔尧帝,号陶唐氏,名放勋,尧帝之子源明,封于刘邑,始得刘姓。始祖:源明公(一说监明公,帝尧长子),妣风氏、巫氏,生一子:永河。二世祖:永河公,妣密氏,生子二:济安、济乐。三世祖:济乐公,妣甘氏、姚氏,生子一:岁纪。……三十九世祖:添祯公,讳道总,字秉新,号名山。生于商帝乙二十三年壬辰(前1169),卒于西周成王三年戊子(前1113),享寿五十七岁,葬于山西省南源。妣甘氏,生于商帝乙二十三年壬辰(前1169),卒于西周成王元年丙戌(前1115),享寿五十五岁,葬于山西省荣中、双蜂采花形,(妣魏氏,生卒葬未详),生子六:树、湖、涟、淮、江、鸿。“重庆云阳彭城刘氏历代源流世系考”称:其世系自源明公传至刘邦(汉高祖)为第七十五世。第七十六世祖:刘恒(汉文帝)第七十七世祖:刘启(汉景帝);第七十八世祖:刘胜(中山靖王);第九十五世祖:刘备(刘胜裔孙),字玄德,号昭烈,三国蜀汉开国皇帝。皇后甘氏(188—2O9),生一子,乳名阿斗,号刘禅,在位四十三年。
(四) 甘氏与沈氏的婚姻。
《沈氏先祖简略》:一世太始祖载公:黄帝第三十七代孙,约生于殷帝乙二年丙寅(前1015),父文王昌,母挚任氏之女太姒。与伯邑考、仲发(武王)、叔旦(周公)同为太姒所生,同母他排行第四又叫季载。周时为司空,辅助成王,竭尽忠诚。因辅助周公旦平定“三监”叛乱,受封聃国,称聃叔季、或称聃季载。公元前971年(己酉)聃国改为沈国。季载立儿子伯桓为世子,周公以伯桓“作胤”封为沈君。春秋时沈为晋所灭,季载之后裔皆逃奔楚国,以国为氏称沈氏,后裔以沈为姓。配夫人姜氏,生三子:伯桓、秘、和。……五十七世琯公:字龙纪,生于唐贞观十年丙申(636)正月二十日丑时,唐中宗时官至少卿,殁于唐开元二年甲寅(714)九月十七日未时,葬於仙人骑鹤形,卯山酉向。配甘氏,生于唐贞观十一年丁酉(637)正月初九日申时,殁未详,与夫同葬居右。生二子:燮、弼。
(五)甘氏与范氏的婚姻。
《范氏家谱》记载:“范氏,以邑为氏,《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黄帝轩辕氏苗裔,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于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于范邑(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据范氏家谱网站称:目前,全国范氏后人普遍认为是范仲淹之后的共同认可的辈字,即范仲淹初定的辈字“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二十字。《范氏家谱》(地望分布)记载:“唐高祖武德六年(623),范氏五十一世范履冰公登进士第,位及丞相,生三子:冬芬,冬倩,冬昌,俱进上第。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叛乱军队横扫华北的大部分地区,直至宝应二年(763)始被扑灭。……范冬昌之孙范平,唐宪宗元和间(806—820)宾贡,先迁苏州吴县,后又迁居豫章(今南昌)丰城大顺山前及槎村等地,为江西范氏始祖。范平公,妣甘氏,生子一,曰范俊;俊生子三:暹、逢、进。暹无传谱;而逢生子三:克昌、克宽、克仁;进生子一,克圣,居丰城大顺山前。宋宝佑(1253-1258)中,大理寺少卿范应铃续修《范氏大成宗谱》时,以范逢公为丰城一世祖。
(六)甘氏与陈氏的婚姻。
根据《义门陈氏宗谱第九卷远祖世系》记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黄帝,是4700年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华人文初祖、陈姓人的血缘亲祖,也是华夏民族公认的祖先。黄帝43世裔孙、舜帝34世裔孙陈胡公(妫满)是陈氏受姓始祖。”《义门陈氏宗谱序》云:“陈氏受姓始于周初(前1046),周武王封舜裔妫满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号陈,侯爵,以奉舜祀。妫满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成为陈氏得姓之始祖。”《义门陈氏宗谱第十一卷江州义门世系》记载:《世系图》第一世(62世)叔明,字子昭,宣帝陈顼第六子,为长沙王叔坚同母弟,梁绍泰元年岁(555)六月初十日生于京城南京。以孝义传家,尊为江州义门一世祖,亦称义门发源祖。太建五年(573)立为宜都王(今湖北宜昌),授宣惠将军,置佐使。隋大业二年(606),奉诏入长安,授鸿胪少卿,后为礼部侍郎、检校右御卫、虎贲将军。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葬洛阳县。……第十三世(74世)王寿,濡之子。庆历(1044)甲申科举进士,为节度使。妻甘氏,生二子:纶、绥。
(七)甘氏与姚氏的婚姻。
根据姚氏《太始祖舜帝有虞氏传》记载:“太始祖讳舜,字重华,号有虞氏,华夏上古五大帝王之一,乃轩辕黄帝八世孙,父讳瞽叟,母握登氏,见大虹感而诞生帝于山东省濮城县诸冯之姚圩,得以姚为姓。”《姚氏家谱》云:“十七世祖:姚锡(1126—1210)[另谱为姚仁锡]旦公次子,字乐易,行七十郎,号一元。居灵源。以明经仕汀州佥判。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九月十二日已时生,宋宁宗嘉定三年庚午(1210)十月十一日戍时卒。葬凤山。配甘氏,剑江甘遂东女。子五:长守克,次念二郎,三念三郎,四念四郎,五念五郎。妣内助贤声不让侃母。”
(八)甘氏与李氏的婚姻。
“全球李氏论坛”《李氏族史》:《册府元龟》:“唐高祖神尧帝姓李氏,陇西狄道人,其先出自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其子孙绵历虞夏代为理官,遂为理氏。殷末有理徵者,直道不容获罪于纣,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李实得全。又改理为李氏。”
一世:利贞公(理征之子),原名接力(前1070—前992年),为改理为李氏的始祖。妣简氏、契和氏,生子昌祖。二世、昌祖公(利贞之子),原名昌意,又名苞颖(前1029—前?年)。任西周陈国大夫。三世、彤德公(昌祖之子),原名蛴(前1008—前924年),任周朝巡检令伊大夫。四世、庆公(彤德之子),原名莲,又名庆承(前988—前908年),任周朝掌邦御史博士郎。五世、承公(庆公之子),字宏隆,又名瑞金(前967—前889年)。妣姬氏、甘氏,生子硕宗。
……燔公(唐太宗第七子,卢陵王之后),时官拜宋枢密副史,职御史大夫。因被奸臣污罪,携子逃入河南归德州,更名,李奎。后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有四妻:甘氏、许氏、姜氏、吕氏,生九子:长:益丰、次:益昂、三:泰、四:裕、五:奇、六:梅、七:教、八:政(季八)、九:芳。八子政公(后化名李季八,太宗17代孙),家人定住麻城后加入宋军营,得其主帅之爱,升为骠骑将军。五代分唐后,一直第五代后,才在宋有职。六代孙泳定公任云南府尹。生二子:纲、维。纲名叔字,字佰纪,生于1083年癸亥,任南宋初征兵元帅。明代四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
(九)甘氏与黄氏的婚姻。
《江夏黄氏大批祠总谱远祖源淌纪实》:第一世昌意(黄帝之子,有熊氏子派),娶蜀山氏女昌仆、女昌枢,感瑶光贯日月之祥生子:颛顼.。……第五十六世通公(敦复公长子),年廿出游岐下,闻姜子牙有道德,征受业焉。子牙与论天地自然之利,公得其旨,会西伯载子牙归,子牙以公管幕事,世子发召见,谋议多合,伐殷以后即命为司农。夫人李氏。生子四:衍、仲、叔、季。……第五十八世丙公(衍公长子),康王时以州牧荐为佐史,侍太子,六十休官,夫人李氏,生子三:鄂、郴、都。……第六十四世璋公(令公长子),妣甘氏,生子一。
(十)甘氏与徐氏的婚姻。
《中华徐氏论坛 - 家谱源流 -中山王徐达世系》记载:徐氏始祖出黄帝嫡裔。远祖为伯益之子若木,因其先辅佐虞舜治国,夏禹治水之功勋, 封于徐地为徐子爵,为徐氏始祖。配费氏(朱氏),食邑东海。葬于山东郯城北七里。生四子:征国(徐氏)、终(黄氏)、 季胜(马氏)、简(赵氏)。第二世征国,夏袭徐国君。配齐氏、周氏。生二子:房、圭。…… 第二十八世渰公, 周武王庚辰(前1121年)袭封咸阳侯。配甘氏,生一子:彦。…… 109世 徐达,(《明史》记载: 子四:辉祖、添福、膺绪、增寿。长女为文皇帝后,次代王妃,次安王妃)。
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史实:
(1)东汉时期,丹阳甘氏与陶氏的婚姻。
《姓纂》云:“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据史学家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因此,尧的子孙后来才会或以陶为姓,或以唐为姓。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
陶氏族谱记载,其家族的迁移,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陶氏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发展形成了陶氏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人(即今南京小丹阳)。甘氏家族也由下蔡南徙,定居于小丹阳。
小丹阳地属丹阳郡,汉末时设郡治于宛陵(今安徽宣城)。到三国时期,丹阳郡移治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后郡治大多在南京。关于“小丹阳”这一古地名由来。据吳晋史所载:与太平当涂接界,有市井宛然古治所,其地名丹阳,或呼小丹阳。前史称小丹阳者,因当时有丹阳郡,史文例书县名不出县字,故《吳志》、《晋书》皆称“小”以別之。位于江宁、当涂的小丹阳自秦至唐,均为郡县治所,直到唐贞观元年(627)废县,降为镇。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改曲阿县为丹阳县,此丹阳县即是后来隶属镇江的丹阳。自小丹阳县废,而后来的“丹阳”县名又立于鎮江,故境在江宁、当涂之丹阳便以小丹阳相称。元代《至正金陵新志》记载:“丹阳废而存丹阳镇,但镇江有丹阳县,故亦呼江宁丹阳为小丹阳,镇江丹阳为大丹阳。”这就是“小丹阳”地名的来历。
小丹阳,距古都金陵(南京)约五十公里。现在的小丹阳如同“中英街”,一边属于今南京江宁区,当地人称其为“北镇”;一边属于今安徽当涂县。被称为“南镇”。而且两镇同名毗邻,街道相连,风俗习惯及口音皆同。(笔者按:其实,“小丹阳”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不曾改变过,只是在行政管辖权上有所变更)。
陶谦(132—194),字恭祖,63岁卒于徐州。东汉末年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故苍梧太守同县甘公出遇之涂,见其容貌,异而呼之,住车与语,甚悦,因许妻以女。甘公夫人闻之,怒曰:‘妾闻陶家儿敖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公曰:‘彼有奇表,长必大成。’遂妻之。”(见《三国志·陶谦传》)
简言之,公元146年,小丹阳的甘定公(甘宁先祖)将女儿许配给陶谦,甘夫人表示极不赞成,理由是对儿时的陶谦及其家庭状况甚为不满。这说明,甘氏定居小丹阳当在此前的若干年,也是目前正史中所发现的甘氏家族定居小丹阳的最早记载。甘定公的女儿跟随陶谦到了徐州,生有二子一女。长子陶商,封溧阳,居陶庄;次子陶应,居芜湖鹳溪。
(2)东晋时期,丹阳甘氏与陈氏的婚姻。
源于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陈敏,字令通,庐江(今安徽舒城)人。以功授广陵相,时中原大乱,遂据历阳自称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晋书》记载:陈敏曾为其子陈景娶甘卓之女。
(3)唐朝时期,丹阳甘氏与樊氏、辛氏的婚姻。①樊氏明成化丙午年(1486)谱序载:“吾观樊氏,糸出轩辕。有熊氏本姬姓。周有仲山甫,佐宣王中兴,食采予樊,因而氏焉。”……“凡根系南阳者乃樊氏之正宗派系”。樊氏家谱网又云: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文王的儿子虞仲有孙名仲峬,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姬静南征北战,使周王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号称“宣王中兴”。姬仲峬,亦称樊仲甫、樊仲,谥号“穆”,故又作樊穆仲,为鲁献公姬具的第二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卿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贤名之臣。由于仲峬功勋卓著,宣王封其为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侯,他的子孙即以樊为姓。在樊仲峬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樊氏至今。因其始祖为樊仲峬,史称姬姓樊氏。樊氏族人大多尊奉仲峬为得姓始祖。樊氏的郡望为上党、南阳。南阳世泽;营国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樊兴,从唐太宗征战,积功封营国公。其后人多仕于唐。
《大唐故鸿胪卿兼检校右金吾大将军上柱国赠兵部尚书曹国公甘府君(元柬)墓志文》:“君讳元柬,丹阳人也。……夫人南阳樊氏,皇朝太子仆珍之女也。妙质冲懿,贤度徽柔,妇容外朗,嫔则内修。傅姆诗书以佐德,君子钟鼓而好仇,在乎加邦,允迪厥美,先君而没,至是祔焉。有子曰昭、晖、晓”(按:甘元柬的长子甘昭袭其父爵)。
②据《路史》所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头为辛姓,称辛氏,便产生辛姓。尊夏后启为辛姓得姓始祖。
(摘自:《湖南中湘甘氏族谱》二十卷,光绪十七年,敦本堂,14册)甘从矩,字方平,号蹈齐,唐懿宗咸通六年乙酉,九月十六日辰时生,公世居润州丹阳县即今江南镇江府丹阳县由进士出身,至昭宗间因豫章丰城二十八都乡寇乱钦命公平治之,袭授丰城铃辖,诰封荣禄大夫,受邑之西南 塘山水之胜遂家焉后建宝福云严隆福三寺又,捐置山园田地人寺供佛永为甘氏香火,详载南昌丰城翠志,寿八十六岁,后五代汉陷帝乾佑二年庚戌正月十八日子时没,卜是年十月初二日卯时葬,丰城县隆福寺后真武太座形山夫妇合茔癸山丁向,有碑墓。元配:辛氏,诰封夫人,唐懿宗咸通七年丙戌正月,初一日卯时生,寿八十五岁,后五代,汉隐帝乾佑二年庚戌五月二十日辰时,没卜是年十月初二日卯时与夫合葬丰城县隆福寺后真武太座形立茔癸山子向,共碑莫,生子二:甘稔,甘祯。
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重乡土之情,依本源之根,敬祖宗之德,睦家族之亲。而当代世界各地华人华裔纷纷回归祖国故土寻根祭祖,正是中华文化、民族血缘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笔者所以列举上述甘氏与黄帝轩辕后裔在历史上的通婚实例,就是为了向出此源之甘氏证明: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上,始终存在着炎帝之裔姜姓一支的甘氏。